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陸委會將補助來台的中國研究生、藝術家生活費,台聯主席黃昆輝6日下午表示,這種促進台灣與中國學術交流的作法很有問題,欠缺合理性,並質疑現在大學研究生獎助學金,台灣學生月領至多5,000元左右,「連吃飯都不夠,何以讓中國學生月領30,000元吃香喝辣?」
黃昆輝直斥,「這樣不是獨厚中生是什麼?真是奉中生為寶貝,視台生如草芥。」
黃昆輝6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表示,現在台灣一個公立大學研究生學雜費、學分費共要兩萬多,私立大學更要五萬多,負擔這麼重,結果我們自己的研究生寫論文得到政府什麼補助?了不起就是教育部補助學校,學校再分發給學生的獎助學金,最多就5,000元。
黃昆輝說,馬政府以企業實習名義美化失業數字,結果讓大專生月領22,000元,勞委會主委王如玄還說要是沒有22k方案「這些人一毛都沒有」,現在陸委會一給中國研究生生活費就是每月30,000元,還有教授指導費每月3,000元、投保4,000,000元之保險費、往返機票費,這樣公平嗎?
黃昆輝表示,現在補助中國研究生來台寫論文,是完成他們學位取得最重要的課程,又有接待學校、指導教授,完全是學位課程的一部分,應由教育部主管,不該由陸委會插手。
黄昆輝認為,中生來台撰寫學位還屬求學階段,根本不是陸委會說是屬「專業交流範疇」!教育部說要開放中生,還說要嚴行「三限六不」,結果只是不在教育部經費內編列獎學金,這不是開了後門,變相補助嗎?顯見教育部所言攏是假!
黃昆輝說,所謂「兩岸交流」,應該是平等互惠的,陸委會於1994年設置中華發展基金,1994年底他離開陸委會,1995年8月通過補助大陸地區研究生來台撰寫學位論文作業要點。
黃昆輝表示,當時設置中華發展基金,是考量中國學生因經濟困難留學不易才設置,希望提供機會給他們來台灣,時至今日,中國經濟崛起,更是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生活顯有改善,「我們還有需要提供這樣的補助嗎?」
黃昆輝強調,何況中國也沒有提供類似補助給台灣學生,只是台灣單方面施惠,這樣完全背離平等互惠的交流原則。「目前台灣經濟面臨重重困境,平均薪資退回13年前的水準,還有必要再提供中生這樣的補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