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健康 (24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30日電)衛生署官員今天表示,第6次江陳會將商談兩岸醫療衛生合作,雖然細節沒有確定,但內容可望包括協防腸病毒等流行疾病、加強醫療產業合作等。

疾病管制局長張峰義指出,原則上,兩岸將展開腸病毒的疫情監控、臨床診療、疫苗試驗的交流合作。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表示,兩岸在第2次江陳會時已簽訂食品安全協議,第6次可能會再談到加強食品安全保障的內容,但應該不會簽署食品安全相關的協議。

至於健保業務,健保局副局長李丞華指出,第5次江陳會前,健保局已決定簡化健保相關的文書單據認證程序,民眾在大陸醫院緊急傷病就醫,回台辦理健保退費的手續簡化,因此在第6次江陳會,「健保業務沒什麼可以談的」。990629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4drs.com】June 22, 2010 – 根據一篇探討65歲以上男性的睪固酮值和心臟病的新研究,這些男性的天然睪固酮值越高,心臟問題的風險越大。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內科住院醫師Kristen T. Sueoka在聖地牙哥舉辦的內分泌協會年會、ENDO 2010中發表研究發現時表示,睪固酮值增加與心臟病及死於心臟病的風險較高有關。
  
  她向WebMD表示,睪固酮和心臟病的研究結果各異,促使她進行此次研究。
  
  Sueoka醫師等人研究了於2000-2005年間來自美國6個醫學中心,平均年紀72歲的697名男性,他們參與一個評估年長男性骨折風險的研究;所有男性都沒有服用荷爾蒙補充品。
  
  在平均將近4年的追蹤期間,100名男性(14%)有冠狀心臟事件,如心臟病發作。
  
  當Sueoka醫師探討血中睪固酮值的時候,她發現,較高的睪固酮值和冠心症風險增加有關。
  
  這些男性被分成四組,從睪固酮最低組到最高組。相較於最低組者,最高的前兩組者其心臟病風險增加2.2倍。
  
  Sueoka醫師表示,高低的定義很複雜,因為測量方式有所爭議。她只有根據這697名男性的測量分類高低,所以是相對的高低分類。
  
  她表示,一旦男性年紀達65歲以上,較高的睪固酮值代表的是心臟病風險較高。
  
  國家老化研究中心、國家心臟、肺臟與血液研究中心、國家關節炎與肌肉骨骼和皮膚疾病研究中心等支持她的研究。
  
  【睪固酮和心臟健康的爭議】
  Sueoka醫師向WebMD表示,有關睪固酮和心臟健康的研究發現各有差異,有些研究期間有限的橫斷面研究顯示,低睪固酮值和心臟病死亡風險較高有關。
  
  她表示,專家似乎同意,低睪固酮值和死於心臟病的風險較高有關,但是,很難知道何者先發生,因為這些男性可能是生病之後才導致睪固酮值下降。
  
  她表示,依舊有爭論的是,睪固酮值對於心臟健康是否有因果關係。
  
  Sueoka醫師表示,還不清楚睪固酮實際上如何和冠心症有關聯,在一些動物研究和實驗室研究中,如果你給予睪固酮,它會導致粥狀動脈硬化,但是,她指出,反方也有一些證據,認為它可以改善血流和擴大血管而改善心臟健康。
  
  【其他專家意見】
  加州Cedars-Sinai醫學中心Cedars-Sinai心臟研究中心心臟科主任P.K. Shah醫師為WebMD回顧此研究時表示,新發現駁斥了之前的研究結論。
  
  他指出,例如,和歐洲的大型EPIC-Norfolk研究不同,在該研究中,對超過11,000名男性研究睪固酮和心臟病的關聯,研究者結論表示,低睪固酮可能是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標記。
  
  他向WebMD表示,來自於年長男性的這些發現有點令人驚訝,他表示,相較於歐洲的研究,研究對象不到700人,是相當小型的研究。
  
  Shah醫師表示,我認為可以說是,我們對「睪固酮是會造成心血管疾病,還是可以有保護效果?」這個問題還沒有明確的解答,此研究對於「睪固酮值高對於心臟病是有益還是有害」這個問題的解答,我並未全然被說服。
  
  他表示,等到有更多研究,如果男性發生睪固酮不足,取代它以保留肌肉和改善性慾是相當合理的。
  
  Sueoka醫師表示,需要更多研究,她表示她不能對睪固酮補充品做出評論,因為該研究只有探討天然睪固酮的數值。
  
  她表示,如果後續研究確認了高睪固酮和心臟病的關聯,第二個問題會是:「如果你採用睪固酮補充品,有沒有引起更多心臟病?」。
  
  本研究發表於一個醫學研討會,研究發現應被視為初步結果,因為他們並無同儕回顧的步驟,也就是在醫學期刊發表前由外部專家審查資料的過程。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4drs.com】June 22, 2010 – 一個監督團體威脅要控告麥當勞,宣稱快樂兒童餐引誘小孩養成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且違反消費者保護法。
  
