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健康 (24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強強(化名)的父母忙於打拚工作,祖父母成為「代理父母」,因為過於溺愛與放牛吃草雙重因素,智力、身體都沒有問題的強強,卻出現重度語言發展遲緩,已經3歲8個月大,卻只能說出24個生活圖卡中的一個車車圖卡,僅有一歲半小孩的語言能力。醫師指出,隔代教養可能產生刺激不足的問題,就算是電視、教學CD也不能取代父母教育。

隔代教養、外傭代理父母可能是造成台灣之子們語言發展遲緩一大原因。根據雙和醫院早療聯合評估中心的臨床經驗,發展遲緩兒中又以「語言發展遲緩」最多,高達62%以上,也就是,每兩個發展遲緩兒中,就有一個有語言發展障礙。

雙和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指出,現代父母過於忙碌,祖父母的隔代教養,或是外傭成為代理父母,家中經常是一片靜默,讓孩子自己沉溺在玩具的世界,或是溺愛孩子,孩子還沒有說出需求前,長輩就趕緊將物品親手送上,讓孩子練成「一指神功」,在語言發展階段刺激不足,導致語言發展遲緩。

郭雲鼎主任強調,很多父母誤以為播放教學錄影帶、兒歌CD可以代替父母教育,但是語言發展歷程中,真人互動時的「輪替」,例如眼神交流、你問我答,皆無法被取代。

電視與CD皆只有單向的傳遞,沒有交流,因此,父母一定要與孩子做真實互動教育,對於忙碌的家長,睡前親子共讀就是很好的互動活動。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敏性鼻炎是台灣目前十分常見的疾病,治療方式除了避免接觸過敏原、藥物治療及減敏療法等外,亦可以藉由手術方式,減輕患者症狀,台南市立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趙俊智指出,使用鼻部二氧化碳雷射手術、鼻部冷觸氣化手術,都可治療鼻過敏,且黏膜功能不受損。趙俊智醫師說,鼻部二氧化碳雷射手術(CO2LASER)是目前常用鼻過敏手術治療方式,優點為治療時間短、病患不需住院、術中較少疼痛及術後較少出血、健保也有給付,所以普遍接受度較高。

其手術原理是使用二氧化碳分子為媒介,經振盪後所產生的雷射光,射向肥厚的下鼻甲黏膜,能量被細胞及組織的水分吸收後,產生熱能,熱能會破壞黏膜下組織的分泌細胞,使鼻分泌減少,以期改善患者的流鼻涕症狀。此外熱能也可汽化肥厚的組織,縮小鼻黏膜體積因而增加鼻腔的空間,以期改善患者的鼻塞症狀。

趙俊智醫師指出,患者最常遇見的困擾為術後3至7天內,因雷射後鼻黏膜腫脹所導致的鼻塞現象及鼻分泌物增加,並可能會有血水似的物質會自鼻部流出,但這些症狀一般在術後三天至七天後,因鼻黏膜開始收縮,加上術後回診耳鼻喉科醫師的局部治療,都會獲得改善。

趙俊智說,除鼻部二氧化碳雷射手術,台南市立醫院近期將引進鼻部冷觸氣化手術。這種新式此手術,最大的特性為非高溫、接觸範圍小及在黏膜下作用。

鼻部冷觸氣化手術的原理,是以生理食鹽水中的鈉離子為介質,運用射頻能量,以氣化棒進入鼻腔,插入下鼻甲後,產生低熱,使黏膜下的蛋白質組織凝固,經過蛋白質變性、分解、吸收後使黏膜下組織之體積縮小。這有別於傳統電燒所採用的高溫作用方式,高溫往往會使周圍健康的組織受到熱傷害,但鼻部冷觸氣化手術的冷觸氣化之原理並非以高溫方式進行治療,因此比較不會波及周圍的健康組織。

趙醫師指出,冷觸氣化手術,其氣化棒前端所產生的電極迴路,因接觸範圍小,對周圍組織功能的傷害亦可獲得減輕。基於非高溫及接觸範圍小的特性,可以減少病患術後的疼痛,以期病患能快速恢復日常作息。此外,因在黏膜下作用,黏膜表面受損小,在最不影響黏膜功能的情形下,期能改善病患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鼻部冷觸氣化手術可說是患者福音。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名54歲陳姓婦人罹患罕見「惡性腫瘤─篩竇癌」,若以傳統手術切除腫瘤,可能會犧牲右側眼睛,後來患者至童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接受「銳速刀放射治療」後,已找不到惡性腫瘤的蹤跡,掃除患者的憂鬱。

放射腫瘤科主任葉啟源表示,患者發現罹患罕見的「篩竇癌」,醫師建議開刀治療,但因腫瘤已將整個鼻腔塞住並已侵犯額葉,同時較靠近右側視神經,可能會犧牲掉患者的右眼視力。

「銳速刀放射治療」是利用直線加速器進行全體積360度弧形治療方式,配合使用影像導航技術,在每次治療前確認腫瘤位置,能快速、精準的鎖定腫瘤位置加以治療,減少放射線對正常組織的傷害,治療時間短約2分半鐘,較傳統治療方式更加舒適,副作用較少。

