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時報【陳筑君/天津報導】
第三屆津台投資合作洽談會上,天津與台企共簽廿三項協議,金額達一四二.八三億元人民幣,顯示大陸將天津濱海新區列為重點開發區後,已吸引不少台商布局。大陸商務部台港澳司長唐煒針對兩岸簽署ECFA表示,這是採漸進式發展兩岸經濟關係,不會對兩岸經濟產生過大過強衝擊。
同時,「二○一○天津.台灣名品博覽會」昨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登場。貿協董事長王志剛開幕致詞表示,此次參展八百多廠商中,逾兩百家是ECFA早收清單項目,可說是「後ECFA台灣商品展」,具特殊意義。他在會後受訪表示,貿協至今在大陸已有十據點,至於會否與中國貿促會互設辦事處,「貿協不主動,但樂觀其成。」
繼南京後,天津可望成為大陸第二個擁有「台灣名品城」的城市。王志剛昨透露,日前他與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會見時,張已向他提出該構想,相信很快就會啟動。
另外,唐煒參加會上台資企業發展論壇時表示,ECFA的簽署表示兩岸經濟關係進入一個新發展階段。他說,「ECFA是兩岸自覺遵循世貿組織原則,結合兩岸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和特點,按照平等互惠原則簽署的特殊經濟合作協議。該協議將有助兩岸經濟關係加快實現正常化、自由化和機制化。
唐煒表示,ECFA「早收」的實施,會給兩岸製造業帶來新商機;隨著後續貨物貿易的商談和簽署,會給兩岸經濟、特別是製造業帶來塑造新格局的機會。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