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鄭淑芳/台北報導】
歐盟(EU)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28日宣布,同意Sony將位於斯洛伐克及墨西哥的液晶電視工廠賣給鴻海集團。市場預料,只要供應鏈認證完成,並順利出貨,液晶電視系統組裝代工排名可望重新洗牌,今年排名仍在前5大之外的鴻海,有機會躋身其中,甚或有機會問鼎前2名。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於今年股東會時表示,將於中國普設液晶電視廠,從原本純外銷產業轉內外銷各半的業務。鴻海集團發言人丁祈安表示,鴻海買下Sony二大歐洲液晶電視工廠,有助於擴大集團在電視組裝領域。
Sony在今年3月31日宣布,決定將位於斯洛伐克Nitra工廠,約90%股權轉讓給鴻海,在歐盟放行後,Sony與鴻海在歐洲地區液晶電視生產業務的策略聯盟協議即告成立。
根據當初協議內容,Sony會將位於斯洛伐克的Nitra工廠部分股權,轉讓給鴻海,股權轉讓後,該座Nitra工廠將以鴻海出資約90%、Sony出資約10%的方式繼續營運,而Nitra工廠所屬員工也將完全過繼給鴻海,在完成股權轉讓之後,Nitra工廠仍將是Sony液晶電視在歐洲市場的生產重鎮,且Sony旗下100%持股子公司Sony Supply Chain Solutions Europe也將承租Nitra工廠部分設施,作為Sony產品的物流據點。
事實上,鴻海買下新力斯洛伐克液晶電視廠,並非首例,事實上,早在2009年9月,鴻海早就與Sony達成協議,計畫買下包括旗下Sony Baja California, S.A. de C.V 90%股權以及Sony Baja California墨西哥Tijuana廠部分生產設備。
新力與鴻海的結盟,法人界的解讀係新力有意擴大電視委外代工幅度,屆時委外比例將一路由最初的15%-20%,增加到35%-40%,一旦歐洲Nitra廠房正式出售後,釋單規模甚至會放大到55%-60%,而與新力取得策略聯盟戰略位置的鴻海,可望成為最大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