  美國公益科學中心(CSPI)訴訟主任Stephen Gardner在新聞稿中表示,麥當勞就像是在遊樂場給小孩糖果的陌生人。
  
  CSPI表示,如果麥當勞沒有在30天內停止和玩具有關的促銷,它將提出控告,該團體主張,那些玩具是「不合理且欺騙的」行銷,違反了麻塞諸塞州、德州、紐澤西州、加州與哥倫比亞特區的法律。
  
  該團體指出,聯邦貿易委員會在2006年的一篇研究中指出,速食公司 – 特別是麥當勞—花費5億2千萬美元直接針對小孩廣告,其中,贈送玩具佔了3億5千萬美元以上。
  
  麥當勞最近的廣告主角是可愛的卡通怪獸史瑞克,這些廣告中,快樂兒童餐提供沾醬蘋果和1%牛奶取代薯條和含糖汽水。
  
  CSPI表示,但是,多數小孩並不是這樣搭配吃,CSPI的一篇研究發現,10次內有9次,點購快樂兒童餐的小孩或成人是選擇薯條而非特製的沾醬蘋果。
  
  即使他們點的快樂兒童餐是吉士漢堡、薯條、雪碧,仍然可以獲得玩具,這樣的一套餐點提供了4- 8歲孩童半天的熱量需求、兩天量的飽和脂肪、兩天量的糖和許多鹽。
  
  Gardner在CSPI給麥當勞的警告信中寫道,吃快樂兒童餐促銷的是實際上會破壞孩童健康的飲食習慣。
  
  除了營養之外,CSPI認為,麥當勞對孩童的行銷手法是「具侵略性且錯誤的」,因為幼童還無法拒絕行銷。
  
  Gardner在信中寫道,麥當勞的行銷手腕,就像吸引了美國小孩加入擔任免費口碑行銷者的行列,讓他們纏著父母親帶他們去麥當勞。
  
  麥當勞提出一篇聲明強力駁斥CSPI的主張。
  
  麥當勞通訊副總裁William Whitman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完全無法同意CSPI 對於我們的食品和行銷方式的誤解。
  
  Whitman指出,麥當勞是商務促進局(Council for Better Business Bureau)義務促進兒童健康的重要成員,他為快樂兒童餐辯護指出,自2008年以來,美國消費者購買了1億份搭配沾醬蘋果的快樂兒童餐,在2009年,麥當勞銷售了3100萬加侖的牛奶—是2004年銷售量的3倍。
  
  Whitman表示,快樂兒童餐是適合小孩的份量,這觀念在1979年首度推出這類套餐之後沒有改變過。
  
  至於玩具是不合理且欺騙的廣告嗎?Whitman表示,我們很驕傲的認為,我們的快樂兒童餐提供消費者有益健康的食物和最佳品質與安全性的玩具,獲得玩具只是麥當勞消費經驗中的樂趣之一。
  
  後續會如何?CSPI的控訴威脅在2006年獲得和家樂氏(Kellogg)的和解協議,設定對年輕閱聽大眾的食物營養廣告標準,它對肯德基有關使用部分氫化植物油—使肯德基炸雞富含不健康的反式脂肪—的控告,在肯德基逐步取消該類油脂、使產品中不再含有反式脂肪之後撤銷。
  
  不過,這是CSPI首次打算對麥當勞提出訴訟。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4drs.com】June 22, 2010 -- 喝太多咖啡可能對你不是全然有益,但卻可以降低你的口腔癌與喉癌風險。
  
  米蘭大學的研究人員Carlotta Galeone博士與同事們分析9篇研究,將5,139位頭頸部癌症患者與9,028位沒有癌症的患者比較時,可能沒料到會發現這個結果。
  
  但結果是:相較於不喝咖啡的人來說,每天喝4杯咖啡以上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少39%,似乎只有對口腔癌與咽癌有預防效果,對於喉頭癌則否。
  
  每天喝不到5杯咖啡的人則有比較小但據統計上顯著差異的保護效果,每喝1杯,口腔癌與喉癌的機率就少約4%。
  
  是咖啡因的關係嗎?可能不是。雖然喝低咖啡因的資料還不足以做成結論,但喝茶,甚至是大量的茶也沒有保護作用。
  
  Galeone博士與同事們指出,咖啡中含有超過1千種化學物質,有些(像是cafestol或kahweol)具有抗癌的特性。但這些物質是否真的能對抗人類的癌症,就是未來研究中的課題了。
  
  大部分的頭頸部癌症與喝酒以及抽菸有關,有趣的是,咖啡對喝酒與抽菸者的保護效果並未減少,多吃蔬果也顯示可以對抗頭頸部癌症。
  
  Galeone博士與同事們將研究結果刊載在7月號的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誌&預防(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中。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4drs.com】June 22, 2010 – 根據發表於6月頭頸外科和耳鼻喉學誌(Archives of Otolaryngology-Head & Neck Surgery)期刊的新研究,一直聽你的iPod或其他攜帶式音樂播放器,可能會引起暫時性聽力損失。
  
