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健康 (39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不少人恐有過隨著年紀增加,眼睛卻是越變越小,且變無神,這是自然老化的結果?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劉國威指出,自然老化確實會讓民眾原炯炯有神的眼睛變成小眼睛,或三角眼,這是自然老化的結果,視個案狀況不同,臨床也有多種美容方法,有助改善這類問題。

隨年紀漸長,不只身體代謝功能變差、易發胖,且臉上皺紋變多以外,連眼睛都有出現越來越小的狀況,而這也是自然老化的結果?對此,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劉國威指出,隨著年紀增加,皮膚組織鬆弛,的確會讓民眾原來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變成小眼睛,或有三角眼,甚至出現眼袋鬆掉、突起的狀況,這確實是一種自然老化的結果。

診所整形美容科醫師劉國威進而指出,因造成個別民眾出現小眼睛或三角眼的問題原因,略有不同,因而建議有需要民眾不妨就醫,找出讓個人眼睛越變越小的原因,進而改善。

整形美容科醫師劉國威補充,其實目前臨床有不少美容方式都可改善眼睛變小、無神問題,舉凡提眉手術、雙眼皮手術、補充或拿掉眼袋脂肪,甚至是電波拉皮,均有助改善。

醫師說,其中,雙眼皮手術是把多餘的皮膚拿掉。至於利用脂肪改善眼袋狀況,則是視個案眼睛需求,進一步填充脂肪到眼袋或拿掉多餘的眼袋脂肪,以讓眼睛看起來較有神。另,電波拉皮則是利用儀器,幫助深部皮膚的膠原蛋白重組,有助改善皺紋,或讓肌膚變緊實、年輕。

醫師劉國威說,因現行臨床有多種不同的美容方式,可改善這類問題,有需要民眾可進一步就醫諮詢。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過攝氏38度的高溫,使得醫院裡出現一批熱痙孿、皮膚曬傷發炎的病患,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心肺宿疾的老人家水喝得不夠,結果中風掛急診。

林口長庚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邱德發昨天指出,高溫也促使中風發生,主要因為水分補充不夠,導致血液黏稠而阻塞血管,進而引發中風,要是沒有緊急處理,真的會熱死人。

邱德發說,這幾天急診室的中風個案比平時略增,患者多半有心肺病史,還有一些是因為汗水濕黏、發癢搔抓,使得未癒傷口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另外就是手腳、頸背曬傷的皮膚病患,以及虛弱蒼白的熱痙攣案例。

也有民眾打算今天再到醫院門診治療,有媒體記者這三天頂著毒辣的太陽,騎機車跑大學指考新聞,手臂和肩膀曬傷,只好先用蘆薈冰敷救急;還有新手媽媽蕭太太怕寶寶進出冷氣房會著涼,把寶寶包緊緊,反而害孩子熱到背後冒出大片痱子。

壢新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沈錳碩指出,慢性心肺疾病患者觀察尿液的顏色太黃時,就有脫水之虞,一定要多喝水,避免進出溫差大的場所,儘量待在通風的地方,若一直流汗,可以補充運動飲料。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提醒,帽子、陽傘、太陽眼鏡以及通風排汗的長袖衣服,是防曬必備物件,避免在中午從事戶外活動,非得外出,一定要塗抹防曬用品,每隔二到三個小時補充塗抹,以免曬傷。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艷陽高照,全台熱翻天,各地的紫外線也偏高,究竟紫外線恐對民眾造成哪些皮膚傷害?診所副院長,亦為皮膚科醫師曾興隆日前指出,民眾曝曬於大太陽紫外線下,短期會造成曬傷,而長期的後遺症就是造成皺紋、皮膚老化或出現老人斑、曬斑,嚴重出現皮膚癌等皮膚問題,再度呼籲民眾夏日防曬不可少。

診所副院長,亦為皮膚科醫師曾興隆指出,紫外線會對皮膚造成的傷害很多,其中最明顯且短期內就會發生的就是曬傷,若長期未做好防曬,則除容易造成曬黑、皺紋、皮膚老化,還會造成民眾出現老人斑、曬斑,嚴重甚至出現皮膚癌。

診所副院長、皮膚科醫師曾興隆日前也再度呼籲,炎炎夏日,民眾應盡量避免在大太陽底下曝曬,若有事非外出,則應做好防曬動作,包括塗抹防曬油、戴帽子、太陽眼鏡與陽傘,並穿輕薄長袖。

若想夏日戲水、消暑,皮膚科醫師曾興隆則建議,最好別選日正當中時段,大太陽下還是建議躲樹蔭,等太陽不致過於炙熱,再戲水。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有民眾抱怨眼睛沒有年輕時明亮、有神。顏面整形重建外科醫師朱志凱指出,年紀增長的自然老化常會使雙眼看起來比年輕時小且無神,很多民眾因此想要進行眼皮整形,卻忽略眉毛下垂,距離眼皮太近,也會使眼睛看起來無神、心情不佳或疲累。

