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甘嘉雯/桃園報導】
桃園縣人口突破二百萬成為第六都,加上航空城的優越條件,到底對桃園有何幫助?縣府廿五日邀請工商業界企業領袖進行座談會,縣長吳志揚特別宣布國際醫療專區確定落腳桃園這項好消息;此外,有關兩岸直航、ECFA議題及台商鮭魚返鄉的利多,桃園未來發展不可限量。
工商發展處舉辦「第六都 航空城 桃園要做什麼」座談會,卅多位企業龍頭參加,包括高科技、物流業、汽車業、傳統產業、航空相關產業、醫療產業,以及桃園縣工業會、桃園縣商業會等工商業龍頭代表,交通部民航局也參與討論。
吳志揚表示,航空城建設在法規層面已做很多努力,基礎建設如道路等也在進行,現在要開始進行產業規畫進駐,今年四月區域計劃通過,根據各分區,以土地取得方式開發,且採購及批發中心原本就有規畫,將聽取業界建議,優先推動。
縣府針對桃園航空城軟體問題,規畫於七月五日成立桃園航空城投資服務中心,作為為單一服務窗口,解決企業面臨的投資、土地、水電等問題;另外,縣府規畫在高鐵桃園站附近成立台灣產業文化推廣中心,吸引國外旅客留在桃園採購,不單是桃園的優良產品,更包括全臺灣精品,這次縣府也主動爭取到台灣首座國際醫療專區的設置。
國際醫療專區確定落腳桃園,預計四年內將吸引民間投資四十一億元,創造近一一○億元產值,以及超過三千八百個就業機會。
吳志揚表示,國際醫療專區選擇桃園,就是對於桃園航空城計畫的肯定,有助加速桃園航空城的開發,桃園有雄厚的醫療產業實力。
包括長庚醫療體系、天成醫療體系等醫療體系高度有興趣外,更有龐大的醫療工業產業,高鐵、機場捷運、國道與快速道路等便捷的交通網絡,再加上桃園國際機場,桃園不但將成為全國醫療產業的中心,也將成為國際醫療服務的重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