葉啟源主任強調,篩竇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出現流鼻血時都已是末期,由於它的症狀與鼻咽炎類似,易被誤以為是鼻咽炎。

篩竇癌約占鼻竇癌的10~15%,是相當罕見的疾病,其發生原因可能與常曝露於粉塵、化學藥劑、木屑等環境有關,或與慢性鼻竇炎、抽菸、從事傢俱裝潢、皮革及紡織業者等因素有關。醫師提醒民眾,鼻竇炎患者一定要接受治療,若是出現流鼻血等異常症狀持續1個月,建議先找專業的耳鼻喉科,建議做內視鏡檢查,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小姐的兒子到一歲多還不會叫「媽媽」,小孩到了3歲,雖然智力發展正常,不過語言發展能力和同齡小孩相比嚴重落後,講話只會說單字,無法說整個句子,常恍神、發呆,無法專注學習。四肢動作也不協調,一跳就會跌倒,後來到署立雙和醫院檢查,才發現原來是癲癇作怪。

小孩開始接受早療教育,加上定期服用抗癲癇藥物,目前黃小姐的孩子終於可以用語言完整表達自己的意思。

雙和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指出,小孩子如果有癲癇,依大腦異常發電部位不同,可能影響小孩學習能力、肢體協調能力。有些孩子癲癇發作後,行為可能出現極大變化,如原本斯文、文靜的孩子突然變得很好動、很活潑,甚至出現暴力傾向,若發現上述異常狀況,最好帶孩子就醫檢查。

郭雲鼎主任強調,六歲之前是人的一生中身體發展最快速的階段,動作、語言、認知、社會情緒、生活自理等能力在此時奠定重要基礎。而發展遲緩原因包括:缺氧、缺血、感染、外傷、內出血、遺傳、代謝、先天症候群、早產,以及感官知覺異常如視力問題、聽力問題等。另外,像自閉症、智能障礙,或受虐、缺乏刺激等心理問題也容易造成發展遲緩。

語言治療師陳佳芸建議,如果語言發展遲緩是因家人太忙,小孩缺乏刺激導致,可以讓小孩上學,或讓小孩多和親朋好友接觸,以增加小孩語言刺激。郭雲鼎主任提醒,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學習語言時,最好先學好母語,打好母語基礎再學習英語等第二語言,以免小孩產生混淆,反而揠苗助長。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放假過後的第一天上班或上學時特別感到疲倦、懶洋洋併有頭暈、頭痛的症狀,署立豐原醫院最近即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在收假過後上班、上學的第一天發生「眩暈」的患者明顯增多,於急診留觀區或是耳鼻喉科候診區,有許多吊著點滴的患者,這些患者皆是因為急性眩暈而來就醫的,尤其近日來,愈逼近升學考試的日期,年輕學生族群因急性眩暈的症狀就醫更是有增加的趨勢。

署豐中醫科張盈瀅醫師表示,根據統計,約九成以上的考生因為生活、學業壓力、作息飲食不正常會出現所謂的「考前症候群」,其中又有不少人考試會因此而受到影響。這些考前症候群包括:焦慮、失眠多夢、煩躁不安、易怒、頭暈頭痛、心悸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肌肉緊繃酸痛震顫、頻尿、自汗、盜汗、易感冒、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腸胃不適或便秘,女生還有月經不順、經期紊亂等症狀。

署豐耳鼻喉科楊啟坤主任指出,在現代忙碌的工商業社會有眩暈問題的人愈來愈多,尤其是靠腦力工作的高壓上班族,更是眩暈的高危險群。眩暈症的好發族群以30到70歲最為常見,女性與男性的比例約為二比一。眩暈病人,除了頭昏,還可能伴隨有聽力損失、耳鳴、噁心、嘔吐等症狀。此外,有眩暈家族遺傳體質的人也比較容易患病。

楊啟坤表示,臨床上常見的眩暈有梅尼爾氏病、耳石脫落症、前庭神經炎、腦部暫時缺血或甚至中風的情形。曾經有過眩暈的症狀或有眩暈體質的人要小心,除了接受藥物治療,睡眠要充足,生活作息也要正常,避免熬夜與過重的壓力刺激。在飲食上面,太鹹、太甜的食物、煙、酒及咖啡都應盡量避免。

楊啟坤強調,不同原因的眩暈、眩暈的感覺、嚴重程度、持續發生的時間、合併的症狀都不太一樣,患者很難自行判斷眩暈的成因,一旦有眩暈症狀發生,應尋求專業醫師為病況做診斷與治療,不同成因的眩暈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透過醫師專業的評估縝密的診斷較能及時發現病灶。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痛風也會造成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開業診所家庭醫學科醫師葉姿辰昨(29)日指出,研究發現,痛風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確實是有相關聯性。且研究也發現,尿酸高會造成血管硬化,有增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風險,特別提醒注意。

