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醒報記者章文報導】夠創意!夠魅力!國家交響樂團(NSO)悠揚的弦樂四重奏,從18世紀莫札特宮廷音樂《小夜曲》,到和聲變化不同的舒伯特《死與少女》,再到洋溢浪漫熱情的布拉姆斯第一號弦樂四重奏,今晚兩廳院聚集爆滿的樂迷,免費聆賞NSO新任音樂總監呂紹嘉介紹著新樂季的「維也納世代對話」。
呂紹嘉以十個月時間編排出「馬勒」、「維也納世代」與「名家探索」等三個樂季主題,並首創「呂紹嘉時間」,今晚以樂手演奏、歌手演唱,以及向樂迷解析歌曲方式進行,談樂、談心,帶出一場聽覺饗宴。
「這對我是個大考驗,」今晚在兩廳院交誼廳,面對爆滿的四、五百位樂迷,呂紹嘉在冷氣下還是流汗說:拿指揮棒溝通或一對一談話他都很自然,但要對聽眾說音樂,又不能像老師般教學,他表示:「這是一種新的學習。」
今年九月中旬起,新任總監呂紹嘉將以馬勒第五號交響曲開季,然後接連演出馬勒第四(天上人間)、少年的魔號、第七(迷離世紀末)與第三(夏夜晨夢)交響曲,五場馬勒之中,第五及第七為純樂器,別具特色,呂紹嘉說。
女高音林慈音今天在現場小試身手,唱出三首《少年的魔號》,贏得滿場掌聲。
「走進維也納、聽見馬勒、看見名家」呂紹嘉熱情的帶領樂迷巡禮整季的節目,在小小的交誼廳裡,華麗的聲樂與室內樂伴著呂紹嘉的解析,這場難得的創舉,讓與會觀眾既感動又覺得幸福。
至於「名家與探索」系列,呂紹嘉的雄渾手筆囊括中外古今樂手,不但請來馬友友等級的華裔大提琴詩人王健,還有日籍小提琴高手宓多里與韓籍鋼琴家白建宇,曲目更是從西貝流士到巴爾托克,再到拉赫馬尼諾夫,要讓台灣聽眾見識非德奧系的偉大音樂。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