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時報【王銘義】

海基海協昨天同步宣布啟動第五次「江陳會談」預備性磋商進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可望在六月底前完成簽署。不過,近日在早收清單初定後,兩岸相關產業反彈聲浪四起,陸委會與經濟部,國台辦與商務部,都面臨了來自兩岸業者的強大壓力。

國台辦主任王毅近日在釣魚台宴請台企聯幹部、廈門出席「海峽論壇」開幕式,反覆解說兩岸初步商定的ECFA早收清單只是第一步,早收清單的規模和金額已經很大,一時未能列入早期收穫的產品,都可在協議簽署後啟動的後續商談中充分協商,尋求妥善解決。

面對台灣石化業與工具機產業的反彈,王毅極力安撫台商情緒,並承諾在後續商談會將未納入早收項目逐步解決。然而,涉台部門的權威人士就說得更直接了,「大陸已盡可能照顧台灣的弱勢產業,但也不能要求大陸對台灣的強勢產業也要全部照顧,一步到位啊!」

兩岸相關產業的競爭與較量過程,經常是現實與無情的,優勝劣敗,強弱立判。ECFA談判雖然可以就兩岸總體的經濟合作與發展,建構互利雙贏的全新格局,但伴隨ECFA而來的各項開放貿易措施,也將對兩岸個別產業之間的商戰形勢,引發更加嚴峻的產業利益保衛戰。

兩岸之間的貿易,已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雙邊貿易,雖不能說充滿壁壘障礙,但也沒有完全開放,關鍵就在兩岸複雜敏感的政經體制,以及截然不同的企業形態。

因此,當北京的「惠台措施」陸續實現後,也開始要求台灣應做出更開放的承諾,如開放大陸金融業赴台發展,石化、紡織、機械產品銷台等等。

大陸商務部的主談代表唐煒曾比喻說,兩岸簽署ECFA已接近「臨門起腳」激動人心的時刻。其實,在江丙坤、陳雲林可望於下周「臨門一腳」簽署ECFA之後,兩岸經貿正常化的長期談判才算真正開始。所謂的「互利互惠、合作雙贏」等政策宣示,都將面臨最嚴苛的檢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