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5日電)中國大陸房市出現「官商鬥法」,大陸中央媒體紛紛發文,矛頭直指利益集團企圖影響中央樓市調控政策。

  香港明報今天發表文章指出,大陸樓市出現「官商博弈」,一些地方政府遲遲未推出房地產調控細則,有的甚至宣揚「補漲論」,有的則動輒賣地「造城」,大手筆背後是地方財政的「土地依賴症」未改觀。

中國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張孝德表示,新一輪樓市調控已有3個月,在樓市調控政策重壓下,從投機者到房地產商,仍在豪賭未來樓市的升值預期。

中共官方「人民日報」和新華網等中央媒體也紛紛發文加入戰局,矛頭直指利益集團從中作梗。

新華網文章表示,從樓市調控的過程看,地方政府、銀行、發展商多種強勢利益群體的影響不可小覷。從投機者到地產商,仍在豪賭未來樓市的升值預期,發展商暫緩推售新盤令樓價堅挺,而房屋租金近期更離奇直線上升。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好比一個高燒不退的病人,主治醫生辨證施治,病情暫時緩解了,但要除根,還需要持續治療,效果有待觀察。」中央黨校研究員曾業松說,一些症狀表明,當前樓市正處於買賣雙方和市場各利益主體的深度博弈期,調控決不能鬆懈。

目前各地發展商手中在售樓盤房價仍然堅挺,高房價「堅冰未融」。今年1月至5月,北京四環路以內的價格每平方公尺漲到人民幣3萬4620元,而六環路以外每平方公尺也超過萬元人民幣。

廣州「南方都市報」透過現場採訪及電訪廣州130個主流樓盤發現,有51個樓盤減價,佔39.2%,價格持平和上漲的樓盤數量分別為49個和30個,約佔37.7%及23.1%。

中央電視台記者在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一線和二線城市針對第三套房貸(第3間房屋貸款)現狀進行調查發現,國家三令五申嚴控第三套房貸,但這些城市的第三套房貸卻從未停止。

調查指出,這些城市的銀行聲稱,「這些地區的房價從未上升過快,從未過熱。」在杭州,甚至第4間房屋都可以向銀行貸款。9907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