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本報訊】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即將送進立法院,可以想見,朝野立委勢必會有激烈的攻防角力。當然,針對如此重要的議題,立委必須代表民眾表達意見,對政策進行監督,但國家的發展不能無止境地耽擱,我們不希望看到黨派之爭陷入無法自拔的泥淖,以致阻擋了台灣開啟全新發展的契機。
立法院要以何種方式處理ECFA,已經成為爭執焦點。府院高層認為ECFA雖然不是條約,但處理方式仍然可以比照條約,亦即和過去處理與其他國家的條約一樣,整本進行可否決議,要嘛同意,要嘛否決。但民進黨方面認為ECFA既然不是條約案,就應該要逐條討論審查。立法院長王金平也認為國會可以自行決定如何處理,而且必須得到在野黨的支持。
基本上,以兩岸彼此定位之敏感,目前不可能把ECFA定位為「條約」,但事實上,由政府授權白手套簽訂的ECFA,明顯是兩個主權體在相互認可下簽訂的協議。一般來說,政府對外簽訂的條約、協議或議定書,因涉及專業及與他國之談判結果,國會在慣例上是整本處理。如果其中有一部分引發爭議,條約就會全部卡住,例如韓美自由貿易協定就卡在美國國會,如果要修改,整個談判就得重來。台灣修法禁止美國牛絞肉和內臟進口,當時就被美國指為違反國際慣例片面毀約。
ECFA到底是什麼,法無明文界定,也沒有先例。有人認為它明顯不是法律案,立院就不能逐條審議;有人認定它是兩岸特別協議,法既無審議規範,立法院可自行決定,並藉此形成慣例,作為後續處理類似狀況的準則。
問題是,現在的政治氣氛很明顯,民進黨挽起袖子磨刀霍霍,等著一條一條好生伺候ECFA。立法院如果進行逐條實質討論修正,恐怕將是沒完沒了的一場惡夢。別忘了,光是為了大陸學歷認證,朝野立委就連番上演全武行,打得議場如戰場,議程全癱瘓;而ECFA有十六條條文,早收清單有三、五百項,如果每一條每一項都是一場焦土戰役,ECFA什麼時候能出立法院、屆時又被整成什麼模樣,大家恐怕連想都不敢想。
更何況,長期以來民進黨過度意識形態掛帥,政策路線被深綠綁架,對兩岸關係較為務實理性的聲音遭到壓抑。加上五都選舉戰鼓頻催,藍綠準備生死一搏,正是巴不得有開砲目標的時候,之前一直強力抨擊抹黑ECFA的綠營,此時究竟會好好就事論事為台灣發展利益著想,還是狠狠屠宰一場以收割政治獲利,實在很難令人放心。
馬政府之所以積極與對岸協商簽署ECFA,就是因為東協加一等自貿區紛紛上路,為了避免失去市場競爭力,在國際貿易體系中遭到邊緣化。如果立法院決定仔仔細細逐條審議ECFA,有爭議的部分慢工出細活協商一回又一回,那麼光是翻弄程序問題,就足以實質封殺掉這項協議。而只要一天不讓它付諸實施,綠營就自認得到一天的勝利,儘管台灣又因此折損一天的機會。
這並不表示立法院進行監督是錯的,事實上,如此攸關人民權益及國家生存發展的重要議案,當然需要國會的監督制衡。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涉及民眾諸多權益,往往是立委關注的焦點,也必須回應民意的要求。但是,毀滅性的杯葛並不能有效監督,反而會讓議事只能在「全或無律」中作個選擇,無法理性協商討論,結果應該受到監督的沒有得到監督,應該進一步補強的沒有進行追加,民眾權益可能因此而未能充分得到關照。
民調顯示,大部分民眾支持有完整配套措施、能有效保障弱勢產業的ECFA,如果這次有未竟全功處,兩岸還可以在接下來的其他協商裡處理。因此,立法院審理時,應該讓朝野都有充分表達意見的機會,如此重要的協議,是應該納入更多、更廣泛的聲音。但為了避免落入議事僵局,在審議程序上最好還是適當簡化,以及早促成ECFA的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