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佘研寧/綜合報導】
在南非隨世足賽事沸騰的嗚嗚茲拉喇叭,90%產自中國,蘊含上億元商機;Adidas負責人馬科夫斯基也說,透過中國製造的「普天同慶」比賽用球,「中國」將參與每場比賽。中國元素在南非世界盃看似大放光芒,但場外中國商人「戰績」不甚理想,憑藉代工打進全球市場,利潤卻低於預期。
廣東廣達玩具廠銷售經理林妙耘透露,嗚嗚茲拉出廠價一般落在0.6到2.5元人民幣(下同),網路最低批發價每支5元,對比其在南非可賣到折合人民幣約17至54元。她表示中國加工廠的利潤不足5%,不過是蠅頭小利。真正分到這塊大餅的,是從事嗚嗚茲拉出口貿易的中間商,其可獲取高達500~2,000%的暴利。
浙江寧海吉盈塑膠公司經理鄔奕君表示,其嗚嗚茲拉的出廠價一支為2元,其中淨利僅0.1元。他表示,由於生產該喇叭不需技術門檻,造成大陸工廠相互競爭惡意壓價。想起先前賣出百萬支喇叭卻只獲利10萬的慘痛教訓,鄔奕君悄悄把每支喇叭的出廠價調升為3元。
商業專家洪濤分析,在商品流通產業鏈中,90%的利潤會被智產擁有者及中間商佔據,因此,以嗚嗚茲拉2,000多萬美元利潤中,至少有1,800萬元被其智產擁有者與管道商賺取。可惜的是,大陸生產商沒有及時申請嗚嗚茲拉的知識產權,錯失銷售商機,因此所獲得的商品利潤連預測的10%都不及。
「這屆世界盃很多東西都是中國製造,但我們都是做低端生產,利潤微薄,不光是世界盃,什麼活動都是這樣,這一直是中國製造的形象。」浙江和信玩具公司董事長何彬,對中國商品在國際上的尷尬境遇作註解。
他表示,先前中國採資源型、粗放型的經濟體制,雖鑄就強大競爭力,同時也浪費巨大資源。「中國製造」一旦與低附加值的義烏小商品化上等號,未來將難以在全球高階市場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