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何宏儒新德里30日專電)兩岸兩會昨天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印度媒體以「中國、台灣簽署歷史性貿易協議」標題報導,這項最紮實合作大幅削減約800項商品關稅,為未來數千潛在降稅項目的最開端。
「印度時報」(TheTimesofIndia)今天以「中國、台灣簽署歷史性貿易協議」標題,在財經版刊登路透(Rruter)發自中國四川省重慶的報導指出,經數十年敵對,兩岸昨天簽署促進貿易的歷史性協議。台灣與中國這項最紮實合作將大幅削減約800項商品關稅,並放寬金融法規。
報導指出,兩岸經60年對立,幾至開戰。台灣總統馬英九2008年開啟兩岸多場對話,才有昨天的簽署儀式。談判代表在台灣執政黨統治中國時的戰時首都重慶簽約。
香港科技大學中國學者齊威格(DavidZweig)認為,移走上千顆瞄準台灣的飛彈是馬總統的目標,並藉此顯示他有能力帶給台灣人民和平與安全。
該協議將使539項台灣出口品關稅在2年內降至0,總出口值達138億美元;中國僅267項,出口值為28億美元。報導說,800項商品只是未來幾年數千潛在降稅項目的最開頭。
重慶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黃錦勳指出,這只是協商的最初階段,有待更細緻、再擴大。報導指出,下1輪會談可能今年稍晚展開。台灣推動中國對諸如聚氯乙烯(PVC)和高科技品項等其最重視的出口品降稅;但為保護本身產業,中國持抗拒態度。
報導指出,一旦中國本身也有意發展的台灣熱門產業相關品項出現降稅談判議程時,緊張情勢可能再度升高。若北京當局作風強硬,來自島內的抗議聲浪,恐讓台灣政府退卻。若達不到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預期創造的26萬就業機會,或無法提高國內生產毛額(GDP),反對黨尤將大張撻伐。
台灣也期盼北京當局可讓ECFA成為其與諸如日本、美國等其他主要經濟體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先聲。北京已表達台灣非主權國家,將阻撓相關FTA的立場。
報導引述兆豐金控發言人林瑞雲說,簽署ECFA只是個開始。她說:「我們欣見ECFA完成簽署,有助金融業發展。就證券業而言,我們期待未來的談判。」9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