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黃媺芸】
雖然近期全球經濟與股市陷入混沌不明的狀態,但台股在ECFA後續效應以及進入除權息旺季的帶動下,短期內不排除出現技術性反彈的機會。
但因歐美總體經濟轉趨弱勢,中國股市尚未止穩,第三季理應出現因應旺季而預作準備的需求,目前情況不明朗,預期第三季大盤在不確定因素仍多、投資疑慮也較多的情況下,仍以震盪整理格局為主。
近期大型的電子股跌幅較重,主要是隨著第二季財報即將揭露,投資人對於人民幣升值及中國近期工資調漲等可能影響企業獲利表現,感到憂慮,股價也受到影響;然而,這些大型電子股的PE及PB多已來到歷史低檔附近,第三季起針對年底旺季鋪貨需求也會開始增加,股價應有所表現才是。我們認為,投資人對未來景氣的疑慮不僅尚未解除,近期甚至有升高跡象,因而影響相關類股表現,才是主要原因。
不容否認的是,現階段經濟動能確實不如去年下半年及今年第一季來得強,特別是今年第一季淡季不淡,第二季也持續成長,投資人反而會擔心第三季在基期較高的情形下,是否還能維持一定的成長力。而且台股表現一向是著重成長面而非價值面,在前景仍混沌不明時,很難見到股市有出色的表現,這也是近期資金多半集中在ECFA題材與大陸內需相關產業的原因。
至於備受期待的除權息行情,目前看來是五五波的機會,部份電子龍頭股今年的現金股利率其實相當具有吸引力,但股價能否獲得認同而上揚,主要仍是看其未來成長前景,因此個別表現會有差異化的情形。整體來看,大盤在全球景氣尚未明朗前,短線雖有技術性反彈可能,但第三季仍是偏向整理格局,第四季則有機會反應下階段景氣表現,而得以擺脫現階段的盤局。(作者為ING投信投資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