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信評企業暨基金評等部副總裁蕭黎明今(13)日指出,大陸勞工成本的上揚,以及中國政府可能對其經濟採取降溫政策的不確定性,均使得已高度投資大陸的台灣企業的財務結構面臨壓力,而且在一些產業中出現的產能過剩風險,也可能會對業者獲利能力構成威脅。

中華信評今日發布兩篇「有關台灣前100大企業債信趨勢」的評論文章中指出,台灣主要大型企業2010年第一季的營運績效表現已較去(2009)年同期有所增強,但就2010年全年來看,要進一步恢復本身信用結構可能還會面臨諸多阻礙。

中華信評在標題為「台灣主要大型企業債信結構逐漸回升,但前景仍充滿挑戰」的評論文章中提到,全球市場需求復甦的步調以及升息風險的逐漸增加,是台灣大型企業2010年面臨的主要不確定因素所在。

另外,中華信評企業暨基金評等部副總裁蕭黎明認為,大陸勞工成本的上揚,以及中國政府可能對其經濟採取降溫政策的不確定性,均使得已高度投資大陸的台灣企業的財務結構面臨壓力,而且在一些產業中出現的產能過剩風險,也可能會對業者獲利能力構成威脅。

同時,中華信評在另一份「台灣大型企業信用體質將因競爭壓力與產業整併而走向分歧」的評論文章中也提到,根據其對2009年台灣前100大企業的分析評估顯示,台灣高科技企業信用體質的波動性較台灣非科技企業信用體質的波動性為大。

中華信評企業暨基金評等部資深協理許智清認為,「全球競爭、產品與製程技術的生命週期不斷縮短、以及消費者偏好的轉變快速等因素,已對高科技業者與非科技業者信用體質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中華信評表示,整體而言,台灣非科技企業的信用品質較科技業者為佳,且非科技業者似乎已處於較為有利的位置,可以在未來的2年中繼續維持其目前的信用體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