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工商時報【佘研寧】

陳彥良除了是古柏咖啡老闆,同時也是廈門思明區台商個體戶協會的大家長。記者約訪當天,陳彥良才接待一名來自台灣的個體戶,為其在陸創業發展預作準備。

回想4年前,初來乍到的陳彥良,由於對大陸政策不熟悉,加上跨業開店,「根本搞不清楚狀況」,花錢找人代辦無果,最後還因無證經營遭人投訴,在思明區工商局的工作人員協助下,才完成註冊登記。經歷曲折的創業之路,陳彥良決定自告奮勇當起台商「救火隊」,幫助更多台商個體戶上軌道。因此2007年廈門思明區個體戶協會成立時,陳彥良便受眾力推選為其個協會長,而會址就選在古柏咖啡。

古柏咖啡給這些個體戶台商「家」的感覺。陳彥良表示,個體戶不似大企業,能力、財力、人脈皆有限,他的心願就是打造協助台商在陸創業的諮詢管道,讓更多台商受惠,順利發展生意。

對於未來台灣個體戶在廈發展前景,陳彥良表示,兩岸直航大大改善交通,未來台商可直通廈門,在以廈門為基地放射性拓展。「人流動得快,錢潮就會進來。」加上其特區位置與海西先試先行,擁有地稅優惠與相對應的便利,台灣人相較他省占有很大優勢。目前廈門發展很有活力,離台灣本土市場近,語言又相通,是台灣人作商業投資最好地區。

據統計,至2008年,福建共有579個台灣個體戶,投資金額達4,955萬人民幣(下同)相關從業人員1,604人。其中,廈門思明區共登記203戶,占廈門台灣個體戶60%,投資金額達1075.3萬元。

陳彥良表示,廈門思明區聚集最多台灣個體戶,光在廈門「臺灣街」周邊,就集中100、200戶。陳彥良表示,個協創會之初會員僅有30多位,至2008年,思明區每月新增20、30位台商個體戶,平均月成長50%到60%。至今,全廈門的台灣個體戶已增加至400到500家。

廈門是大陸最早開放港澳台註冊個體工商戶的城市之一,也是最多「合法」台灣個體戶的聚集地,而廈門思明區個體戶協會更是大陸首個個協台商分會。台灣個體戶從事的行業以餐飲和服務類為多,占三分之二以上。為廈門帶來不少新興行業,如手搖奶茶、家政服務、有機食品等,提升廈門服務業水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老鼠 的頭像
    小老鼠

    小老鼠的天空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