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意瞄到新聞台下方跑馬燈的一則訊息「大考中心虧損逾千萬,醞釀提高考試報名費」,看到這則訊息心中突然燃起一股無名火,我怎麼從來都不知道大考中心是營利單位?大考中心需要自負盈虧嗎?大考中心是「事業單位」需要有營收壓力嗎?如果都不是怎麼會因為「虧損」就把腦筋動到數十萬的考生身上?當政府各單位如果都把自己用「利潤中心」的概念來經營,那民眾該如何過生活?
過去兩年我們最常見到一個景象,當中油宣布漲價時,理由就是中油已經累積虧損XX億,如果讓財務繼續惡化下去,那中油將無法繼續經營,將會嚴重衝擊到全民生活,受害的還是全國老百姓……。
當台電宣布要漲價時,也是搬出同樣的理由,因為台電不能倒,否則全民將受害而無電可用;當全民健保要漲價時,衛生署長說健保不能倒,否則許多窮人將生不起病,所以請每個人每月多負擔一個便當的錢,讓健保可以維持下去。
這些景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新聞上,我真的搞糊塗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政府,還是一間企業?一個政府的運行難道全部只看財報數字?接下來我相信大考中心也會持同樣的理由,大考中心不能倒,否則受害的將是全國考生,所以請每位考生多負擔幾十元,讓大考中心可以繼續維持下去。
同樣的說詞我們還要忍耐多久?未來當你去戶政事務所辦事的時候,可能也會發現每份資料都要錢,因為戶政事務所不堪虧損,所以請每個市民多負擔一些錢,否則最後受害的將是全體市民……。
人民每年繳稅給政府,政府就該用這些稅收維持政府效能,當財政收支無法平衡時,就該從人力精簡汰換、行政效率、組織改造等方面著手檢討改進,更進一步的檢視各項預算編列是否合理、稅收政策改善,通盤檢討來開源節流,而不是當某某單位缺錢的時候,就直接跟人民要錢,把民眾當成「提款機」,這跟黑店有什麼不一樣?
近日衛生署長又興起課徵健康酒捐的念頭,美其名是喝酒對身體不好,所以課徵健康捐讓民眾少喝點,那為何連米酒都要納入?署長難道不知道米酒是許多人的生活必需品嗎?
這兩年民怨四起有個主要原因,政府跟人民直接要錢的部分,都是人民生活必需,人民根本無法反抗,食衣住行育樂全部都受到影響,當一個政府無法有效率的執行預算,而千方百計的想從人民身上撈錢,那麼這是一個「失能」的政府,XX單位不能倒的聲音,將會永遠縈繞在你我耳邊。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