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再生專題系列報導之二:書包傳奇 台東都蘭產業活化也讓文化再生」(張南雄報導)

台灣很少有一個地方像都蘭那樣,被觀光盛名包圍卻還能如此不受驚擾;晃來晃去的現代藝術家進駐,和優閒自在的原住民卻能彼此相融;而且也沒有一個地方會因為當地的書包而聲名大躁。

提起都蘭國小、都蘭國中的書包,原本和一般的國小國中書包沒有兩樣,綠紅兩色,分屬男女學生所有。多年前,劇場傳奇人物陳明才為捍衛都蘭灣環境投海,岸上留下他從不離身的都蘭國小書包。陳明才的好友們後來也學他背起都蘭國小書包,甚至於流傳到台北藝文界,成為文藝青年的時尚配備。藝術家們陸續進駐,也背起都蘭書包,在地方上成為流浪藝術家的標誌。後來,當地原住民藝術工作者在書包上繡上原住民圖騰,並多了粉紅、黑、藍等各種顏色,讓都蘭書包樣式更多元。總統夫人周美青到都蘭渡假,也買了紅色都蘭國小書包,並背著書包為女兒送機,經媒體曝光後,都蘭國小書包一夕爆紅。實用、耐用,復古又有地方特色的都蘭書包,就這樣地為都蘭村寫下一段傳奇。

走在都蘭的街頭,來往的人車不多,但閒晃的人不少。亭棚下,三五原住民聚在一起,飲小酒,偶爾來段即興式的歌謠;新東糖廠附近是藝術家聚集的場所,並且還有來自美、法、荷、澳等國的外國人士,每人的打扮都各具特色。有的雕刻,有的畫畫,還有做音樂的,但一樣也都晃來晃去。都蘭村的新住民日益增加,定居的已有十幾戶,多數過著田園生活並兼經營民宿,與旅人分享都蘭。到訪遊客也表示,到了都蘭才體認到什麼才是真正的生活,生活步調要像蝸牛一樣慢,讓靈魂跟上腳步。

都蘭曾經種植出品質極佳的咖啡,但因行銷通路不順而受挫,相當可惜。目前已有居民重新種植咖啡,他們有信心,將來,都蘭咖啡將可以像都蘭書包一樣受到歡迎。釋迦是東河鄉的特產,都蘭也是產地之一。淺緩的山坡上隨處可見釋迦園,但也有不少休耕地,這些休耕地多數曾經種植水稻、水芋等作物,而這些作物早期都和居民生活息息相關。因此,社區居民就希望利用農村再生計畫中重新檢視如何讓土地活化再利用,使傳統農作物重返都蘭,並以現代化的包裝行銷方法使產業活化,也讓文化再生。

「樹皮衣」是都蘭阿美族特有的傳統技藝,但隨著時代轉變,已沒有人穿著樹皮衣,樹皮衣因此一度成為絕響。幸好,現年75歲的耆老沈太木頭目,幾年前,憑著小時候的記憶,自行摸索樹皮衣的製作方式,終於在太太的協助下,讓中斷六十幾年的樹皮衣技藝傳承下來。年輕的都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玲惠則負起傳承月桃編織等工藝品的責任。社區協會在都蘭成立工作室,讓社區婦女到工作室以月桃編織提籃、背籃等手工藝品,其中還有販售小吊飾和阿美族傳統衣物。黃玲惠接受水保局的人力培根訓練,擴展視野,並學習解說及行銷技巧,讓原住民文化得以在巧妙的宣傳上,讓外人很快地吸收了解。而對於農村再生,黃玲惠也積極參與,藉此計畫讓都蘭的文化再生。

都蘭的山明水秀和特殊的人情味,匯聚來自各地的人來此定居或暫住,儘管背景不同,但每個人似乎都對都蘭有一份責任,並有夢想。水土保持局推動農村再生計畫,即將來此為居民圓夢。不是硬體工程,而是更深刻的產業文化和生活文化再生,相信,經由政府和民間的努力,都蘭將不只是藝術家來晃晃,還有遊客來逛逛,更重的是生活經濟產業也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