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琪 台北】
台北縣是全國綠竹筍最大產區,三峽鎮的五寮里,竹筍種植面積逾600公頃,是北縣種植最多的地區,居民9成以上都以筍業維生,大部分又都是從桃竹苗地區,移墾過來的客家人,他們所種的綠竹筍脆嫩多汁,生吃起來如同蜜水梨一般,所以又叫做「梨仔筍」,當地筍農除了自產自銷外,還成立竹筍加工站,全村同心協力,一起開創出五寮筍王國。
掘開土壤,看見「土裡的黃金」真有驚喜感受,不過對凌晨3點,就要起床挖筍的筍農來說,可是非常辛苦的,因為挖筍不是挖石頭,從哪個角度切入,怎麼使力都是技術經驗,而且在高溫溼熱的竹林裡工作,還得隨身配備一項武器。
五寮竹筍產銷班長 賴夫達:「(是不是大家挖筍的時候會帶這個),隨身會帶,(一定會帶嗎),是啊!有人不怕蚊子的人,就不會帶,不過我會帶。」賴夫達、桃園人,在他的阿公時代就遷到五寮,三代都以種筍維生,守著這片2甲多的竹林,生活辛苦但恬淡自在。
五寮竹筍產銷班長 賴夫達:「一天差不多百多斤,但是一星期可能休息2天,可能我們做農的,沒有賺很多錢,但生活過得去。」
中午12點半 ,日頭正烈,五寮的筍農們用小貨車,載來一簍簍早上鮮採的大肥竹筍,聚集著等盤商議價收購,產季時一天一個筍農,可以摘採1或200斤甚至更多,漂亮的一斤可賣40元,差一點的半價,一斤一兩都是血汗錢。
五寮筍農 呂理村:「一天就百多斤,1、200斤這樣,(價格方面?)價格方面今年不好,今年比較不好、去年比較好 。」
竹筍收購商:「(那整個台北縣都有收嗎?)下山都送來這邊比較多,(為什麼?)因為這邊的品質好。」
由於產量大,五寮的竹筍產銷以市集和契作為主,幾乎得以自給自足,無須聯合其他產區共同行銷,竹筍加工站則將鮮筍蒸煮、真空包裝後保存,在產季結束後進入市場,維持筍農整年較平穩的生計。
竹筍加工站長 張雙來:「生產多,還賣不完,加工做起來,這竹筍很新鮮,採收完馬上就做。」
走在五寮社區,家家戶戶都可見竹筍加工,這裡是北部客家二次移民,人口最多的地方,數十年來依竹林而居,也依竹林而生,這裡的居民說,種筍雖然辛苦,但他們還是會做下去,藉由深耕竹筍、生根台北,將這祖傳的事業接續下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