開業診所家庭醫學科醫師葉姿辰指出,痛風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確有相關性。因臨床觀察發現,不少痛風患者多合併患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另一方面,尿酸高的痛風患者,因其原飲食習慣就多偏重肉類、高蛋白質攝取,而這類高油脂、高膽固醇的飲食,與會造成高血壓、高血脂的飲食相同,因此痛風與高血壓或心血管確實有相關性。

除此,開業診所家庭醫學科醫師葉姿辰指出,研究也發現,尿酸高還會造成民眾血管硬化,有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或心肌梗塞風險,也要特別提醒痛風患者留心。

也因造成痛風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飲食成因相同,診所家庭醫學科醫師葉姿辰因而提醒,日常生活上,民眾應避免飲食多偏重肉類,有助同時預防痛風、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提供參考。

同時,醫師葉姿辰亦呼籲尿酸高的痛風患者,應留意血管硬化,以免發生心肌梗塞。

至於日常痛風患者需控制的飲食,以避免痛風發作食物則包括大魚大肉、火鍋湯底、濃縮雞汁、魯肉汁、海鮮、內臟、蘆筍、黃豆、綠豆及胚芽等發芽品,及年節解嘴饞的魷魚絲、牛肉乾等零嘴。

除此,因多喝水有助尿酸代謝,痛風患者也應注意每日的飲水量,建議不妨與營養師諮詢,有助疾病控制。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21歲女孩麗茲‧薇拉斯奎茲(LizzieVelasquez)體重只有大約25公斤,體脂肪比例趨近於零,不過她並非厭食症患者,相反地,她每天要吃60餐,少量多餐,平均每15分鐘就要吃東西,這樣才能活命,經一連串檢查,才發現麗茲可能患有罕見基因疾病─新生兒型類早衰症(NeonatalProgeroidSyndrome)。

即使大量進食,麗茲的體重還是不見增長,她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訪問時表示,她常定期測量體重,只要多一磅,就會非常開心。她平均15到20分鐘就需要進食,每次吃點東西,才會有體力,她吃的東西包羅萬象,包括巧克力、糖果、披薩、雞肉、蛋糕、甜甜圈、冰淇淋、麵條等,即使如此還是常被人誤認患有厭食症。

麗茲的家人帶她看過許多醫師,進行一連串檢查,不過都找不到病因。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教授阿比曼紐‧賈格(AbhimanyuGarg)認為,這位女孩可能有新生兒型類早衰症,新生兒型類早衰症老化速度比一般人來得快,身體、臉部脂肪快速流失,組織急速退化,患者面容衰老,鼻子特別尖。阿比曼紐‧賈格教授正在進行一項基因研究,麗茲也參與這項研究。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皮膚又白又嫩,最不禁曬!過端午,中午天氣越來越熱,診所副院長、皮膚科醫師曾興隆指出,常曬太陽,皮膚黑的民眾,因有黑色素保護,比較耐曬,反之,平常很少曬太陽,皮膚又白又嫩的民眾,就很容易曬傷。

診所副院長、皮膚科醫師曾興隆指出,處大太陽底下,否會造成民眾被曬傷,其實與個人皮膚狀況有關,是因人而異的。舉例說,農夫、漁民等因工作關係,平常就常要在大太陽底下工作,因常曬太陽、皮膚較黑,反因皮膚有黑色素保護,比較耐曬,因此較不容易出現曬傷。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胰島素增敏劑「羅格列酮」(Rosiglitazone)藥物,多半用來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美國克利夫蘭醫療基金會(ClevelandClinicFoun-dation)最新研究發現,這類藥物可能引起心肌梗塞,服藥者心肌梗塞風險明顯增加28%到39%。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內科醫學誌」期刊網站(ArchivesofInternalMedicine)。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即將在7月開會審視「羅格列酮」的藥物安全性,到時即將決定這種藥物是否需要下架。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在1999年通過藥物許可,「羅格列酮」藥物多半用來幫助第二型糖尿病患對付高血糖症。不過在2007年醫界開始重視藥物對心血管的影響,過去3年,藥物安全性一直備受爭議。最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藥物製造商葛蘭素史克藥廠發表一份內部報告,提供更多研究細節。

克利夫蘭醫療基金會研究人員史提芬‧尼森(StevenE.Nissen)和凱西‧沃爾斯基(KathyWolski)分析這份內部報告,及2010年2月MEDLINE醫學文獻資料庫數據,比對56場臨床研究,共35531位糖尿病患者參與研究,其中19509位使用「羅格列酮」,另外16022位患者使用其他藥物,作為對照組。

結果發現,服用「羅格列酮」藥物的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雖沒增加,不過心肌梗塞風險卻明顯上升28%到39%,患者其他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則和對照組沒有兩樣。

為什麼「羅格列酮」藥物可能傷害心血管健康?研究人員表示,目前原因不明。

研究推測或許是藥物增加低密度脂蛋白濃度,低密度脂蛋白俗稱壞膽固醇,因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可能是藥物對基因造成影響,導致身體產生一種酵素,促使血管粥狀斑破裂。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肝病一直是國人健康的強勁敵人,甚至被稱為「國病」。根據衛生署於2002年發表之統計資料顯示,肝癌高居國人男性十大死因之首位,而肝硬化名列十大死因第六位。2003年,中研院院士宋瑞樓教授發表〈認識肝病﹒對抗肝病〉專文,提及國內B型肝炎感染者有二百六十萬人之多,感染C肝病毒者也有三十萬人,而B、C兩型肝炎病毒正是肝癌與肝硬化的罪魁禍首。

