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央社記者劉正慶台北3日電)馬英九總統提出後ECFA時代的經濟戰略後,大陸的戰略又是什麼?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祕書長任以鋒表示,就是兩岸相互借力使力,讓中華經濟圈形成全球經濟的新中心。

任以鋒經常代表大陸出席有關世界貿易組織(WTO)會議與活動,對國際貿易深有研究。

他在訪台期間抽空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很多人不瞭解,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時,為什麼會以近似不平等的方式對台灣大舉讓步。

他說,這就好比大陸當年加入WTO,許多人認為將對中國汽車產業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但大陸今年新車銷售量卻預計高達1500萬輛,因此,大陸看待ECFA時,絕對不會只注重關稅的高低調整,這也不是兩岸貿易爭奪的焦點。

提到大陸的後ECFA時代戰略布局,以學者觀點發表個人看法的任以鋒說,根據新經濟地理理論中的「中心外圍集聚效應」,一旦兩岸產業集聚形成廣大的市場,就會在全球經濟體系內形成競爭優勢。

他指出,如果大中華經濟圈形成一個中心後,外圍週邊的經濟體將跟著形成非常大的集聚效應,而在目前全球經濟結構進行大調整的當下,大陸看待ECFA正是從這一思維角度出發。

任以鋒舉例,兩岸商簽ECFA時,大陸已進行第2波的大開放,和上次沿海地區開放形式不同,這次的開放是以沿邊地區為主,以雲南對印度洋南亞經濟、東三省對東北亞、新疆對中西亞,進行全面性的大開放。

換句話說,中國是抓緊金融危機後的全球產業大調整機會,不僅透過ECFA展開兩岸的合作,也要推動區域和整個世界的合作,接著以大中華經濟圈為核心,訂定新的全球經濟遊戲規則。9907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老鼠 的頭像
    小老鼠

    小老鼠的天空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