朱志凱表示,如果想改善眉毛下垂,距離眼皮太近等問題,便得考慮俗稱提眉手術的前額拉皮。目前提眉手術主要利用內視鏡,經由內視鏡小傷口完成,能同時改善前額抬頭紋及看來總是瞇著眼、無神、疲累的問題。手術將眉毛提高,放寬緊鎖的眉頭,讓眉毛與眼皮的距離稍微拉大,可以合併眼皮及其他眼部美容整形手術,讓眼睛看起來更有神。

如果民眾沒有明顯眉毛位置太低的問題,單純是鬆弛下垂的上眼皮,醫師建議此時可考慮單純的眼皮手術。一般民眾若老覺得自己眼睛不夠大或不對稱或眼睛無神、睜不開,除雙眼皮手術,醫師建議可以考慮開眼頭手術,可使雙眼看起來更炯炯有神。

如果是眼袋問題,傳統上常用脂肪摘除手術,經由眼皮或是眼結膜將脂肪摘掉,以消去眼袋。但是因為將脂肪去除,時間久了反而會使淚溝看起來更重,更加的沒精神。而目前有脂肪移位等方法,是將眼袋中所有的脂肪分出移位再固定,墊到下眼框臉頰的組織,使眼袋消失,眼框下眼瞼更飽滿,讓臉部不會有凹陷的感覺。

脂肪移位手術經由眼結膜手術可以避免下眼皮外翻的問題。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華盛頓州一位年輕女子和一位軍人上床,沒想到竟感染到牛痘病毒。這位軍人剛接種天花疫苗,就是俗稱的牛痘,疫苗帶有活性病毒,年輕女子和軍人產生性行為,軍人體內的疫苗病毒便傳播到女子身上,這位女子的陰道出現環狀疹,出疹處不但腫脹,且疼痛不堪,所幸感染程度不嚴重,經過治療後,患者便逐漸痊癒。

上次病例發表於美國疾管局(CDC)刊物「發病率與死亡率周報」。報告中指出,這樣的感染型式非常罕見。美國疾管局流行病學調查服務官員安潔雅‧麥可倫(AndreaMcCollum)解釋,患者因陰道出現環狀疹、疼痛等症狀到醫療院所急診,幾天前她才和男朋友有性行為,而她男朋友最近在軍中接種天花疫苗。

麥可倫強調,疫苗成分「並非」天花病毒,而是相似病毒稱為「牛痘」。醫師雖然為患者進行性傳染病檢查,不過並沒有檢測牛痘病毒,患者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藥物三天,病變、疼痛還是未見改善。第二位醫師請她轉診感染科醫師,才正式確診感染牛痘病毒。

牛痘病毒比天花病毒溫和,因此患者並沒有接受特殊治療,患者雖然感覺疼痛、不舒服,不過症狀後來就慢慢消失。麥可倫擔心患者將病毒傳給家中其他成員,這位患者有位室友曾接受腎臟移植,腎臟移植患者的免疫力往往受到抑制,且這位室友身體虛弱,需要服用大量藥物,免疫力低下患者一旦受牛痘病毒感染,病情可能非常嚴重,甚至性命不保。美國疾管局正持續監控後續發展。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食道靜脈瘤破裂出血通常無法預期且突然發作,可說是肝硬化患者體內的一顆不定時炸彈。署立豐原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何明印醫師表示,食道靜脈瘤又稱食道靜脈曲張,發生的大部份原因為肝硬化所致,少部份是別的原因造成,而肝硬化患者的食道靜脈瘤有四高,亦即發生率高、復發率高、併發症高及死亡率高!

何主任指出,人體內胃腸道血流流入肝臟後,經由下腔靜脈進入心臟,而肝硬化患者由於肝臟變得相當粗糙,所以,其中血管也變得相對彎彎曲曲,因為血液回流阻力已變大,以致大量血流促使血管漸漸擴大,最後就形成靜脈瘤,若不慎破裂往往造成大出血,這就是食道靜脈瘤出血令人畏懼的地方!