台東基督教醫院肝膽腸胃科梅彪祥醫師表示,肝臟沒有神經,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只要有四分之一可以運作,就能繼續維持人體的生理機能,由於沒有神經,患者對病症不易察覺,許多罹病者都是到了病情嚴重,才驚覺自己身患重症。最教人焦急的是,為數可觀的患者得知自己罹病之後,寧願捨棄正統醫學治療,選擇服用偏方草藥,等到病情不可收拾,再回頭就醫,已是病入膏肓,無力回天。

梅彪祥醫師解釋肝臟的功能,肝臟呈紅棕色V字型、位於人體右側橫膈膜下方、胃上方、膽囊及右腎前方的器官,主要功能為排毒(負責藥物及毒物之排除代謝)、造血及調節血流量、製造酵素產生抗體,並也是賀爾蒙的主要代謝器官…等。

而常見的肝炎有很多種,除了國人熟知的A、B、C型,尚有D、E、G型。A型肝炎及E型肝炎的傳染途徑是口腔與食物(海鮮、貝類是常見的傳染媒介),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尤其容易感染A肝,所以外出到較落後地區旅遊,更應格外小心飲食。B、C型肝炎的傳染途徑則是血液方式感染。

另外梅彪祥醫師也強調,脂肪肝也是國人常見的肝臟疾病。脂肪肝是聚積過多油脂和養分的肝稱作脂肪肝,遺傳體質、喝酒、飲食不節制,都是造成脂肪肝的成因。脂肪肝的併發症雖少,卻易使患者長期倦怠、缺乏鬥志、自我觀感低落。梅彪祥憂心地說,台北市教育局在2005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台北市國小學童有5%過重,因此,脂肪肝已不是成人專屬,越來越多兒童飲食行為偏差,提早過度耗損肝臟而不自知。

梅彪祥提醒民眾保肝之道,施打B肝疫苗,(台灣因長年為幼童接種B肝疫苗,因此年輕人罹患B型肝炎比例大大減少)、充分衛教,使民眾避開危險的水平感染(如使用不潔針頭、刺青)、良好衛生習慣等。梅彪祥醫師再次叮嚀,均衡飲食、愉悅平衡的身心靈、勿隨便打針、少喝酒、勿亂服中草藥、定期健康檢查,才能保有好心肝。

延伸閱讀「肝病三步曲」: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761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761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於99年6月3日所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因自殺死亡之原因(自殺死亡人數)自86年已連續13年列入十大死因之列,而本市自殺死因繼97年下降至第11位,於98年持續下降至第12位;惟綜觀台北市近年來整體自殺死亡人數雖有下降,但依性別分析比較發現男性自殺死亡人數仍增加3人(增幅1.3%)。

98年臺北市自殺死亡人數341人、粗自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3.0人,較97年為每十萬人口減少1.1人、降幅7.8%。相對於全國資料,全國之自殺死亡人數為4,063人、粗自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7.6人,較97年減少0.3人、降幅1.7%。在全國25縣市中,本市之自殺死亡率僅高於連江縣、金門縣,為自殺死亡率第三低的縣市。

衛生局進一步說明,臺北市的自殺死亡原因(自殺死亡人數)自84年進入十大死因之列後,首度於97年退出十大死因,98年則再退至第12位。然依自殺死亡者性別與年齡層來看,北市98年男性自殺死亡人數234人,女性107人,男性是女性的2.3倍;自97年到98年最明顯減少在25歲以上女性(減少36人、降幅27%),尤以女性在25-44歲的自殺死亡率減幅(減少38%)較同年齡層男性(減少19%)更明顯。而65歲以上男女差異更大;女性在此年齡層自殺人數減少31%,男性卻增加33%。進一步比對98年自殺防治中心關懷之2千餘案之自殺原因,不同年齡層男性之主要壓力源各異;15-24歲男性以感情因素為多、25-64歲則以家庭因素與失業經濟因素為多、65歲以上男性久病不癒之比例最高。自殺防治中心呼籲,自殺行為背後原因雖是多元的,但民眾可以瞭解不同生命階段的男性所遭遇的困境並不相同,設身處地關懷,才易貼近受困的心,適時提供協助。

