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醒報記者洪秀玲、林慧珊報導】掀起3D電影熱潮的《阿凡達》,其實開拍初期也沒想到會引起這樣轟動。在《阿凡達》電影中擔任納美人男主角替身的演員魯本‧藍登今天訪台表示,當時僅是將現有科技運用在電影中作嘗試,直到上映後才發現3D科技魅力無窮。
?台北電影節今起兩天舉行「數位3D驚艷台北」國際論壇,邀請到中外重量級的3D影人,包括《阿凡達》飾演男主角傑克蘇立的動態截取替身演員魯本‧藍登一起交流3D經驗。
藍登談到,在參與阿凡達的3年製作過程裡,起初並沒有想到要結合3D來進行創作,「對我而言這科技僅是畫面捕捉,再加上動畫,比較像是裝飾而已。」而且一開始他也沒想到3D科技會有這樣的影響力,直到阿凡達上映後才曉得其魅力無窮。
在台灣拍攝首部真人實拍3D電影《小丑魚》的吉羊數位電影總監陶凱倫也表示,早期3D被誤認為是在做動畫影片,直到阿凡達出現後,大家才注意到3D科技。
蘭登則說,當時僅是將一些現有的科技技術運用在電影中,導演因為看了《魔戒》中的咕嚕角色,發現這樣的技術可以應用在電影上,做更多的結合及創造。而阿凡達在起初也僅是測試階段,直到6個多月後才進行實際的操作。
《阿凡達》這部片拍了三、四年,每次拍完之後又會修改重拍,藍登說雖然拍得很辛苦,但也因此累積很多實務經驗。藍登將一連兩天在論壇現場分享分享他拍這部全世界票房收入最高,也是成本最高的電影幕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