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時報【朱立群/台北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郭錦堂指出,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倫敦曾生大霧,一周內死了四千多人,建議此刻正在進行健康風險評估的國光石化必須引以為鑑,因為當時的致命汙染物就是空氣中的衍生性懸浮微粒。其中,幼兒、老人、心肺疾病及氣喘患者是遭受石化工業排放汙染受害最深的族群。

懸浮微粒PM2.5為何比PM10更具健康危害性?郭錦堂說,PM10顆粒較粗(約為頭髮粒徑的七分之一),被吸入人體後有較高的機會被氣管內的纖毛攔阻,並和著痰液被吐出體外;反之PM2.5較細(頭髮粒徑的廿八分之一),被吸入後很容易被「卡」進肺泡,成為肺部疾病的根源。他建議:「一年增加那麼多死亡人口,這樣的工程還是不要進行比較好吧。」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老鼠 的頭像
小老鼠

小老鼠的天空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