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4日電)明天是新疆烏魯木齊「7.5」騷亂1週年,繼日前多家大陸官媒爭相報導新疆當前「繁榮穩定」後,新華網今天又引述新疆民眾說「生活總是要向前看」,呼籲「海內外三股勢力」別再破壞新疆和平。
去年6月26日,廣東省韶關市1家玩具廠部分新疆籍員工與該廠其他員工發生衝突,數百人參與鬥毆,導致至少120人受傷,其中新疆籍員工89人,2名新疆籍員工經搶救無效死亡。事件傳到新疆,烏魯木齊等地回民群情激憤,走上街頭抗議,並與漢人發生嚴重衝突,官方稱其為「7.5」騷亂。
今年3月,新疆當局公佈的數據顯示,「7.5」騷亂共造成197人死亡、1680人受傷,但外界普遍認為,傷亡數字應不只如此。近日來,中新社等大陸各級官媒不斷報導新疆現況,並引述當地民眾呼籲「別再鬧了」。今天,層級更高的新華社又透過「新華網」說,當地民眾認為「7.5事件的發生太讓人難過了」、「生活總是要向前看,才會越來越好」。
新華網首先描述媒體踏出烏魯木齊機場的情景:感謝各省援疆的橫福在進城的公路兩旁飄揚,城區一片令人讚嘆的欣欣向榮、城市大道車水馬龍、綠樹成蔭,「在7.5事件已經過去一年之際,外來者首先會感到城市氣氛的平靜和熱鬧」。
報導接著形容,人們偶爾也會看到街頭駛過的巡邏車,走過的巡邏隊,並聯想到機場警察警惕的目光,在在告訴人們「這(烏魯木齊)仍然是一座既平靜又不平靜的城市」。
報導不能免俗地訪問了新疆當地民眾的「看法」。這回的主角是在市區旅行社打工的新疆大學維吾爾族研究生祖麗菲亞。她說:「沒想到(7.5)事情鬧得這麼大,死了這麼多人,一定是有人在背後挑唆。」
祖麗菲亞口中的「有人」正是呼應新華網所稱的「海內外三股勢力」。
中共所謂破壞新疆的「海內外三股勢力」是指國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及極端宗教勢力。長年來,中共指控這些主要源自境外的反對勢力惡意顛覆新疆穩定,支持「疆獨」勢力,企圖把新疆從中國分裂出去。 報導又引述新疆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苗普生說,「新疆人民需要平靜祥和的生活,卻樹欲靜而風不止。海內外『三股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是現實存在,並對社會的穩定和民族團結構成威脅。我們現在思考的是,實現新疆的長治久安需要近期、中期、長期的政策措施。」
報導接著強調,新任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及日前舉行的自治區黨委七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都明確推動了一系列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目標和措施,包括:從2010年起,在困難地區全面實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2012年涵蓋全新疆;到2012年初步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尤其是,在3個月內,使「零就業(失業)」家庭群體實現動態「清零(消滅失業)」,以後,隨時出現(失業),隨時解決。
為了凸顯當前新疆的民族和諧,報導形容,烏魯木齊和新疆其他地方雙語教育市場紅火(興盛)。以往,不少維吾爾族人因不會講普通話(漢語)而在就業上遇到困難,因此,加強對維吾爾民眾的普通話培訓在新疆各地紛紛展開;對漢族幹部、員工和學生的維吾爾語培訓也同時進行。
報導引述祖麗菲亞說,現在會講普通話和維吾爾語2種語言的大學生很「吃香」,不少人被錄用為幹部、警察和教師。
祖麗菲亞又說,「明年我要畢業了,懂維漢雙語是我的就業優勢,希望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留在烏魯木齊」。
報導說,海內外「三股勢力」企圖用暴力恐怖行為讓人們生活在不安中,並已影響新疆民眾的經濟生活。
報導指出,去年的「7‧5」事件對新疆的旅遊業影響很大,原本要到新疆旅遊的人因顧忌「安全」而紛紛取消旅遊計劃。
旅遊業的不景氣,商家和餐飲業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生意清淡直接影響了新疆民眾的收入和生活。「它(生活及經濟受影響)也促使人們反思:動亂除了使大家都受害,還能帶來什麼?」
報導又說,在烏魯木齊採訪的過程中,與各界人士交談,可以觀察到,這座引人關注的大城市「是平靜的、也是不平靜的」,人們心中的創傷與陰影並未消除,但這些「不平靜」卻與期待跨越式發展及重大建設出現的興奮這些「平靜」同時存在。
報導最後引用祖麗菲亞的話強調,「生活總是要向前看,才會越來越好。」並說她「反映了許多新疆人的心聲」。99070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