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張謙廣州9日電)美國總統歐巴馬曾多次提到中國的新能源發展,他顯然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壓力。事實上,中國在發展新能源上相當積極,許多企業也正野心勃勃地等待市場的真正來臨。

在中國大陸南方的廣州市和深圳市,目前就有不少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產品的製造商,彼此間也激烈競爭。

在廣州,已成立9年的紅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大陸及海外市場。

紅鷹負責人俞紅鷹今天接待第6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參訪團時信心滿滿地說,在中小型風力和太陽能發電上,大陸的技術已與世界同步,某些產甚的應用甚至走在前面。

對於大陸和美國的市場,他同時表示重視,且相信兩國在新能源上的合作機會很大。當前,美國正是紅鷹產品的最大出口國。

至於大陸市場,俞紅鷹肯定這會「愈來愈起來」,民眾將會逐漸意識到這種產品的應用前景。

紅鷹專門發展中小型的風力和太陽能發電器,產品的特色是令風力和太陽能發電一體化,紅鷹稱之為「風(力)光(太陽能)互補」發電系統,並廣泛應用在路燈上。

這些嶄新的「風光互補」供電系統獨立運作,可以利用風或陽光儲電,正常需要4、5個小時即可充滿電並使用5天。

紅鷹總經理胡大林接受訪問時預期,約3至5年後,市場將會對這種中小型「風光」發電裝置出現爆發性需求。

紅鷹的產品也己經走出大陸,分銷到美國、日本、德國和愛爾蘭等。在經濟較落的非洲,紅鷹的「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後,引起正面回響。

但對於紅鷹來說,將來更大的一筆生意可能來自中移動。大陸地方相當大,中移動在偏遠偏遠地區建立的通訊基地,往往因為各種原因而電力中繼,以致不能通訊。在這方面,「風光互補」供電系統可發揮作用。

俞紅膺表示,2008年的四川省大地震中,許多通訊基地因為地震導致電力中斷而無法對外通訊,但如果安裝「風光互補」系統,可利用風力和大陽能提供電力。

此外,這種簡單而又獨立的發電系統也可正在馬路、森林防火等全天候監控器上試用。9907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