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大中華區的高階金融人才市場,近日來上演大風吹戲碼。從投資銀行、消金私人銀行部門、私募股權業的高階主管圈頻傳異動。尤其是摩根士丹利的兩岸三地團隊被挖角的傳聞最多。業界透露,挖角最力的是巴克萊資本大中華區,接手雷曼兄弟的日商野村也虎視眈眈,從各種管道遊說美系金融業轉檯。

目前市場上搶人的對象,有投行財顧、證券分析師、私人銀行理財顧問等3者為最。還有產業端的跨國企業,也到處探尋,有意挖角外銀的財務專才,成為集團的國際財務長。

此波現象,足可視為國際金融人才「大遷移」,是歐美金融海嘯以來最大的換職潮,成為國際金融業在亞洲市場重新洗牌的前奏曲。被鎖定為挖角對象的美系金融高階人士,受到來自美國金融改革的薪資縮水衝擊,打肥貓後續動作頻傳,投行業務在今年第1、2季的亞洲業績卻出現對折,歐系投行和私人銀行部門仍趁隙而入,坐享人才碩果。

投資市場最旺的亞洲地區,成為自金融海嘯中脫穎而出之新勢力的決戰場。巴克萊資本、渣打銀行等歐系銀行,持續以挖角方式來快速擴大亞洲團隊,投行業務動輒千萬美元,唯有美系投行訓練出來的業務高手最擅長,而私銀部門則受到全球稅影響,熟悉境內(on shore)投資與商品的理財顧問,同時在港、中、台3地被殷切需求,3地的獵人頭公司為此異常忙碌。

雖然國際金融業在大中華區大搶人才,可是,人力仲介業者表示,真正每個條件都合適的人才還是有限,反映出相關人才的珍貴,薪資開價一路堆疊上去已為常態,但還是經常發生「有行無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