  比利時Ghent大學Hannah Kempler領導的研究者結論表示,這些裝置可能會有傷害,需要後續研究來評估休閒活動噪音的累積曝露長期風險。
  
  職業噪音曝露會造成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但是,很少人知道休閒活動噪音—包括音樂會的大聲音樂、你的iPod,或嘈雜的運動賽事,例如世界盃足球賽中,狂歡的觀眾們吹得嗡嗡作響的「烏烏茲拉(vuvuzela) 號角」—的長期和短期影響。
  
  過量的噪音會使得耳朵中、位於內耳,含有毛細胞的科蒂氏器產生變化,噪音對於外側毛細胞的影響比對內側的毛細胞大。
  
  在新研究中,21名參與者聽一種MP3播放器,在各種音量中,使用新式耳機或傳統耳機聽最多6段音樂。研究者使用兩種標準的聽力檢測方式評估研究對象在實驗前後的聽力,他們發現,研究者使用攜帶式音樂裝置聽1小時的流行搖滾音樂後,聽力出現暫時性改變。
  
  【提出警訊】
  波士頓兒童醫院診斷聽力科主任、發表前即知悉這些資料的Brian Fligor表示,這篇報告顯示,無疑地,如果你長時間大量使用這些裝置,你發生暫時性聽力損失的風險增加。
  
  他表示,這些短期變化是可逆的,但是,這是一種警訊,可能會有永久性的損傷。
  
  他表示,iPod引起聽力損失的警訊包括耳鳴,在吵雜室內中聽不清楚旁人的說話,他向WebMD表示,發生後者情況時,傷害已經發生。
  
  他表示,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對你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可悲的是未加以避免。
  
  【安全的iPod使用之道】
  Fligor表示,使用這些攜帶式裝置享受音樂的安全方法是,你可以用80%的音量(或音量刻度8)聽你的iPod一個半小時,這不會增加你聽力損失的風險,如果你音量調在6或以下,你可以聽一整天,這些安全設定有獲得這篇新研究證實。
  
  紐約市西奈山醫學中心小兒耳鼻喉科主任Michael Rothschild醫師表示,現代的攜帶式音樂裝置可以儲存數千首歌曲,電力也比之前的舊裝置更持久。 相對的,舊式的Walkman隨身聽只能聽歌曲數量有限的錄音帶,且電力較短。
  
  Rothschild醫師表示,現代的長時間曝露的機會更大。
  
  他表示,這篇研究顯示,事出必有因,但是還未能驟下定論。
  
  Rothschild醫師表示,事實上,因為聽力之暫時性變化,使研究者認為值得探討是否會有長期改變。探討那些可以長時間使用、音樂容量大的裝置。這些研究發現,引起對於每個小孩口袋中的這種裝置是否會對其聽力有害的顧慮。
  
  Rothschild醫師通常會告訴家長,如果他們可以從小孩的耳機中聽到音樂或歌詞,那就是太大聲了。
  
  生產iPod的蘋果公司在網站中表示,如果你使用耳機聽音樂和廣播—不論是透過你的iPod、電腦或其他音源—你都必須遵守一些常識建議。
  
  這些包括適當的音量設定,該網站指出,有些聽力專家建議,你在安靜的環境中設定音量,如果你無法聽到身邊的人的說話、將音量調小,不要藉由調高音量來隔絕週遭的噪音,限制以高音量使用耳機的時間。
  
  注意機器上顯示的使用時間也是很重要的,該網站指出,你會隨著時間適應高音量,卻未能發現高音量可能對你的聽力有所傷害,聽力專家警告表示,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也可能是反覆曝露在大音量環境下的結果,音量越大,造成聽力受影響的時間越短。
  
  另外,如果你發生耳鳴或聽不清楚說話,先不要再使用這些裝置並進行聽力檢查。
  
  科羅拉多大學的聽力師Cory Portnuff表示,新研究幫助我們強調需要教育—教導MP3播放器使用者,過度使用會導致聽力顯著受到影響。
  
  Portnuff向WebMD表示,暫時性聽力損失,就像本研究所提出的,發生更嚴重傷害的警訊,只要你的耳朵發生暫時性聽力損失,毛細胞就可能會發生一些永久性傷害。
  
  底線為何?不論是參加嘈雜的音樂會、使用重機具、聽MP3播放器,如果你發現聽力降低或耳鳴,就表示你的噪音曝露程度過高。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新社華盛頓28日電) 美國政府今天公布的研究發現,服用糖尿病藥物梵帝雅(Avandia)的病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於使用其他糖尿病藥物的人。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分析結果,與近來連串研究的發現一致。這些研究引發各界對該藥物的疑慮。銷量奇佳的梵帝雅學名為羅格列酮(Rosiglitazone)。

研究發現,羅格列酮與心肌梗塞風險增加28%至39%有關。這種藥物1999年獲准上市,治療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症。

  克里夫蘭醫院(The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的尼森(Steve Nissen)與伍斯基(Kathy Wolski),分析研究針對3萬5531名病患進行的56次試驗,得到上述結果。其中1萬9509人服用羅格列酮,另1萬6022人服用控制藥物。(譯者:中央社鄭竹雅)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按壓風市穴有助疏肝利膽。中醫師陳月琴在一場講座中指出,該穴位於中醫膽經上,按壓該穴有助舒緩情緒,利於肝膽疾病患者養生。

