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全球新興市場資金動能減弱,外資在新興亞洲交易也轉為清淡,不過,上週外資開始針對經濟成長強勁的區域反手買超,包括台灣、印度及印尼,其中,台灣在ECFA簽訂及經濟成長率獲IMF上修等利多支撐下,成為外資積極回補的第一名,印度則仍是本月以來及今年來外資買超金額最高者。

統一大龍印基金經理人林鴻益表示,近來包括印度、馬來西亞、台灣、南韓等亞洲國家接連宣布升息,顯示這些亞洲新興國家經濟成長強勁,足以對抗歐債危機衝擊,開始採取貨幣緊縮政策,以因應未來可能面臨的通膨風險,而觀察該國宣佈升息當天,股匯雙漲也顯示市場對升息的反應偏正面,若從吸金能力、企業獲利成長幅度及目前本益比綜合評估,後勢最看好印度及台灣股市。

林鴻益表示,印度、印尼是亞洲第二大及第三大人口國,台灣則是中國內需成長最直接受惠者,由於印尼財政體質健全且內需消費正在起步,經濟成長受金融危機影響小,今年來在亞洲股市表現最突出,但股價推升使得本益比已來到29倍,相較之下,印度僅有18倍、台灣僅有17倍,以經濟成長表現來看,印度及台灣股市明顯被低估。

至於中國股市遭低估的情況更是極端,林鴻益說,中國擁有全球最高的經濟成長率,今年來的股市表現卻排名全球倒數第二,跌幅逾25%只贏過有債信危機的希臘,本益比降到17倍,接近金融海嘯時的12-13倍,嚴重低估的原因主要是政策打房防通膨,待政策調控鬆綁後,彈升空間相當大,目前陸股是亞洲甚至全球的多頭信心指標,只要陸股觸底回升,大中華股市即會率先被帶動。

林鴻益認為,近一個月新興亞洲股市的資金動能減弱,主要是受到6月中旬世足賽開打影響,歐美系的外資法人交投清淡,加上美國金改法案將限制華爾街大型投資銀行衍生性金融商品等業務,資金暫時退潮,但預期在7月中旬世足賽結束、美國金改案也底定之後,資金可望再度流入新興亞洲,重啟多頭漲勢,在這段股市整理期,應積極以企業獲利表現挑選具爆發力的個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