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本報訊】

章魚哥保羅果然是球海明燈,在小組賽、十六強、八強賽各以一次進四球大宴勝出的德國隊,儘管露出冠軍相,但依舊在準決賽敗北,連續兩屆都只能踢季軍賽。

好不容易打入四強,最大心願莫過於抱得金盃。但在搶盃無望後,失落與沮喪的情緒,恐怕蓋過有機會拿第三的期許:季軍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對國際足總而言,季軍是獎勵準決賽敗軍的安慰賞,是決賽的暖身秀,是宣傳足球愛與和平的樣板。就因它不痛不癢,在球迷記憶中,一場踢得暢快淋漓的季軍戰,仍難以和一場沉悶的決賽相提並論。

但換個角度看,季軍賽娛樂(觀賞)性向來不低,沒有爭冠包袱的兩隊,僅剩任務便是完成最後九十分鐘。球迷不會看到鐵桶陣,針對性的戰術與骯髒的防守,奮戰一個月的球員可以自由發揮。贏球最好,倒沒有非贏不可的重擔。

二○○二年世界盃,土耳其與南韓踢了一場精彩的季軍戰。土隊前鋒蘇克締造世界盃史上,最快的進球紀錄(十一秒),很多人還沒坐定,才驚覺土耳其開張了。南韓在九分鐘以自由球追平,十三分鐘土隊伊爾汗進球超前,卅二分鐘伊爾汗梅開二度,南韓在哨音響前遠射得手,三比二,土耳其拿到季軍。賽後雙方一團和氣,互相笑著擁抱,手拉手圍成圓圈唱歌,愛與和平,很完美。

上屆季軍賽,地主德國以三比一高比分打敗葡萄牙,葡萄牙還奉送一記歡樂的烏龍球。不過,季軍賽倒不完全等於進球大秀,因為季軍制度施行十六屆以來,累積進球六十五,平均每場超過四個,同期決賽入球共六十個,差距不算太大。

球迷也許很難記住季軍是誰,但季軍魔咒強大到令人無法忽視。最毒的是,自一九八二年的波蘭起,出身歐洲的季軍隊,下屆歐錦賽會外賽就會打包,還好上屆的德國(○八年歐錦賽亞軍)已破解魔咒。

季殿軍魔咒也很猛,一九八六年起,季軍或殿軍會有一支無緣下屆世界盃,苦主有八六年的法國、九○年英格蘭(殿軍)、九四年瑞典、九八年荷蘭(殿軍)、○二年土耳其。唯一例外是上屆的德國與葡萄牙,葡萄牙經加賽才溜進南非會內賽,差點讓魔咒繼續張牙舞爪。(蔡鵑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