中醫師陳月琴表示,人直立垂手時,中指尖觸及處即風市穴,中醫認為按壓風市能疏肝利膽,緩解情緒緊張。中醫經絡足少陽膽經上的風市穴也能改善慢性腰腿痛,下肢麻木。另陽陵泉也屬足少陽膽經,可輔助改善慢性氣管炎,也能輔助改善肝臟和膽囊疾病。

醫師表示,依中醫觀點,不少肝膽問題與飲食、情緒因素都有關。例如情緒壓抑、生氣時,內臟平滑肌緊縮,自然不利於膽囊排空與健康,故認為情志不暢,肝膽疏泄不利。

中醫認為服用疏肝利膽方劑與按壓、針灸相關穴位,可輔助改善自律神經調節的穩定度,進而維持人體機能的正常。

部分肝膽疾病或溶血性貧血,紅血球被破壞後,無法快速將膽色素排除,所以造成黃疸。而膽管阻塞也可能引起黃疸。臨床上,發生黃疸常見原因,仍是肝病為主。肝膽疾病困擾時,按壓疏肝利膽的穴位也有輔助養生作用。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炎炎夏日,在艷陽下活動很容易發生中暑。中西醫師廖桂聲表示,在大太陽底下活動要小心避免中暑,因為高溫會造成熱痙攣、熱衰竭及熱中暑,建議預防重於治療,以「四不三要」為原則來加以防範,如此才能在夏天活動時保持身體健康。

廖醫師指出,發生熱痙攣的人,其症狀可能僅僅微恙而已,到了熱衰竭就比較嚴重一點,但如果是熱中暑者,只要處理不當就可能會有致命的危險,建議以「四不三要」為原則來預防。所謂「四不」是指不要經常飲用含酒精或的咖啡因飲料;不要直接曝曬在陽光底下,應盡可能待在陰暗的地方。

此外,不要待在悶熱的環境中,不要在艷陽高照的時間進行戶外活動,應適當安排活動時間表。所謂「三要」是指要多休息,尤其是在炎熱的環境活動時;要適時補充足夠的水份,尤其是參加戶外活動時;要多穿著寬鬆舒適的淡色衣服,尤其是從事戶外活動時。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耳鳴患者熬夜病情常惡化。中醫師陳月琴在一場健康講座中指出,部分患者熬夜後覺得耳鳴更嚴重,此時不妨多按壓耳門、聽宮、聽會等穴輔助改善。

中醫師陳月琴表示,臨床上不少患者再熬夜、失眠、壓力大時,耳鳴症狀加劇。而長期處於吵雜環境或老年、傷害聽神經退化也會導致耳鳴;其他常見造成耳鳴症狀的疾病如梅尼爾氏症、中耳積水都是可能原因。

醫師指出,有些患者也會出現單側耳鳴併有耳塞感覺,建議需就醫檢查,釐清病因。整體上,熬夜、壓力、失眠、聽神經退化是最常見因素。

熬夜、壓力大造成耳鳴,除了調整作息外醫師建議可按壓耳門、聽宮、聽會等穴輔助改善;而梅尼爾氏症則多採藥物治療,少數嚴重者則可開刀,另中耳積水,也可利用細針抽水治療等。

有些民眾耳鳴伴隨頭暈目眩、健忘、腰膝酸軟、以及手掌、腳心感到煩熱、臉紅盜汗、舌紅少苔、脈像呈現細數、失眠多夢,中醫認為患者需用滋陰清熱藥,非大補元氣的藥品。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年人難免容易出現一些肢體上衰弱或功能問題。中醫師陳月琴在一場健康講座中指出,如果出現上肢肩膀、肩關節問題,在肩貞等穴或其他治療穴位由醫師針灸或平時進行規律按摩,皆有幫助。

中醫經絡概念中的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通過肩膀位置,中醫常用的穴位有肩三針、肩貞等。肩三針指是指肩部常用的三個治療穴位。中醫師陳月琴表示,肩貞穴主治肩胛部位的疾病,其他周遭穴位可改善手部疾病、肩頸酸痛、落枕等。中醫針灸治療常施針穴位如肩三針、臂臑、肩貞、天宗、手三里、條口透承山等。中藥處方則視病患狀況而定,活血化瘀,補氣血藥物經常使用。

病患可能呈現不同的體質或證型,例如有些人屬風寒型,熱減輕,舌色淡,苔薄白,脈沉緊或弦。

另有患者入夜更痛,或後期肩部肌肉萎縮,肩功能受限,局部酸痛,四肢無力。總之,針對不同患者,要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才會有較好的功效。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努力瘦下來之後,過沒多久就又胖回去,以致於嘗到很大的挫折感。對此,中醫師王子欣表示,要不復胖是有訣竅的,尤其是在飲食上應牢記「二不四要」,如此即可減少再胖回去的機會。

王醫師指出,所謂「二不」是指不吃生冷或重口味食物、不吃麵食。冰涼生冷、屬性寒涼食物會降低身體脂肪燃燒率,以致造成陽虛體質,脂肪燃燒率當然會下降。重口味食物有兩大缺點,一個是攝取過多鹽巴會留住體內的水分,結果就可能讓身體出現水腫,另一個是多鹹、多油、多辣的食物較開胃,結果吃多又變胖。

