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時報【陳至中/台北報導】

「見亡者最後一面」是殯葬文化中重要的一環,但部分死者因外傷、腐爛而導致面目全非,這一環卻成為喪家不可承受之痛。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開發出一套「顏面重建技術」,重建過程中,以死者家屬面貌相近者為模型,熱塑出與死者九成相似的容貌,過程彷彿電影《變臉》翻版。

這一套運用PCL材料製作面具支架,結合塑型、化妝的技術,在昨日舉辦的「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該作品在一七一二組隊伍中脫穎而出,獲全國首獎。

仁德醫專生命關懷事業科(在職專班)學生黃兆欣、賴承漢運用新竹地檢署法醫楊敏昇開發出的聚己內酯多元醇(PCL)材料,成功幫助五名往生者重建顏面。其中一人因意外臉部幾乎全毀,僅留有臉皮,在兩人巧手下,修復達九成以上,家屬感動不已。

由於死者面部無法辨識,頭骨也不完整,兩人先從其兄弟、親屬中找尋樣貌相似者,利用PCL熱塑板取下臉膜,製成面具般的模型後,再置入死者皮膚中當骨架,蓋回臉皮,接著就是靠「藝術功力」。 賴承漢說,他們比對死者生前照片,雖不能百分之百復原,但相似度至少可達九成以上,對悲痛欲絕的家屬已是非常大的安慰。

賴承漢說,PCL操作容易,也環保材料,會腐蝕、可燃燒。「屍傷分類」實務中,頭部嚴重毀損和焦屍、嚴重枯骨化同一類,經常「不處理」或無法處理,只能草率入殮,家屬無法好好看死者最後一眼,內心煎熬和不捨可想而知。新技術可達到更好的遺體修復效果,減少一些遺憾。

研究過程中,兩人最大的困難是「實驗材料」(臉部受傷嚴重的大體),但再辛苦,看到家屬傷痛得以慰藉,一切努力都值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老鼠 的頭像
    小老鼠

    小老鼠的天空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