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醒報記者蘇郁文報導】7月1日起將正式進入颱風季節。不過由於中太平洋海溫下降現象十分明顯,使得今年可能成為反聖嬰年,根據過往資料研判,反聖嬰年可能讓颱風數目變少,因此氣象局預測,今年生成的颱風在20~23之間,比平均值26.6個還少,可能襲台的數目則為2~4個,跟平均值3.1個差不多。
今年上半年,北太平洋西部的颱風僅出現一個,比起平均值4.5個則明顯偏少,可能就是反聖嬰現象所造成的,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表示,受到反聖嬰影響,今年的颱風季可能會往後挪,10月之後的秋颱侵台機率偏高。而秋颱由於生成位置離台灣較遠,在海面上移動的路徑較長,形成中颱以上的機率也比較高。
由於反聖嬰年時,颱風生成地區會比較接近台灣,因此侵台颱風數量會比較多一點,近30年來,在反聖嬰年的7~9月,颱風侵台的數目是2.6個,一般平均值是2.4個,9月之後的秋颱則是0.7個,一般平均值是是0.4個。
鄭明典也表示,進入颱風季後,並不是每天都是颱風,現代科技發達,只要有颱風生成,氣象局都可以探知,民眾只要平時作好防護,注意氣象局或媒體的氣象資訊就可以了,不用太過擔心颱風的威脅。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