不吃麵食是因為麵粉本身熱量與白飯差不多,但是麵粉做成的食物,因製作過程會加料,所以熱量都很高,攝取主食請以白飯為主,不要吃麵食,例如麵包、蛋餅、煎餃、水餃、乾麵等皆是,建議用餐時請以一碗白飯、一盤青菜、少量清蒸或水煮的肉為主,少喝湯或不喝湯,如此不但營養均衡,而且熱量也較低。

所謂「四要」是指要慢慢用餐、要每天吃早餐跟午餐、要注意水果熱量及要自我克制嘴饞。王子欣醫師進一步指出,吃飯要慢慢吃,每次用餐時間最好超過二十分鐘,只有這樣才比較容易產生飽足感,因為減肥過程中,不只要「控制食物的熱量」,也要能「控制食物的體積」。

此外,要每天吃早餐跟午餐,早餐、午餐一定要吃,以便供應日間工作能量、提高活力及增加基礎代謝率。晚餐則應以低熱量食物為主,因為晚上是身體儲存脂肪的時間,應減少熱量攝取,否則「一餐晚餐抵三餐,而一餐宵夜更可抵四餐」。

要注意水果熱量,台灣水果甜度大都超高,大致除芭樂和番茄,其他都不可吃太多;要自我節制嘴饞,嘴饞沒藥醫,復胖速度會很快。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傳統中醫自有一套養生的模式。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阮膺旭表示,中醫養生之道,關鍵就在「固本培元」,透過自然飲食及適當運動來調養身體,增強身體抵抗力,加上掌握飲食「三要」,如此即可輕鬆符合自然的養生之道。

阮膺旭醫師指出,預防勝於治療,透過飲食調整有助於達到「未生病、先預防」的作用,還能幫助延年益壽。所謂飲食「三要」指的就是「要吃對東西、要選對時間、要用對方法」,每個人從飲食調養著手,其實都可以掌握住自己的健康,關鍵就在於筷子夾起了什麼樣的食物,吃下了什麼樣的菜餚。

當食物吃下肚後,身體自然會反應出來,例如疾病死因排行前三名的癌症、心臟病、中風,這些疾病都跟精緻飲食、動物性脂肪有很大的關連性,而人工畜牧所製造出來的肉類食品,部份殘留抗生素、生長激素等化學因子,長期食用對身體健康累積了無數的隱形傷害。

阮膺旭醫師進一步指出,中醫認為,日常飲食應依照四季變化來調整飲食,不同的季節就吃不同的食物,像是春天天氣潮濕可多吃菜粥,夏天天氣悶熱可多喝綠豆湯,多吃西瓜來解暑,秋天天氣乾燥可多吃雪梨、蜂蜜、蓮子百合粥等滋潤食物,冬天天氣寒冷可多吃生薑、糯米麥粥等以助身體抗寒。不過,飲食應以清淡為主,不要吃太油膩、太重口味的食物。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期痛風患者尿酸偏高,也影響血壓控制。中華民國中醫內科醫學會理事長鐘文冠指出,痛風、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子之一。但也有醫師持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中醫師王子欣表示,痛風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成因及機轉不相同,並不會引起這些疾病,但在臨床上常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時或先後出現,會有這種情況,其實關鍵就在於患者的體質跟體重,只要瘦下來身體就會變健康。

鐘文冠醫師指出,長期尿酸代謝、排泄不佳容易傷害血管上皮細胞,所以痛風與心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壓的關係非常密切,痛風患者的冠心病、大動脈粥樣硬化,中風患病率,遠高於非痛風的民眾。

除了血壓、血管問題,在夏天若喝水不足,痛風、尿酸偏高患者病情嚴重也會導致痛風性尿路結石。血尿酸升高主要與長期嘌呤代謝障礙或尿酸排泄減少有關。發作的急性期若關節明顯紅腫熱痛,清熱解毒利濕,常用如當歸拈痛湯加減;上中下通用痛風丸也用於熱痛不明顯的階段,助緩解患處的腫痛,減少發炎。許多中藥臨床證實有降低血尿酸濃度的功效,例如萆解、土茯苓、金錢草、玉米鬚秦皮、秦艽等,可輔助人體控制高尿酸血症,但具體用藥選擇仍須諮詢醫師。

醫師提醒,國內外已有不少研究發現長期罹患痛風,尿酸偏高也影響血壓控制。而尿酸偏高引發結石的主因則有喝水太少,尿量少、使尿液過濃,造成結晶質的沈澱。其次是飲食習慣,食入過多的高嘌呤類、高白質食物或高鈣食物等容易有結石的產生。

再者尿路感染時某些細菌會將尿素分解產生結石,另如利尿劑、阿斯匹靈、抗痛風藥物、某些胃藥、磺胺劑等也可能誘發結石,如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腎機能障礙、潰瘍性大腸炎等;而手術或外傷導致尿路狹窄、或異物存留泌尿系統內的手術或外傷都可能讓結石出現。

