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6日電)1名72歲老婦罹患查無原因的耳鳴、頭痛等症狀,影響生活並出現輕生念頭,經轉介到精神科治療,發現是「老人憂鬱症」,對症下藥3個月後,恢復燦爛笑容與活力。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北港媽祖醫院今天召開記者會發表成果,對於高齡化社會中,可能存在的「老人憂鬱症」現象,呼籲家庭子女與社會正視,留意長者可能罹患類似「心感冒」的憂鬱症,及時就醫,以免影響正常生活。
北港媽祖醫院指出,72歲的李媽媽是典型家庭主婦,辛苦將兒女拉拔長大,正想與老伴享清福,豈料2年前老伴中風成植物人,送到安養中心。李媽媽之後出現耳鳴、頭痛,頻向在外工作的兒女抱怨吃不下、睡不著,生活大受影響。
兒女們帶著媽媽遍診耳鼻喉科、神經內科、心臟內科、全身檢查,就是查不出原因,這時李媽媽已出現輕生念頭,折騰半年後,轉介到北港媽祖醫院精神科,經診斷才發現真正病灶。
精神科主治醫師吳佳錚說,病患會談道出老伴生病、家庭驟變等傷痛和失落,一直以壓抑情緒方式處理,耳鳴、頭痛、失眠等症狀影響生活,其實是過度壓抑情緒轉化身體不適,是典型「老人憂鬱症」。
吳佳錚指出,老人憂鬱症就有如「心感冒」,長輩檢查不出原因的疼痛、暈眩、耳鳴、胸悶、腸胃不適等,通常伴隨焦慮、失眠、疲憊、胃口差、記憶力衰退,甚至出現「自己沒有用,不如死了算了」等輕生念頭,這些都可能是老人憂鬱症。
她說,只要適當抗憂鬱藥物治療,大部分老人憂鬱症患者在服藥一段時間後痊癒,恢復正常生活,但若沒有及時發現,症狀可能惡化,增加家庭和社會負擔,也會加速患者腦神經萎縮、退化,增添失智症可能性。
吳佳錚表示,老人憂鬱症和年輕人憂鬱症的症狀表現不同,易被忽略而未及時治療,老人憂鬱量表可提供自行評估,若指數高於5,建議到精神科就醫,家中子女宜多留意長者生活情況,以免發生憾事。99070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