全球升息號角響起,但升息國家主要集中在資源國家及新興亞洲國家,在升息帶動熱錢湧入下,統計過去一年來,表現最強勢的貨幣幾乎都集中在這些升息國,貨幣中表現最搶眼的為紐西蘭幣,一年升值幅度高達13.35%。

根據Bloomberg統計,過去一年表現最強勢的貨幣又以資源豐富國家占最大宗,除紐幣一年升值13.35%,印尼盾、澳幣、巴西黑奧也升值11%至12%,另外,南非蘭特、加幣及墨西哥披索一年升值幅度也在8.12%至9.85%。

資源國貨幣強勢,也廣受投資人青睞,包括銀行力推澳幣、紐幣、加幣定存,投信業者也設計出「資源國家債券基金」,提供投資人在債息、資本利得之外,也能同時掌握商品貨幣的升值行情,讓投資人能在匯差、利差兩頭賺。

匯豐資源豐富國家債券基金經理人游陳達表示,海嘯之後原物料價格上漲,帶動以資源為出口的國家經濟成長,這些國家陸續展開升息,升息後吸引資金流入,推升資源國家貨幣走揚,過去經驗顯示,商品貨幣在升息期間都能強勢表態,報酬率甚至不輸新興市場股票,如巴西在2004/9至2005/5年升息,9個月間巴西黑奧升幅19.5%;加拿大於2004/9~2007/7升息,期間加幣升幅達19.4%。

游陳達說,升息帶動匯率升值、提高債息,因此資源國家受升息的衝擊相對低,主要就是因為資源國家債券具有「匯率升值潛力高」及「債息相對高」的硬底子,得以抵銷資本利損,升息對資源國家債券的影響是「利大於弊」。

從歷史經驗來看,摩根大通澳洲債券指數自2009年6月升息至今(截至7/13止)總報酬率達4.99%,巴西債券指數從今年四月升息以來漲幅達3.4%。

游陳達指出,資源國家經濟成長力道強勁,伴隨通膨水準上升,資源國家陸續進入升息循環,升息初期雖然對債券造成部份資本跌價損失,但升息因為擴大與其他國家利差,更容易吸引海外資金青睞,縮小資本損失幅度。

此外,在升息期間,資源國家債券因具有匯率升值潛力及相對高債息優勢,足以抵銷資本損失。游陳達說,資源豐富國家在升息期間,債券的平均總報酬率(資本利得+債息+匯兌收益)達46%;反觀歐美債券在升息期間的平均總報酬率僅22%。在同樣面臨升息的環境下,歐美債券少了匯率升值潛力及債息相對低,使債券總報酬率低於資源國家債,資源國家債券是此時投資人可留意的布局新焦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