王子欣醫師指出,痛風是指因為尿酸過高,導致蓄積在體內而發生高尿酸血症,當尿酸結晶沉澱在骨關節腔或身體其他組織時,將引起紅腫熱痛等發炎反應。尿酸過高主要和患者從飲食中攝取過多含普林食物量有關係外,或是患者尿酸從腎臟排泄到體外的功能的低下有關。

臨床上大多數罹患痛風的患者,除了少數因腎臟受損,排泄尿酸功能不佳所造成,基本上都與社會流行吃到飽、精緻化、大量外食等高普林、高熱量飲食方式有關,也因此常與所謂的代謝症候群患者體質相同,代謝症候群患者往往會導致心血管疾病、血糖偏高至糖尿病、高血壓、中廣型肥胖及血脂肪異常(三酸甘油脂偏高、高密度膽固醇偏低),嚴重者恐造成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等病症。

王子欣醫師進一步指出,臨床上時常碰到想要減重的肥胖患者初來求診時,經診斷、治療,並控制體重、食量及選擇健康飲食方式下,基礎代謝率均獲得提升,雖然患者尚未瘦成模特兒身材,但瘦下來之後,許多患者都主動告知到醫院檢查時,脂肪肝、心臟功能都獲得改善或治癒,甚至有些患者連降血糖、降尿酸、降血脂肪等藥物都不用再服用,由此可見痛風並不是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肇因。

建議痛風患者應多喝水,每天至少要飲用二千到三千毫升以上的水分,以幫助尿酸的排泄。飲食方面,肉類、內臟、海鮮、菇類、素肉鬆等高普林食物應減量或避免,酒類最好也避免飲用。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內政部94年至98年家庭暴力通報案件統計資料,82%加害者為男性,但男性加入暴力防治工作者卻微乎其微。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昨日表示,在傳統社會裡,認為男性暴力是展現英雄氣概,再加上媒體有時會播出暴力畫面,也讓男性暴力被合理化。

英國社會學家Hearn指出,男性暴力因社會支持而增加;包括家庭縱容,男方的家人知道家中男性的暴力行為卻採取忽視的態度;機構體系縱容,警察、醫院、司法機構多由男性掌握權力,其處理男性暴力案件,可能為男性開啟了正式或非正式的方便之門。

曾目睹母親同居人暴力行為近20年的Falco,因長期處於暴力環境而得憂鬱症及一些身體疾病,曾想以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幸有基督信仰及勵馨基金會的協助,相信自己對社會可有貢獻而活下來。他深刻地體悟到:「身強力壯的男人是要做個保護者,而不是加害者」;建議男性轉移壓力的方式應該透過「打球、打屁,而不是打家人」。走過死蔭幽谷的他,決定以自身經歷,率先加入勵馨「溫柔戰士」的行列,大聲疾呼更多的男性民眾應負起反暴力的責任。

勵馨基金會根據研究指出,男性目睹兒少大約有四成,成為施暴者;目睹暴力也會影響兒少成年後對親密關係及婚姻的選擇呈現兩極,有的不相信異性、擔心交往對象與施暴者相同而不想與異性交往、因此也不相信婚姻;有的為尋求情感依附而廣交異性,但很快分手或因想要提早離開原生家庭而過早進入婚姻,這都深深地影響她/他們性別關係的健康發展。

勵馨基金會希望能以「不使用暴力、不容忍暴力、對暴力不保持沉默」的「溫柔宣言」點燃溫柔戰火,讓更多男性加入成為「溫柔戰士」,報名電話02-2367-9595。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唱歌讓我保持好心情,這是我的抗癌良方」現年62歲、抗癌超過15年的李先生(見圖右,中央社)說,40多歲就被醫生宣告罹患癌症,當時他萬念俱灰,現在的他靠唱歌與新科技抗癌。

李先生在民國84年間被醫生宣告罹患癌症,而且罹患的是黏液表皮樣癌,一般都發生在唾液腺上,但李先生的黏液表皮樣癌卻發生在右眼眼球,加上不斷增生,讓他15年來動了6次手術,過程十分艱辛。

李先生剛被醫生宣告罹癌,可能要被挖去大半個臉時,當下決定不要開刀「跟他拼了」,僅憑藥物與中草藥治療,但是到民國90年後,右眼異常凸出才決定動刀,前後6次手術、第5次手術時摘除右眼。

他表示,一路抗癌雖然很辛苦,但是他卻是樂觀以對,平時沒事就喜歡唱歌保持自己的良好心情。李先生說,只要保持好心情,配合深呼吸,就能夠讓身體釋放出好的賀爾蒙,以對抗癌症。

國泰綜合醫院腫瘤治療中心昨天在汐止國泰綜合醫院成立,主任吳錦榕表示,像李先生這樣黏液表皮樣癌長在眼球的案例,是他第1次接觸到的個案,在台灣恐怕不超過10例,李先生樂觀抗癌的態度也讓他相當敬佩。