臺北市自殺防治中心結合衛生、社政、勞政、教育、警消,及民政等共 12 個局處,提供包括社區心理衛生及醫療資源、福利救助、職業訓練、就業諮商等各項服務;其中,社會局配合98年1月23日特殊境遇婦女家庭扶助條例修正為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將生活扶助對象擴及男性及男性單親,另設有東、西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提供諮詢服務,衛生局亦針對社區民眾與校園師生提供親子、人際及兩性講座,另與勞工局合作針對待業民眾、職場員工辦理職場辦理就業博覽會心理檢測與諮詢服務、「職場OGENKI元氣」系列宣導活動等,該局亦提供「金山五號安心服務」,化職場危機為企業契機之訓練課程,另將於10月辦理憂鬱症篩檢與各項社區活動,提供民眾更多樣化的心理衛生服務,而本市社區心衛中心夜間心理諮商服務及市立聯合醫院12區之附設門診部亦提供心理諮商服務,以共同攜手幫助民眾度過生命低潮。

全國24小時安心專線(0800-778-995)臺北市生命曙光專線(平日9AM~10PM,1999轉8858)。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784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高呼「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及18年前以「我25歲,我不吸菸」成功讓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宣導全面進入校園的知名藝人李明依,才放暑假就帶著國小四年級的兒子威力同學攜手做公益,呼籲:拒絕違法販售菸品,需要您的支持!

李明依說,醫學知識的進步,現在大家都知道「二手菸」害,還有殘留在室內長達三個月以上的的「三手菸」害,也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吸菸,但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大人拿菸餵三歲的小孩,讓人非常痛心,因此這次特別帶著威力一起出來呼籲,請大家不要拿菸給小孩。

威力則發揮創意並用蠟筆一個字一個字寫下「同學,我不能賣菸給你!」、「少年仔,拜託證件看一下!」…,提供雜貨店的阿伯、書報攤的阿姨、檳榔攤的姊姊或是超商的哥哥們小撇步;威力媽說,不要小看「拜託嘸通拿菸乎囝仔」或「老闆,請不要賣菸給小孩!」這句話的力量,每一句話都是改變的關鍵。威力媽強調,不管是賣菸的人,或是看到孩子買菸的人,大家都不要嫌麻煩,只要每個人多一句話,即可防止違法販售菸品的事情發生。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表示,從美國的菸草公司內部文件發現,所有的癮君子當中,60%的菸品成癮年紀是在高中之前,且根據國際研究文獻指出,如果青少年覺得菸品是可以輕易取得的,未來將更容易變成慣性吸菸者。特別感謝李明依帶著威力同學出來溫情喊話,拒絕違法販售菸品,需要您的支持。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出,菸害防制法與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皆明文規定:「任何人不得供應菸品予未滿18歲者」,為了提供孩子無菸害的環境,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把「拒絕違法販售菸品」明列為99年度工作重點,呼籲所有店家不要賣菸給青少年,也提醒所有的家長,為了我們的孩子,永遠不要嫌麻煩,只要每個人多一句話,「頭家,嘸通擱賣菸乎囝仔」,讓我們的孩子免於菸害。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793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行政院衛生署急診室護理師 林淑瑩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臺灣在過去20年中乳癌之發生率有位超過4倍之快速成長,自民國92年起,台灣乳癌之年發生率已超過子宮頸癌,成為台灣女性發生率第一的惡性腫瘤,死亡率為第四,乳癌是世界各地最常見的婦女癌症,不論是開發中或已開發國家的發生率都很高,且高居西方女性十大死因之首。隨著時代的進步與國人生活和飲食習慣的改變,乳癌的發生率在近10年內增加了七成,成為女性最常發生的癌症,其中以45-49歲的發生率是最高的,然而國內乳癌患者僅有二至三成是在初期被發現,遠不及歐美的六成,但是乳癌的發生率是節節攀爬上升,雖然治療方法和方式進步,由於發現期別是較晚的,因此治療的效果卻是差的。

然而臺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早,其發生的趨勢是有越來越年輕化的呈現,一般好發的年齡在45-64歲之間,以45-49歲每10萬名婦女發生144人為最高,其次為50-64歲的140-142人,歐美許多研究證實針對50歲以上婦女進行大規模乳房篩檢,每3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可以降低25-35%乳癌死亡率,基於此制定50歲以上婦女,每3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政策。由於臺灣婦女們乳癌發生的高峰期是在45歲,因此國民健康局最近下修乳癌篩檢年齡,可以促使45-49歲婦女接受篩檢,因此在98年11月17 日起,將原提供50-69歲婦女2年1次乳房攝影篩檢,擴大到45-69歲,也就是將45歲至49歲的婦女也納入2年1次的免費乳房攝影篩檢,另外針對40-44歲婦女具乳癌家族史的婦女也提供篩檢服務。

然而什麼樣族群之婦女是罹患乳癌的高危險群呢?其包括有乳癌家族史、一側乳房得過乳癌、有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者、未曾生育或育三十歲後生育第一胎者、未曾哺乳者、初經早或停經晚者、長期使用賀爾蒙者,除了每年的專科醫師檢查與每月的乳房定期自我檢查之外,那麼乳房攝影篩檢能夠提供早期發現乳癌的最佳篩檢方法,是針對無任何疾病徵兆的婦女所施行的攝影檢查,在接受攝影檢查的過程中,可能會因過程中緊壓乳房而感覺到不舒服,由於其攝影的時間是短暫的,且接受到的幅射劑量是低的,且診斷的機率是比較高,因此針對處於45-49歲的高危險群婦女來說,盡早接受這樣的乳房篩檢服務,可以達到早期監測乳癌的發生,以及達到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乳癌,並盡而降低乳癌的死亡率或發生率。

總之,乳癌是治癒率相當高的癌症,整體而言,治療後5年存活率超過70%,而沒有淋巴轉移的乳癌病人,存活機率更可高達90%,其實只要做到定期檢測、早期發現與治療,不迷信偏方與延誤治療時機,乳癌可以說是治癒率相當高的癌症。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792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中有小寶貝的家長們要注意啦,令人聞之喪膽的腸病毒要發威囉!!

