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央社記者黃季寬重慶29日電)兩會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之後,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問題很快浮上檯面,大陸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表示,在不違反「九二共識」前提下,可做合情合理安排。

海基會與海協會今天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姜增偉以海協會特邀顧問身份出席會後記者會,回答了媒體的提問。

姜增偉指出:「關於框架協議(ECFA)與台灣對外簽FTA的問題,我認為胡錦濤總書記曾說過,建立更加緊密的兩岸經濟合作機制進程,有利於台灣經濟提升競爭力和擴大發展空間,有利於兩岸經濟共同發展,有利於探討兩岸經濟共同發展同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相銜接的可行途徑,這應是大陸方面在FTA問題上總體的考慮。」

他說,「我們了解台灣同胞對參與國際活動,擴大國際交往的願望和感受,對相關的問題也十分重視,在不違反九二共識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兩岸務實協商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姜增偉還透露,中國和韓國自由貿易區的官產學研究已經結束,雙方正在商量盡快啟動談判。

而中國、日本、韓國三國自由貿易區的聯研(聯合研究)已經啟動,考慮2012年前結束。

此外,姜增偉就今天簽署ECFA表示,「兩岸簽ECFA非常可喜,標誌兩岸經濟關係進入新的制度化合作和新的發展階段,為兩岸經濟關係逐步實現正常化,未來更加自由化的方向,提供了制度保障。」

他指出,「協議是按WTO的規則,按平等互利原則訂定的。」與其他區域經濟合作協議比較,ECFA的特點具有鮮明的兩岸特色,是推進兩岸全面經濟合作的特殊安排的經濟合作協議。

他表示,ECFA有幾項特點,一是雙方著眼兩岸利益,做到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務實協商,合理安排。

二是雙方照顧了各自的關切,結合了兩岸產業的互補性,達成了規模大,覆蓋面廣的早收計劃,既帶給雙方利益,也給大陸產業帶來一定的壓力,希望台灣有所了解。

三是大陸方面充分理解台灣經濟的現狀,著眼兩岸經濟長遠發展,ECFA未涉及台灣弱勢產業以及農產品開放和勞務人員輸台,體現了大陸的誠意和善意。

姜增偉還說,框架協議是開放和漸進的經濟合作協議,規定兩岸在協議生效後,繼續商簽貨物和服務貿易以及投資等多個單項協議,最大限度全方位的實現兩岸經濟優勢互補。

同時,ECFA協議也是全面性、綜合性、前瞻性的協議。涵蓋了目前及今後兩岸主要經濟活動,確定了兩岸經濟合作走向並制定了規劃。此外,還關注了兩岸產業的對接和提高兩岸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是兩岸經濟繁榮又一次難得的機遇,兩岸將享受互利共贏。

姜增偉指出,下一步要推進ECFA的相關工作,大陸方面將盡快確定參加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的主管部門和相應工作人員,與台灣方面一道盡早確定委員會的工作機制,包括工作的協調機制和信息溝通機制以及工作安排和進度,處理協議的執行、監督、爭端解決等相關事宜,以及推動單項協議的磋商工作考慮和預案。因此,委員會的工作壓力很大。

他指出,兩岸需要以更多的動力,全面的智慧,開闊的胸懷,相互的包容與理解,才能落實這些單項協議。

此外,他表示,為推動ECFA的實施,要盡快落實相關配套措施,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對各有關部門的培訓,以真正落實協議。9906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老鼠 的頭像
    小老鼠

    小老鼠的天空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