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00622 13:28:20)台灣氣候溫暖多溼,適合蛇類繁殖,毒蛇咬傷季節以初夏至秋末最多,台灣較常見毒蛇有赤尾青竹絲、龜殼花、百步蛇、雨傘節、飯匙倩、鎖鏈蛇六種,由台灣地區毒蛇咬傷調查(1996-2002)報告得知,毒蛇咬傷比例依序為赤尾青竹絲(31.7%)、龜殼花(23.3%),飯匙倩(13.2%)、雨傘節(5.5%)、百步蛇(1.4%)及鎖鏈蛇(0.5%)。由2002- 2005年健保資料庫統計,台灣每年被蛇咬傷約有3,823人,當中有2,018人有使用抗蛇毒血清的住院就醫紀錄。

夏季毒蛇大量出沒,民眾登山、郊遊時宜穿著長袖衣物及長靴自我保護,並且避免在蛇類最活躍的夜間、日出及雨過天晴等時節,在蛇類出沒的地方逗留。被毒蛇咬傷請保持鎮定,儘可能的辨別毒蛇的形狀、顏色及特徵,並固定傷肢並使之低於心臟,可用彈性繃帶或絲襪包紮患肢後再利用木板、樹枝作成夾板固定,儘速送醫院醫治。

疾病管制局獨家生產之抗蛇毒血清產品,包括:抗百步蛇、抗雨傘節及飯匙倩、抗龜殼花及赤尾鮐、抗鎖鏈蛇毒等4種,每年銷售供應台灣地區 3千多劑抗蛇毒血清,挽救台灣地區約2000位被毒蛇咬傷的傷患。因抗蛇毒血清為醫師處方用藥,醫療院所才可購買,為保障民眾用藥權益,該局於偏遠地區衛生局所亦儲備各類抗蛇毒血清,配置數量及地點等相關資料已上網供民眾隨時查詢,可至該局全球資訊網首頁(網址:http://www.cdc.gov.tw)→防疫專區(位於首頁左側CDC分類項下)→防疫急用資訊→緊急抗蛇毒血清查詢網頁→使用下拉選項逐步操作點選即可查詢。如需進一步資訊,可撥打諮詢專線1922洽詢。

訊息來源: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老鼠 的頭像
    小老鼠

    小老鼠的天空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