天主教聖功醫院小兒科謝佩穎醫師表示,除了腸病毒之外,由於天氣太熱而引起的異位性皮膚炎加劇與中署,也是家長們不可輕忽的健康問題。大多數感染到腸病毒的小朋友症狀很輕微,在口腔會出現潰瘍。腸病毒典型的表現以手足口病或咽峽炎較為常見,單純只有口腔後方有潰瘍稱為咽峽炎,若口腔有潰瘍而且手掌以及腳掌有水泡,這就是手足口病。大多數被感染兒童臨床症狀極為輕微,而過了幾天之後就會自然痊癒。腸病毒的種類太多,沒有疫苗能預防,且不是得過一次就不會再得,遇到不同病毒,仍有可能再得病。如何避免呢?只要平常多洗手、多注意孩子營養,就能夠降低感染到腸病毒的危險。

謝佩穎說明,「異位性皮膚炎」是溼疹的一種,容易發生在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的慢性搔癢性皮膚病變,容易復發且致病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明確,目前被視為是一種天生皮膚的缺陷且和遺傳有關,可能與免疫系統有關。異位性皮膚炎在夏天的時候偶而也會有惡化的情形。主要的原因在於夏天天氣比較炎熱,比較容易出汗,而出汗容易引起癢感,因而引發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且惡化。因此可考慮使用空調降溫,避免戶外激烈的活動可減緩不適。同時也要避免用過熱的水沐浴、沐浴時間不宜過久。洗完澡,在身體處於微濕時立刻擦上凡士林或保濕乳液。此外,避免讓皮膚直接接觸粗纖維的衣物,如毛衣、尼龍,並穿著寬鬆的棉織物,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中暑」係因環境溫度過高,引起體溫極度上升,而產生的身體不適及昏迷。幼兒較大人容易中暑,尤其是台灣的炎炎夏日,氣溫又高、溼度又重,更不能掉以輕心。

謝佩穎進一步說明中暑的症狀與預防:

第一種症狀:寶寶起先是煩躁不安及哭鬧,接著馬上會不醒人事,或抽搐、或進入昏迷狀態。第二種症狀:膚色紅潤,但觸摸感覺乾燥、溫熱,體溫升高甚至可達40℃以上。第三種症狀:呼吸及脈搏加速。

中暑的預防:

不要把小寶寶包裹太緊。注意水份(清淡液體)的給予,尤其若原本就有生病發燒或腹瀉的情況,特別要注意補充水分,勿使身體水分喪失過多而導致脫水。勿使寶寶在大太陽之下曝曬。維持四週環境的通風,並保持適宜的溫度。

此外「登革熱」也須小心注意。感染登革熱時會有發燒、劇烈的關節疼痛和肌肉痛症狀;更嚴重時,會有致死的危險。目前治療方法為退熱劑和鎮痛藥物來減輕病症。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是登革熱傳播的媒介,滋生的場所為屋內外各種積水容器中。

謝佩穎提醒民眾,避免蚊蟲叮咬,例如:裝紗窗、紗門、清除居家附近的積水容器等,是目前對付登革熱最有效的方法。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791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30日專電)南韓官方調查顯示,不少南韓女性為了減肥而過度依賴藥物,引發各種副作用。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據食品醫藥品安全廳29日發佈的「消費者利用減肥藥情況及分析」報告顯示,服用減肥藥的1066人中,706人(66.4%)出現過副作用。

就副作用的種類而言,溜溜球節食造成的體重循環(yo-yodieting)最多,64.3%,其後依次為:眩暈(52.4%)、口乾舌燥(40.1%)、嘔吐(34%)、憂鬱症(19.1%)、月經異常(13.0%)、產生幻覺(1.7%)等。

另外,在試圖減肥的861名受訪者中,不少人依賴減肥藥,其中,服用中藥的佔10.1%、醫生處方藥的佔7.1%。990630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訊】

「就是要白回來!」這是一句廣告用語,但是牙醫師也發現,許多人為了讓牙齒白回來,因為錯誤認知,卻吃了不少苦頭。臨床上曾經發現有人自行到坊間購買居家美白貼片使用,希望增加白皙度,結果使用相同材質的美白貼片,且連續做完幾個月之後,牙齒不但無明顯變白,經醫師檢查後發現牙齒甚至已經玻璃化。還有患者之前做假牙,卻嫌假牙不夠白,想盡辦法拚命買坊間的美白貼片,要讓牙齒看起來更白,結果是一場白努力。