由於李先生已經動刀6次,不允許再動刀,但腫瘤擴散壓迫到三叉神經與鼻子,因此決定接受醫院新引進的放射線治療技術─影像導航螺旋刀治療,目前李先生沒有再進行手術,透過新科技每天約30分鐘治療,讓他臉部疼痛已經緩解。

李先生說,有新科技不用讓他動刀,省去很多皮肉之痛,他也決定「要用新科技跟癌症拚了」。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年輕時北上打拼事業,退伍後獨自經營汽車修理廠,剛開始是「校長兼敲鐘」,慢慢修理廠規模越做越大,不料健康卻走下坡。因為經常要交際應酬,有時喝酒喝到快天亮,長期以來,先有B肝,接著脂肪肝,還有肝炎,身體越來越糟,開始吃中藥調理。幸好有機緣拜師進入太極門練功,我很認真練功,健康情況慢慢改善了,病全都好了,現在可是壯得像頭牛一樣呢!

我是從當黑手起家的,當有能力當老闆時,更能體諒師傅、員工的辛苦,於是讓他們入股,一起經營修理廠。沒想到碰上金融風暴,加上公司會計帳目不清楚,明明生意很好,公司卻不賺錢,導致股東們不合。我雖然是最大股東,為了顧全大局,只好放下經營權離開公司,提前退休過自己的生活。辛苦大半輩子打拼了一間工廠,算是一生當中最成功的時期!

一夜之間突然讓給別人,心情實在很鬱卒,想到太極門師父常常告訴弟子,難過也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那我當然選快樂過一天。於是我時常到太極門道館,跟師兄姊談心,他們會跟我分享師父教導的人生智慧,以及各自的生活體驗,心情就變得比較輕鬆。我記得俗語曾說:為人不必苦貪財,貪得財來天降災,若是財來人不在,不如人在莫貪財。我想開了,就認了!把身體顧好,健康比較重要。我體會到人生之路,關卡重重,若是心情放鬆,關卡就自動消失啦!退休後,有許多自己的時間,因為老婆喜歡吃泡菜,對做泡菜也很有興趣,甚至自己研發一種雞塊泡菜,她發覺雞塊和泡菜搭配起來口味很好,不過讓她忙得沒空做泡菜,於是教我做,我覺得很有趣,也開始幫忙。我仔細切菜,切得每塊大小一樣,老婆還稱讚我,做得比她還用心,做起來也很好吃!偶爾會想,當老闆時呼風喚雨的樣子,現在卻做這種小生意,那種落差實在很大。想到師父教導我要「轉念」,仔細想想哦,人生也不分貴賤啦,快樂歡喜,健康去做就好,日子好過就好!

現在我既然退休了,也要找個工作,才不會無聊!所以我開心跟老婆做泡菜,還會幫她做家事。以前上班應酬回來都很晚了,想睡就睡了,從不幫忙做家事,最近看到家裡哪兒髒亂,就會動手去打掃;看淡人生的起起落落,感覺生活越簡單越好。年輕時要顧好身體,中年要保養,老了就要懂得修養。

現在我往修養這方面來做,常常到道館跟師兄姊談心。我體會到,人不斷追求物質享受,就是痛苦的根源。得不到是苦,得到了也不知足啦!而我在神氣大家族裡學到,賺錢夠用就可以了,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漫長的暑假,孩童在家若未人照料,容易讓孩童出現「宅童症候群」,再加上天氣炎熱,不吃正餐改吃零食、冷飲,導致許多孩童在暑期過後都增胖三至五公斤。

光是一杯七百西西的珍珠奶茶,就得讓一名三十五公斤重的孩童,爬四十八分鐘的樓梯才能消耗掉;而一個雪糕,也須讓孩童爬二十七分鐘的樓梯才能消耗掉。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表示,光五十克的洋芋片(約半包),就必須爬樓梯三十四分鐘才可消耗完。

暑期將至,父母親忙碌工作,若無其他人照料,孩童則可隨心所欲做自己的事情。調查發現,有九成五孩童暑期常做的休閒活動是看電視、上網,每天花超過五小時上網者,占比例的三分之一。

因為不用早起,很多孩童都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兩餐併成一餐吃,使得飲食習慣、生活作息不正常。

約有六十四%的孩童,一周有五天以上吃冰品;而泡麵則成為便當外最熱門的選擇,台灣癌症基金會也表示,暑假期間,孩童吃餅乾、甜食、鹹酥雞、泡麵、麵包、薯條等比例都有提升;吃蔬果的機會相對降低,根據調查有將近六成的孩童每天吃不足二份水果。

為此,大小主廚│小小彬與全聯先生也公布私家解饞秘方,小小彬將蘋果、生菜、優格在加上最喜愛的餅乾麵,讓零食吃起來健康滿分。賴營養師表示,將番茄丁放在洋芋片上,加上檸檬與蜂蜜,冰在冰箱中,也是一道很健康的零食點心。

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今年將與中國的上海、北京等地區的幾所學校,做海峽兩岸營養健康工程,將在台推行五蔬果的經驗與他們分享,並教導營養師做該方面的訓練,且提供專業技術方面。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研究人員今天在報告中表示,每天只要騎車五分鐘,就可助較年輕女性減重。這項研究提供了美國民眾一個最容易的減肥良方。

