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人問安並非僅是問候吃睡等生活問題,而是在對談的細微末節中,了解長輩深層的內在需要,協助長輩找到、甚至建立繼續生活下去的生命亮點。」

心理諮商資歷逾20年的胡純純表示,老年自殺問題常被社會忽略,然而據衛生署最新統計,97年65歲以上長輩的自殺死亡率,持續第15年高居各年齡層之冠,高達每36.6人/10萬人,遙遙領先45至64歲的24.4/10萬人與25至44歲的21.6/10萬人,顯見自殺防治應為老人照護重要環節。創世、華山基金會策略聯盟老人問安中心秉持「一通電話一線生機」,與社區愛心天使站的到宅服務結合,陪伴長輩走過低潮,放下輕生念頭,98年服務2.7萬人次,99年1至5月已累積服務1.2萬人次。

創世、華山基金會策略聯盟問安中心於服務過程中發現,歷經喪偶創傷的獨居長輩是自殺高危險群,身體退化、經濟問題、天候因素與佳節氣氛也都是影響因素,情緒上除對人事物的反應淡漠外,憤世妒俗也是典型反應。華山問安義工胡純純強調,因長期持續的服務,問安義工與長輩建立良好信賴關係,多能掌握高危險名單,做密集關懷追蹤,形成強大自殺防治網絡。

獨居板橋的85歲晴天爺爺(化名),老伴於94年過世後便鬱鬱寡歡,每遇天氣陰雨,腰椎痠痛的折磨,讓爺爺身心俱疲,常萌生尋短念頭,問安義工自95年展開服務,周一至周六每天問候,天候不佳時更特別關懷,鼓勵爺爺耐心等待好天氣,陪伴走過一次又一次的情緒低潮,爺爺現偶爾會到天使站擔任義工,協助整理愛心發票。

79歲的紅面阿公(化名),因與妻兒不睦而獨居板橋,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孤寂心境,讓阿公易怒暴躁,揚言結束生命。問安義工自93年起每逢節日前後重點關懷,用聆聽、同理的引導方式,舒緩阿公忿忿不平的情緒。胡純純表示,憤怒型長輩更需「被聆聽」、「被接納」,與長輩談論其有興趣的事物,展現尊重誠意,不評斷或企圖改變觀點,與長輩共同尋求解決方案;至於悲傷型長輩,則需深層溫暖,傳達「有人遠遠關懷」的訊息相當重要,不少徘徊於自殺邊緣的長輩,會因一通關懷電話而出現轉機。

胡純純表示,獨居長輩是孤獨、固執、又敏感的族群,問安義工需有生命經驗、幽默感,而且能「長期」擔任,陪伴長輩培養正向思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老鼠 的頭像
    小老鼠

    小老鼠的天空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