牙齒美白要有效,必需認清正確觀念,自己在家不當使用居家美白貼片,會使琺瑯質變得愈來愈薄,琺瑯質太薄不適合做牙齒美白,美白並不能使用相同材質無限次數重覆一直做。WCLI世界臨床雷射醫學會專科醫師呂睿庭表示,事實上,並非牙齒貼片貼了就一定會白,也就是說,並非所有的牙齒都可以以藥劑美白達成美觀需求,有一些先決條件要考量,包括要確認齒質是否會白,是否曾經做過根管或補過牙,如果做過可能部份齒質都已經被破壞,還有三級以上四環黴素染色的牙齒、屬於藍灰色系染色的患者、琺瑯質表面受損的患者,以及有蛀牙,都較難以漂白達成美觀需求。另外像是有糖尿病、心臟病、懷孕與授乳中的婦女,以及抽菸習慣者,也都不適合做牙齒美白。

美白藥劑有一定程度的進階,並非因為一直重覆使用相同的藥劑,就會進階快速,呂睿庭表示,不建議使用相同美白材質且不斷重覆使用,最好做一次牙齒美白之後,就休息三至六個月,甚至要更換不同品牌的材質再做,才有可能使牙齒變得愈來愈白。有的人因為不明白,因為過度使用相同美白藥劑,甚至導致牙齒玻璃化,要讓牙齒白皙有困難度,因為不當的美白方式,對牙齒的傷害已經造成,一旦牙齒玻璃化就只能改做前牙美容式美齒瓷牙貼片。

如果有四環黴素牙,想要美白,必需每個月都做,而且要連續做一年才有可能稍微改善,但是花費如此大的力氣,雖然短時間有一點效果,回色速度也相對很快。有一些人在小時候感冒時服用過多四環黴素這一種抗生素,形成鈣磷四環黴素複合體,造成牙齒的永久變色,特別是在牙本質層造成嚴重染色。

牙齒要美白其實需要有一定的專業技術,並非每位執行牙齒美白療程的醫療人員均可以拿相同藥劑做出相同美白效果,技巧與技術的純熟度在再會影響牙齒美白的進階效果,牙齦隔離保護方式的熟練、藥劑調配的比例、美白燈的使用技巧,均會影響健康與美白效果,如同所有醫療一般,基礎設備完善,再來就要靠人員的技術層面了;另外不同的美白材料所做出的美白效果亦不相同,患者如果是到牙科診間經由醫師專業技術進行美白,可讓白皙度約有六至十四的進階,但是平均兩個月會消退一階,最好維持間隔二至三年再做一次診間美白,並且每次做完返家後可透過醫師建議使用居家美白組及美白牙膏、漱口水來延長美白效果。採用居家美白組,必需注意使用不同的材質,且當天只能吃白色食物,間隔幾天做一次,居家美白約可有四至六的美白進階,也是每兩個月會消退一階,如果診間美白搭配居家美白,就能延緩回色的時間,並可維持四至五年時間。

牙齒美白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的美白方式,但是必需先尋求專業醫師的評估與協助。牙醫師何哲榮表示,任何美白都需要適當維護,效果才能持久。應該儘量避免牙齒染色的食物與習慣,如抽煙、嚼檳榔、喝咖啡、茶、可樂等,以上這些食品與飲料都會縮短美白時效,若非要飲用上述之中的飲料請盡量以吸管飲用,飲用完畢馬上以開水漱口,以及定期由牙醫師檢查及清潔。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30日電)俗稱「奶瓶化療」的攜帶式化療藥物輸液器,7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1年7萬人次居家化療的病人可受惠,健保則節省患者住院化療近新台幣1億2000萬元住院給付。

中央健保局醫審及藥材組專門委員黃肇明今天指出,攜帶式輸液器所使用的化療藥物氟化(口密)(口定)5-FU,適用於大腸癌、胃癌、食道癌等消化道癌症及頭頸癌;這些癌友掛著攜帶性輸液器,可24小時連續注射給藥,在家治療,減少不必要住院。

攜帶式輸液器因不同流速,分為1日型及2日型兩種規格,7月1日起健保給付價格1日型每支1000點、2日型每支1100點(1點約1元)。估計1年10萬人次的5-FU用藥病患中,有7成可居家治療,是這次健保納入給付的受惠者。

黃肇明說,病人使用「奶瓶化療」居家注射,每次可節省住院病房費537點、住院護理費643點、住院注射費1676點,每年約可節省醫療費用支出1.2億元。

黃肇明說,病人是否可使用奶瓶化療?仍須由醫師判斷,例如對5-FU有嚴重副作用者,仍以住院較適宜;若醫師判斷可使用,則病人於醫院由醫師裝上輸液器及化療藥後即可回家,注射完成約24小時即可返回醫院拔除。990630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苗栗一名5歲女童出生後常常莫名發燒不適,原以為是體質虛弱容易生病,直到最近發燒症狀越來越頻繁,就診才發現女童兩側輸尿管生長的方式異於常人,尿液會「逆流而上」倒灌回腎臟,造成泌尿系統反覆感染發燒、腎臟擴張變形、功能受損,所幸及時安排進行精密的輸尿管整形手術,術後排尿正常,未再出現逆流倒灌的情形。
  
