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副主委趙建民今天在一場座談會上強調,兩岸經濟協議(ECFA)通過後新設立的「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未來將有雙重監督機制,不會成為「太上機構」。

趙建民是在出席由台北海洋技術學院兩岸暨港澳政經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五次江陳會談後的兩岸關係發展與前瞻」座談會上,做出上述表示,並對外界一些質疑與誤解,提出澄清。

趙建民強調,大家現在都習慣向前看,向前看、監督是好事,但不要把未來都假設會是最壞的,ECFA都還沒在立法院通過,當然也就還不能設立「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但已有人懷疑這個委員會將變成「太上機構」、甚至可能出賣台灣,這樣的猜測不符合民主的精神。

趙建民指出,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海基會是在陸委會與政府授權下和對岸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談判,因此ECFA是在政府授權下完成的,未來要設立「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也是在兩岸兩會架構下,接受監督。

趙建民說,「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還有另一道監督機制,這個委員會的成員,未來一定有相關行政部門官員加入,這些行政部門都會接受行政、立法的監督,加上這個委員會只有諮商權而沒有締約權,因此在雙重監督機制下,不可能產生「太上機構」不受監督的問題。

至於委員會成員的組成,趙建民表示,兩岸雙方將會指定自己的委員會代表,無法干涉對方成員代表的組成,而且層級要對等;同時,根據ECFA的前言、要遵循世界貿易組織(WTO)架構,不會排除WTO的機制,兩岸都是WTO的完全會員,不會有被矮化等問題發生。

不過,與會的新台灣國策智庫執行長羅致政質疑,和中國大陸這種不正常國家談判,不是看談判結果,而是看談判的行為和過程。我方在第五次江陳會派出的是國貿局長,但大陸派出的只是商務部台港澳司司長,所以魔鬼不只存在於文字細節裡,更重要的是藏在談判行為裡。

對此,趙建民則說,為何不反過來看,中國大陸不是擔心台灣問題國際化,不承認我方的官員與主權嗎?但這次江陳會談判,我方派出的是國貿局長,還有其他許多部門官員代表都參與談判,雙方都同意遵循在WTO架構之下進行,其實這就是對等的,是承認兩岸都是WTO的完全會員;大家不需要在政治上作文章,雙方在這點上面都討不到什麼好處。

趙建民強調,政府在處理兩岸關係、在談ECFA上,一直就是台灣優先,台灣過去在一九八○年代在國際政經秩序中扮演很積極的角色,但一九九○年代的全球化中,卻出現疏離感。

趙建民指出,企業投資考量的優先是穩定,其次才是勞力等成本,二次政黨輪替前,由於兩岸關係不穩定,導致外資加速往大陸移動,而台商赴大陸布局也不因為前政府的設限而緩慢,反而加速移動,成為不正常的向大陸單向移動,由大陸單向管理,台灣反而束手無策。

趙建民強調,政府決心排除非經濟因素和內部政治障礙,採雙向交流和雙向管理,讓台灣重新融入全球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