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服務20100707 18:21:04)暴雨山洪終於消退,撥雲見日的閩西北重災區自救重建緊鑼密鼓,清理交通阻隔、恢復景區景點、重塑遊客信心,同時在重建中特別強調重建與提升並舉,化無情天災為發展機遇,力爭早日還旅遊一片青山綠水。
清理交通阻塞 打開重建通道
6月13日至27日,百年一遇的暴雨肆虐南平、三明、龍岩及周邊地區,致使山洪暴發、地質災害頻發,部分交通中斷,旅遊公路、景區道路塌方頻發,河道遭泥石堵塞,不少橋樑被山洪沖毀……損失極其慘重。
災情引起中國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市領導的高度關注,國家民政部、交通部領導,省委書記孫春蘭、省長黃小晶等領導紛紛深入重災區,瞭解災情,指導抗災救災工作。省委、省政府及時調集武警官兵,緊急馳援重災區,一場抗擊天災、重建家園的戰鬥在閩西北地方打響了。
福建省旅遊局局長郭恒明在抗災一線強調,“要把抗災救災跟重建結合起來,把保障遊客安全擺在首位。各級旅遊部門領導要深入受災景區指導重建工作,把重建跟提升景區有機結合起來。”
“重建恢復旅遊繁榮景象,先要保障道路交通暢通。”決策者的主張很快化作救災重建的積極行動。遭受重創的南平市延平區,採取“先輕後重,先易後難”的做法推進重建工作,先期搶修溪源峽谷景區遊客接待中心至溪源庵2.1公里水毀旅遊公路,力爭在7月底正式通車。同時全力修建成功橋至“三千八百坎”、成功橋至石佛山7.5公里旅遊公路,力爭10月底修復通車。
在武夷山,洪水造成“印象大紅袍”表演場地旋轉舞臺等設施設備損壞達80%。災後重建首先組織力量對景區清淤,用最短時間恢復“印象大紅袍”的公開演出。同時加快公路、河道、供水、旅遊標識牌等基礎設施和功能服務設施的搶修和維護,為災後旅遊企業恢復正常生產、生活提供保障。
順昌旅遊景區在暴雨山洪的襲擊下幾乎遭到滅頂之災。華陽山景區員工羅占勝為搶救佘族民俗館珍貴文物,遭遇突發泥石流不幸遇難,羅占勝同志捨生忘死的行動成為順昌旅遊部門災後重建的精神動力。自救行動有序展開,加快清理景區道路堆積的淤泥土石,搶修水、電等景區基礎設施。
目前,受災的各地交通正在加緊恢復,為景區旅遊打開了自救重建的通道。
提升旅遊產品 增強服務功能
當各地災情牽動人心,省旅遊局接連召開緊急會議,部署救災工作,指導受災景區組織生產自救,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儘快恢復旅遊接待能力,特別強調災後重建要與產品提升相結合。局領導帶隊深入救災一線,指導各地在重建中提升旅遊產品,把救災重建作為一次發展提升的契機。
洪災中遭受重創的泰寧縣,多年的旅遊建設幾於傷筋動骨,但這並沒有動搖泰寧旅遊業者的信心,反而使他們對重建工作充滿新的願景。他們請來福州市園林科學研究院院長(高工)、鼓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總工程師等專家到泰甯指導景區重建。採納了專家對保護景區自然生態環境,加快景區航道疏通等積極建議,並委託知名專家重新規劃設計,突出了景區環境的高品位協調。
目前,泰寧正舉全縣之力開展自救重建,爭取在7月中旬恢復開放寨下、金湖、九龍潭、尚書第等重點景區景點,並與受災相對較輕和旅遊接待能力恢復較快的景區整合形成兩日遊線路,力爭9月底前全面恢復全縣的旅遊接待功能。
泰甯縣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借鑒汶川重建家園的精神和經驗,災後重建工作要化天災不利為提升機遇。對遭受毀滅性破壞的上清溪、展示中心等重災景點,不滿足於簡單的恢復重建,要按照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的目標,請國內知名專家進行高起點規劃、高品位建設,將景區基礎設施與經營服務同時提升一個新高度,打造災後泰寧旅遊的新魅力。
恢復景區活力 重聚旅遊人氣
在打通山洪、塌方、泥石流造成的交通阻隔的同時,景區景點和基礎設施的清淤、消毒工作也在進行。泰甯縣動員各方人力物力清理遊客集散中心、《夢回泰寧》劇場、遺產展示中心以及尚書第古建築群的淤泥,清理可修復利用的設備和設施。並組織專門小分隊清理金湖、上清溪水面漂浮垃圾,發動多方力量清除景區落石、斷木、溜方,同時進行全景區的防疫消毒。
6月22日,當大雨還在持續,武夷山市直機關及景區即調動一千多人,分成十幾個行動組,冒雨趕赴受災嚴重的九曲溪上下排碼頭、天遊景區等處,搶先 對景區水、電、路及旅遊配套設施進行搶修恢復。6月29日,武夷山天游景區、水簾、大紅袍等景區景點陸續開放,至記者發稿時,“印象大紅袍”已正式開演。
順昌縣華陽山莊受災前正申報4A級旅遊景區,暴雨洪災使多年創建成果毀於一旦,景區內的奇石景觀近百處受損,甚至100多噸的景觀巨石發生位移。但天災不能摧毀當地旅遊業者的信心和勇氣。縣旅遊局長錢升亮告訴記者,華陽山莊將繼續申報4A級景區,加快修復遊客接待中心、佘族民俗館等重要景觀景點。同時積極引導村民建設佘族旅遊新村。
洪災迫使閩西北不少景區停止對外開放,許多旅遊線路封閉,本當熱火的暑期旅遊市場一片慘澹。為了讓外界遊客知曉景區恢復情況,龍岩新羅區在抓重建的同時,及時把修復好的景區(點)向外宣傳推介,讓遊客放心前來觀光遊覽。目前大部份景區已經恢復營業,來自各地的遊客不斷增多。
閩西北各景區在修復重建中,不僅加強了硬體的複建,同時特別注重服務軟體的重建和提升。目前,武夷山、泰甯、龍岩等地已陸續開通了原有的旅遊線路,並針對災後旅遊市場的新情況,重組並開發出一些適銷對路的新的旅遊產品,吸引了來自省內外的大批遊客。
閩西北災後重建,也在重樹遊客的信心,重聚旅遊市場的人氣。
訊息來源:海峽旅遊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