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天氣炎熱的季節,悶熱又潮濕,只好關上門窗開冷氣消暑,但若是有人感冒,隨著空氣傳播便很容易也跟著有「感冒」症狀。對於一般人來說,「感冒」算是經常可見的事,不過對待「感冒」的態度卻會因人而異。因此,波仕特線上市調網(http://www.pollster.com.tw)在6/18針對民眾「感冒時會如何處理」進行網路民調。
根據調查,五成一的受訪者感冒時選擇「看醫生」,兩成七的民眾是根本就「不理它」,一成三的人是「自行買藥」,剩下不到一成的人選擇「請藥局配藥」和「吃之前剩下的藥」。感冒應該如何處理,並沒有一定的方式,端視個人情況而定。但是「自行買藥」以及「吃之前剩下的藥」,是較不鼓勵的。一般成藥為了有成效,所以每一種治療成分都會添加,但每一次的症狀不盡相同,可能有些成分多吃了,甚至對身體反而有害;「吃之前剩下的藥」也是同樣道理。
婚姻關係的不同,對於感冒的處理方式也呈現一些差異。已婚者有高達五成五選擇「看醫生」,而未婚者卻有三成一選擇「不理它」。推究原因,可能已婚者家中有老人小孩,若自身感冒容易感染到免疫力較弱的其他人,所以選擇「看醫生」讓感冒趕快好的方式較多;而未婚者也許認為自身抵抗力較佳,也較無需考量感染其他家人的問題,所以選擇讓身體自然產生免疫力的方式便較多。在年齡層的差異上,年紀越輕者當感冒時選擇「不理它」的比例越高,其中15~24歲的年輕族群便高達三成五,就是因為年紀輕,免疫力較佳的關係,所以很多年輕人選擇不理它。
雖然感冒應該如何處理,是端視個人情況而定。但對於身體較虛弱的族群,例如幼兒、老年人及體弱者,有感冒症狀時為了避免引起併發症,還是儘早就醫;若有發燒、濃痰、耳痛等等較嚴重的症狀,也應儘速看醫生,以免引起其他併發症;由於感冒並沒有特效藥,醫師所開的處方只是緩解症狀,所以對於一般人來說,只要多喝水及休息,症狀在兩三天後便會慢慢緩解了。其實,預防重於治療,平時多注意氣溫變化來增減衣物、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休息、多喝水與規律運動等等,提昇自身免疫力,感冒便不容易近身了。
此調查針對波仕特線上市調網15~65歲會員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樣本為1,409份,調查時間為2010/06/18,在95%的信心水準下,正負誤差為2.61%。執行方式是波仕特線上市調網(Pollster Online Survey)透過網站市調平台,針對會員進行抽樣調查;由波仕特發送email邀請會員填寫波仕特所發佈的問卷,進行市場調查及市場訊息搜集。波仕特會員皆經過手機簡訊與email雙重認證通過,樣本資料可信度高於一般網站會員。
波仕特線上市調網為美商全通行銷集團成員,上網搜尋「美商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