哈佛大學公衛學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和布里翰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在波士頓表示,越重的婦女受惠越多。

參與研究的哈佛學者麥卡瑞(Rania Mekary)說:「每天增加少量單車運動,能幫助婦女控制體重。不過,騎得越多、效果越好。」

麥卡瑞的研究小組,檢視一萬八千四百一十四名尚未進入更年期的健康女性。這些受試者都參與了一項在布里翰婦女醫院舉行的護士健康研究。這份研究仍在進行中。

平均來說,這群護士在十六年期間胖了九‧三公斤。

一九八九年研究開始時沒有騎單車習慣,在二○○五年才開始騎車的女性當中,就算只騎五分鐘,變胖的可能性較其他受試者少四分之一。

相對之下,一九八九年每天至少騎十五分鐘單車,卻在這些年開始怠惰不騎的女性,體重則增加。

超重和過胖婦女每周騎車二至三小時,體重增加的可能性就少了五十六%。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心臟疾病、心臟病史的高血脂症患者,使用史他汀類(Statins)藥物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如何?英國最新研究發現,史他汀類藥物雖可幫助降低血中壞膽固醇濃度,不過對沒有心臟病史的患者來說,似乎無法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於事無補。

部分使用史他汀類藥物的患者患有心臟病,另有一些患者只有高血脂症,沒有心臟病病史,他們服用史他汀類藥物是為預防心血管疾病上身。過去研究顯示,史他汀療法有助減少心血管疾病併發症,也可以幫助降低心臟病死亡率。但英國劍橋大學、英國艾登布魯克斯醫院研究指出,史他汀類藥物不一定能預防心臟病。這項研究發表於6月28日出版的「內科醫學誌」期刊(ArchivesofIn-ternalMedicine)。

研究團隊分析11份研究報告,總共有65229人參與研究,32623人服用史他汀類藥物,另外32606人服用安慰劑。研究追蹤時間大約四年,期間共有2793人死亡,其中1447人服用的是安慰劑,其他1346人服用史他汀類藥物。兩者差異不大。

低密度脂蛋白(LDL)也被稱為壞膽固醇。研究人員指出,雖然和安慰劑相比,史他汀類藥物的確可以減少患者血液裡的低密度脂蛋白濃度,但低密度脂蛋白多寡似乎和死亡風險高低沒有關聯。

之前研究數據顯示,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接受史他汀療法,有助改善病情。各項研究也發現,史他汀類藥物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併發症,幫助心血管疾病患者延長壽命。不過沒甚麼證據顯示這類藥物能幫助非心臟病者降低死亡率。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衛生署疾管局昨日證實,國內傳今年第二起日本腦炎死亡個案,為南部一名39歲女性;疾管局副局長林頂指出,日本腦炎每年集中於6、7月發生,但今年至目前已累計8起確例,疫情是否會較往年嚴重,要看7月狀況。

林頂指出,該個案5日高燒到39℃,當天就到醫院就診,但未住院,後續3天反覆發燒,9日因症狀未改善,發燒到39.6℃,還合併抽筋,到南部一家醫學中心急診,之後轉加護病房,11日通報,24日確診,但個案仍不幸於27日凌晨兩點往生。

疫調發現,離個案居住地200公尺附近有鴿舍,離住家1.5公里有豬舍,鄰近稻田。

據統計,國內今年截至目前已累計8起日本腦炎,不幸造成2人死亡,這名39歲女性是8例中最年輕的,其餘都超過42歲。因台灣是在民國57年開始實施日本腦炎疫苗接種,目前超過42歲以上的國人少有接種,至於該死亡新個案接種史未明。

林頂補充,三斑家蚊是傳播途徑,豬是病菌增幅宿主,被叮咬的豬體內會大量增生病毒,呼籲居家或工作附近有豬舍的成人,自費到署立醫院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成人要打3劑。

一般來說,日本腦炎大部分為無症狀感染,但少數恐留下的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包括不正常肌張力、語言障礙、運動肌無力、脾氣暴躁、性格不正常等,還恐造成年輕小孩出現智力不足。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衛生署疾管局證實,新增一起境外移入登革熱群聚,與一起本土登革熱,也是本流行季第八起本土登革熱病例。副局長林頂昨日指出,境外移入群聚病例是對姊弟,分別為6歲和2歲,5、6月隨母親到越南探親,6月11日人還在越南的姊姊就出現不舒服,回國後,6月22日經醫院通報,隔天確診,同行的弟弟在同時間也出現不適,但因症狀未典型,是經接觸者的疫調發現感染。

新增本土個案是家住高雄市鼓山區光榮里的48歲男性,疫調發現個案的住家與本流行季第六、第七本土確定病例居住地相距甚近,家人未見異狀;目前地方衛生單位已進行相關孳生源清除。

林頂呼籲國人或台商,帶小孩到大陸應注意防蚊,避免感染登革熱。另連日豪雨,恐致登革熱疫情升溫,呼籲民眾加強清除孳生源;疾管局將於七月三日在高雄市勞工公園假日花市舉辦「遠離登革熱,乎乾啦!」宣導活動。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