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夜市流動水果攤日前被踢爆,大陸觀光客買水果被攤商狠削,士林攤商也清一色未標價,攤商反駁:「絕對沒有聽口音,再調高價錢」,而且大部分陸客看的多買得少,甚至每樣水果都只買十元,還硬要殺價,多數陸客表示,沒有聽過這則新聞,但確實台灣水果比較貴。
※ 每日時價不同 士林攤商未標價
在士林夜市內的水果攤商,清一色皆無在攤位上標示售價,造成許多顧客在選購水果時,最後才知道價格與原先設定的差很大,來自土城的遊客鮑達銘說,嘴饞買了一包水梨,付錢時,赫然發現一包竟要價一百元,價格太超過了,在土城一樣的水果三包只要一百元。士林夜市水果攤商盧倖芳表示,不標價是因為水果批發價每日都不同,無法每天一一標價。陸客杜偉表示,特愛台灣水果,攤販裡當要標價,這才達到公平準則。
※ 三包賣五十元 饒河攤商價公開
也深受陸客喜愛的饒河夜市,在饒河夜市裡也有不少水果攤商,這裡和士林夜市最大的不同是,大部分都有標上價格「三包五十元」或是「燕巢芭樂一斤一百」,專賣芭樂的老闆廖金煌說,陸客確實很多,但我們賣的價格都一樣,不會看客人賣,牌子寫得很清楚「一斤一百」。另一攤賣綜合水果的曾氏夫妻說,陸客很愛比價,最喜歡吃台灣的蓮霧,我們水果都是現切「三包五十元」。饒河夜市水果攤商價格公開化,明顯的做得比士林夜市還要好。
※ 陸客頻喊太貴 歐美客直說便宜
對於夜市現削水果價格,在台北兩大觀光夜市上,就有明顯的不同,饒河蓮霧三包一百,士林蓮霧一斤一百二,今年因溫差過大,導致芒果產量大幅減少,芒果在士林夜市一斤要價高達兩百元,比進口草莓一斤一百五還要高許多,不過觀光客的反應也呈現兩極化,從洛杉磯來的遊客Matt表示,台灣芒果很便宜,非常甜;而買了一大包醃芭樂的陸客王葳葳則說,吃起來挺脆,好吃!但也挺貴的。
※ 消保官:水果經濟價值低 無「法」可管
針對士林夜市水果攤商隨意喊價的新聞事件,消保官張英美表示,水果的經濟價值比較不高,加上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因此針對水果攤商亂喊價事件,目前無「法」可管。
消保官張英美曾經買過士林夜市的水果,他跟多數消費者一樣,覺得價錢過於昂貴,但他覺得會賣這麼貴,也是因為台灣水果的品質很好。另外,針對商人聯合哄抬物價、壟斷市場的事件,張英美也提起他過去處理茶商的經驗,當時針對茶葉商哄抬價格,消保會深入了解並實施應對措施,請茶農在包裝外標明產地,並製作認證貼紙,以防止茶商隨意抬高茶價,進而損害消費者的權益,被問到能否照管理茶商的標準管理水果攤販,張英美表示,茶業的經濟價值比水果高,加上士林夜市販賣的水果,皆是削皮加工過的,要標示產地或是證明品質比較困難,因此消保官認為無法可管。
※ 公平會:買賣雙方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夜市水果攤商價格標示不明,甚至有些價格高於市面上的兩三倍,銘傳大學法律系教授涂春金表示,假如水果批貨價為十元,卻賣一百元,就會涉有詐欺的嫌疑,不過公平會委員汪杜村卻說,攤商是考量風險抬高價格,顧客可斟酌購買,只能說雙方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對於標示價格與否,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汪杜村表示,像菜市場攤販,你有看過他標價嗎?市場機制自然會制衡販賣價格,買賣雙方有約定契約自由,雙方願意就好,不過銘傳法律系教授涂春金卻認為,若攤商有集體哄抬價格和壟斷行為,就明確涉及違法。(到WEnews與公民記者交換意見→http://wenews.nownews.com/news/19/news_19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