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本報訊】

兩岸最近順利簽署ECFA後,我政府也加快了對外洽簽FTA的腳步,且據悉已與星、馬、菲等東協成員國「搭上線」,算是有了眉目。但無可諱言地,台灣能否真正實現對外簽署FTA,正面對著一個不小的「制約」因素,就是大陸當局對此的態度尚未完全明朗。後者有可能基於「一中」考量,出面干預。就此,我政府也許可以抱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主動與大陸當局進行協商,以消除非經濟面的「不可測」因素,順利對外簽署FTA,打通台灣經濟走向全球布局的門徑。

台灣內部目前在FTA的問題上,顯有「泛政治化」的傾向。不少政治人物把「能否對外簽成FTA」這道命題,當成檢驗馬政府是否「傾中」、「賣台」的首要指標。甚至其中還有附加條件,就是要求馬政府要「自主」去對外談FTA,不能「依附」在中國的「同意」或「允許」之下。這樣的言論,其實是在造政治圍牆來堵住台灣的經濟前途,也是在製造一種「不和中共硬幹就不是好漢」的歪理。這對於台灣的發展頗具有殺傷力。

其實,在台灣對外洽簽FTA的課題上,我方應該強調的思路是「正視現實」,而非「逆勢硬幹」。正視現實是馬政府上任以來,多次對大陸表達的兩岸關係理念之一,並且也得到對方一定程度的尊重。如剛簽署的兩岸ECFA文本,內容中並無「一個中國」、「92共識」、「和平統一」之類的字眼,其堪稱為兩岸歷來最務實的協議文件。既然中共在ECFA方面能如此地面對兩岸現實,那台灣對外洽簽FTA之事,又何嘗不能以高度務實的思維來處理?

說白了,我方若主動和大陸協商FTA之事,根本沒有什麼「失不失國格」的問題。因這是在正視現實的情況下,去與大陸當局作協商,不是去徵求對方的同意。值得注意的是,馬政府已毅然決然宣示要對外洽簽FTA,那表示這個大前提已成立,沒有退縮餘地。將來不管中共贊成與否,我們都要出去洽簽,這方面沒有什麼好商量的。如今所需與大陸協商的,是如何達致技術面的圓融,以減少人為的阻礙。也許最後達成的協議,是我方以「台澎金馬」、「中華台北」等名義出去洽簽,或所簽的文件不叫FTA,也改稱ECFA等。這些都是台灣社會可以討論並考慮接受的。無論如何,我們不會接受中共來決定台灣「能否」對外洽簽FTA。如果中共是這樣的話,相信馬政府會和民間一道起來反對。

讓人欣慰的是,目前中共對這件事,似乎也已採取了「正視現實」的態度。如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上月底在重慶「江陳會」場合,對於台灣有意對外洽簽FTA之事公開表示理解,也願意合情合理對待,並盼務實妥善處理。王毅的這項談話顯示,中共並無意去否定台灣爭取對外簽署FTA的願望,只希望該事項的安排,能與當前兩岸關係大局相適應。總的來看,中共對這件事是留下了「可以商量」的空間,我方只要主動表達願意協商的態度,應該很快就能開場談判,及迅速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結論。

至於協商的模式,若採「海基海協兩會談判」,應是雙方最為「順手」之安排。但若馬政府顧慮台灣內部的微妙政治形勢,想要減少「落人口實」的情況,則可爭取在亞太經合會議(APEC)高峰會上,安排兩岸領袖級代表就台灣對外洽簽FTA之事進行雙邊會談,談好大原則與大方向後,再分別交給各自的行政機關去作細部規劃及執行。如此與國際場合掛鉤的協商方式,應是解決該FTA問題的「中間折衷」方案,它也能減少台灣內部的政治雜音。

環顧現今之全球,跨國、跨區域的經濟協商正流行,即使帶有主權性質的經濟政策事項,也常被提上國際場合去議論。如G20會議就硬把人民幣匯率問題拿去討論一番。因此,台灣在對外洽簽FTA的課題上,該和大陸協商就去談,沒有必要爭無謂的面子。更何況,大陸是台灣最大的經貿夥伴,台灣與其協商全面性的對外經貿合作建構問題,又有何不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