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央社台北13日電)中國6月份出口和進口增長均超出預期,當月的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美國之音引述分析人士說,這可能將增加人民幣加快升值的國際壓力。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佈的最新數據,6月份當月中國進出口總值為2547.7億美元,增長39.2%;其中出口1374億美元,增長43.9%;進口1173.7億美元,增長34.1%。6月的出口值及進出口總值都刷新2008年7月的歷史紀錄,再創歷史新高。

倫敦資本經濟(CapitalEconomics)的資深中國經濟學家馬克‧威廉姆斯(MarkWilliams)說:「對中國持批評態度的人,特別是美國,會利用中國巨大的貿易順差作為進一步的證據證明中國人民幣應該以更快的速度升值。」

不過他認為,中國不太可能因為外部壓力而改變匯率政策。他說,為了消除其他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中國認為在匯率改革上已經做了足夠的工作。自從中國上個月放鬆了對人民幣匯率的管制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了0.8%。

歐巴馬政府不久前向國會遞交了拖延已久的匯率報告,報告雖然沒有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但是指出人民幣幣值仍然被低估。

威廉姆斯補充說,中國貿易順差巨大帶來的第二個國際影響就是進一步加深了全球貿易的不平衡。

他說,「這進一步表明經濟危機發生前的全球貿易不平衡再次出現。這是個壞消息。中國巨大的貿易順差也是在說明,中國沒有像大家所期待的那樣在海外市場支出太多的外匯存底,並沒有對全球需求作出太大貢獻。」

中國中央銀行7月11日宣佈,中國第二季末外匯存底增值大幅度放緩,較第一季末增加72億美元,達到2.454兆美元。第一季外匯存底增加了479億美元。

威廉姆斯分析說,第二季外匯存底增值放緩的原因可能是歐洲的債務危機抑制熱錢進入中國市場,再加上中國4月份推出了一系列打壓房市的政策,導致一些投機資金離開中國。

總部設在倫敦的資本經濟學公司發表的報告稱,隨著中國今年下半年貿易順差的增加,外匯存底還會增長。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下半年的出口走向並不樂觀。瑞穗證券亞洲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劍光說:「在我看來,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看到中國出口同比增長40%以上。另外,我要指出的是,這也僅僅比2008年高峰時,也就是經濟危機發生前高出了一點點。」

他指出,有兩大因素影響未來的出口走向:一是中國出口退稅政策的取消,第二,人民幣對歐元事實上已經升值了15%左右,而歐盟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6月的出口數據顯示,受歐洲債務危機和緊縮政策的影響,中國對歐盟的出口增長速度減緩。9907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老鼠 的頭像
    小老鼠

    小老鼠的天空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