  光田綜合醫院泌尿科馮超傑主任指出,一般人的輸尿管在到達膀胱時會先通過一個夾在黏膜及肌肉間的「隧道」,排尿時,膀胱肌肉收縮會擠壓位於「隧道」的輸尿管,阻擋尿液往上倒灌;但女童兩側輸尿管卻直接通到膀胱,每次排尿時,就有1/6~1/5的尿液會「逆流而上」灌注到輸尿管和兩側腎臟裡,長期下來不僅造成泌尿道發炎、反覆發燒,同時腎臟及輸尿管皆腫脹變形,腎功能也因而受損。
  
  經評估必須透過外科手術才能避免病情惡化,因此安排女童接受輸尿管整形手術,將兩側輸尿管重新埋入黏膜和肌肉層中間;術後女童排尿已正常,未再出現逆流倒灌的情形,後續只需定期回診追蹤復原狀況;馮主任特別提醒家長,若發現家中孩童莫名的反覆發燒、腹痛無法改善時,一定要提高警覺,及早帶孩子到醫院詳細檢查,釐清是否和泌尿系統感染有關。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30日電)孕婦看時辰剖腹生產時有所聞,成大醫院表示,早產兒器官不成熟,出生後死亡率偏高,孕婦最好莫在懷孕39週前,在無醫學上理由時採取選擇性剖腹生產。

看時辰剖腹產,讓出生後的孩子大富大貴的新聞,時有耳聞,有錢人家更是如此,有些人也不管是否「足月」,就以剖腹生產方式,讓嬰兒離開母體。

成大醫院小兒胸腔科主任林毓志今天指出,懷孕滿37周才稱為足月,未滿37週就出生的嬰兒稱為早產兒,若是在32週至37週出生,就稱為晚期早產兒。

早產兒的器官不成熟,死亡率偏高,即使是接近足月的早產兒,也較容易罹患呼吸窘迫症、餵食困難、低血糖、新生兒黃膽、體溫不穩定、呼吸暫停等病症,且時常住院檢查,出現過動兒、發展遲緩、接受特殊教育及留級生比例也較高。

林毓志表示,國外研究更指出,孕婦最好不要在懷孕39週前,在無醫學上的理由時採取選擇性剖腹生產,以避免嬰兒出現嚴重併發症,尤其是呼吸方面疾病。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研究團隊觀察2萬4000名母親懷胎37週後剖腹產下的足月嬰兒,發現他們出現呼吸問題的機率,幾乎是懷孕39週剖腹產下的嬰兒的2.5倍。

懷孕38週出生的嬰兒,出現問題的機率也比39週剖腹產的嬰兒高7成,就算只早於39週期滿前幾天,出現併發症的風險也提高約2成。

國民健康局統計,台灣剖腹產率在全球名列前矛,民國92年至97年間,逾3成活產嬰兒是以剖腹產方式出生,其中晚期早產兒更高達50%。民國98年剖腹產約6萬5000人,其中無醫學上理由選擇剖腹產者約佔6%。

林毓志說,國人選擇剖腹產的理由很多,除醫學上外,其他不外乎是看時辰、怕痛、維持身材等。知識程度愈高者,愈不會在無醫學上理由選擇剖腹產。陽明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國內女醫師選擇剖腹產較一般人少1/3,醫師的太太剖腹則少1/6。

因此,林毓志表示,改善產婦的專業認知不足,有助於降低剖腹生產率,孕婦最好不要在懷孕39週前選擇性剖腹生產,以避免嬰兒出現嚴重併發症。990630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縣八里一名39歲印尼籍女傭日前因右腹痛及嘔吐至急診就醫,診察發現為膽囊炎,手術治療之檢體培養出副傷寒桿菌,醫院通報後經疾病管制局檢驗確認,這是北縣今年首例副傷寒病例,衛生局追蹤10名接觸者,除了外傭在台工作的先生外,其餘9人皆為雇主的家人,目前10人均無症狀,衛生局已完成採檢。
  
  衛生局指出,去年全台有6例副傷寒確定病例,北縣沒有病例傳出,今年至6月28日全台共有2例,北縣確診1例;副傷寒傳染途徑為攝食經帶菌者的糞便及尿液污染之食物、蔬菜水果及飲水,感染症狀為持續性發燒、頭痛、咳嗽、厭食、脾臟腫大、身軀出現紅疹等,常見有便秘或腹瀉;病人經由急性期或輕症期及無症期轉變成帶原期,帶原者常伴隨膽囊病變。
  
  衛生局提醒,夏日預防腸胃道傳染病,如副傷寒等,應注意個人衛生習慣,食物充分煮熟,避免生食海鮮、生鮮魚貝類,沙拉及冷盤的保存應特別謹慎,切勿生飲或飲用來源不明的水;暑假旅遊後如有出現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個人旅遊史及接觸史,以作為醫師診斷治療的參考。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