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找出優勢 才能吸引陸資來台合作開發」(陳鳳如報導)
兩岸完成ECFA簽署,建築開發商也盼望能藉這個機會,擴大經營商機。日前在台北舉辦的世界華人不動產學會2010年會,除了不少兩岸學者出席,也有大陸的開發商來台進行交流。
大陸北京萬通集團董事主席馮侖已經來台二十多次,他說,兩岸彼此吸引是尋找不同之處,而不是尋找相同之處。他說,大陸正在討論「第三次移民潮」,而台灣可能成為有投資能力的大陸人士未來關注的焦點。
馮侖也透過商仲業者、在台灣找尋合作伙伴,希望能夠興建休閒住宅,專門賣給大陸人士作為渡假之用,他說,目前已經到新店、淡水和陽明山看過,希望由台灣的開發商出土地,他出部分資產、並提供有購買潛力的大陸客戶名單,一起合作開發市場。
國內的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認為,大陸開發商具有大規模開發的經驗,而台灣開發商則力求客製化、重視客戶服務的滿意度,因此,兩岸建築開發商應該建立起產業合作平台,擴大機會、減少挑戰。
對於簽署ECFA、加上松山和虹橋機場對飛,台灣的房地產是否可能如同香港簽署CEPA後房價大漲,來台參觀的大陸江蘇新城地產總裁呂小平話說得比較保守,他說,香港是亞洲金融中心、加上有不少大陸公司在香港上市,香港又有投資移民政策,這些都和台灣有很大的差別,因此,雖然在兩岸直航後,會增加在台經商的大陸商務人士來台置產意願,但能否影響到台灣房市、促使台灣房價上漲,恐怕還很難說。他認為,台灣應該先挖掘自己有哪些優勢,才能吸引更多人來台投資置產。
上海愛家豪庭房地產集團總裁薛萍也表示,由於台灣精華可開發的土地並不多、因此,要吸引大陸開發商到台灣投資,並不容易,對於在台興建休閒住宅、再專門賣給大陸人士,薛萍也認為可行性不高,因為在大陸目前已經有很多的景觀渡假住宅。
隨著兩岸開放,已經有許多國內建商積極到大陸佈局,但為了避免房價被炒高,政府對於大陸人士來台置產的規定仍然相當嚴格,陸資也無法來台買土地地,這些都讓不少大陸開發商對於來台投資、興趣缺缺,因此,政府未來在政策上如何拿捏好方寸,還要再多費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