引起破裂出血的情況可分為內在、外在兩因素,外在因素部分,除酗酒外,並沒有特定因素會引起食道靜脈瘤破裂,但任何使胸內壓突然升高的動作,都有可能因食道靜脈瘤內壓力升高而導致破裂出血。

何明印主任進一步指出,若不慎破裂出血,患者將出現噁心、頭暈、血便、解黑便、臉色蒼白、心跳加快、腹部或胸口悶脹,甚至於突然吐出大量鮮血等症狀。建議患者宜盡早接受檢查、治療比較好,以免讓個人的生命安全面臨嚴重的威脅。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拜科技之賜,由於「電腦刀」的問世,將放射治療的層次推進到放射手術的境界,奇美醫院放射腫瘤部林立青主任指出,電腦刀由於沒有傷口的問題,所以沒有感染危險,特別是身體狀況無法承受外科手術治療或病灶位於無法以外科手術治療的部位,電腦刀應是首選。

世界先進國家電腦刀使用已超過150台,有五萬多人治療過,效果良好;林立青主任說,第4代電腦刀的設計已經能夠做到將整個治療所需之輻射劑量精準的作用於病灶上,誤差僅有0.1公分;也正因為如此可以提高治療劑量而不傷害正常組織,故可在短短的1至5次治療,就可以將癌細胞殺死,讓身體恢復正常。

第4代電腦刀由於沒有傷口的問題,所以也沒有術後感染的危險,一般不劇烈的生活作息都可正照行動,特別是身體狀況無法承受外科手術治療或病灶位於無法以外科手術治療的部位時,使用電腦刀手術,幾乎是醫師不二選擇。

林立青主任表示,奇美醫學中心採用經過美國FDA及衛生署核准可治療全身各部位腫瘤的「放射手術設備」,係以高效能電腦控制靈活的機器人手臂上的直線加速器,針對腫瘤病灶發射高能量放射線,徹底快速的消滅腫瘤。

林立青主任說,第4代電腦刀具有同步即時監測系統,可透過體外數位影像導航定位系統,電腦自動監測到病人呼吸微動或異常時,會自動判別修正,而機器手臂可隨病人呼吸微動而做同步之動態的放射手術治療;治療時更能以誤差小於0.1公分的超高精準度,鎖定腫瘤病灶位置,採用三度空間,以多角度1560方向,避開身體重要器官與神經組織,直接射殺腫瘤組織,如此可大幅減少正常細胞組織受到傷害。

林立青主任表示,第4代電腦刀目前較常被應用在治療的有腦瘤、神經系統瘤、含三叉神經痛、鼻咽癌脊、椎腫瘤、肺癌、肝癌、攝護腺癌等。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裡存放的藥物何時該丟棄等問題,常困擾許多民眾。北市衛生局指出,可以前往各行政區的「居家廢棄藥物檢收站」諮詢藥師,了解家中藥物是否安全。

衛生局表示,4日至10日是北市「居家藥物安全檢查周」,於12個行政區設置的226個「居家廢棄藥物檢收站」,也同步在活動周內由專業藥師免費提供「家庭用藥安全健康諮詢服務」。

衛生局昨(四)日的「居家藥物安全檢查」宣導園遊會,透過舞台表演、有獎徵答及互動式問答的方式,融入用藥安全知識,希望民眾做好居家藥物安全檢查。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結腸直腸癌,誤診率驚人。宏恩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譚健民昨(4)日在陶聲洋防癌基金會主辦的「結、直腸癌防治的現代觀」講座中指出,結腸直腸癌平均誤診率為41.5%,平均10位患者中大約有4位出現誤診問題,其中青年人結腸直腸癌誤診率高達72.8%。

譚健民主任解釋,過去研究顯示,結腸直腸癌患者罹癌年齡平均在58.7歲,30歲以下患者一旦出現症狀,第一個往往不會想到是結腸直腸癌,所以青年人誤診率特別高。

數據顯示,結腸直腸癌患者即使出現症狀,在出現症狀一個月內確診比例僅占8.8-10%,10位患者中大約只有一位在症狀開始一個月內確診。3個月內確診者大約占25%,6個月內確診比例為64.3%。結腸直腸癌延誤診斷,深深影響癒後好壞。

另外,癌細胞沒有淋巴結轉移的結腸直腸癌患者只占43.2%,已經有淋巴轉移或無法根據切除的患者則占56.8%。

譚健民主任指出,越早確診、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越高,第一期患者接受開刀手術後,5年存活率達98.1%。到了第三期,5年存活率不到四成,如果癌細胞已經廣泛淋巴結轉移,5年存活率只剩一成多。因此民眾一定要多留意直腸結腸癌症狀,如血便、持續腹瀉、便秘等,一旦發現異狀,務必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以免錯失治療黃金時機,造成遺憾。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明(化名)經常打噴嚏、流鼻涕、夜咳、流眼淚,他父親一直以為是感冒,實際上,這似「感冒」又非「感冒」的疾患就是過敏性鼻炎。孩子的「感冒症狀」說來就來、反反覆覆,實在讓父母心煩。台東基督教醫院中醫科黃俊傑醫師指出,台灣地區過敏性鼻炎的盛行率高達三至五成,已經成為父母最頭痛、小朋友最常見的過敏疾病。小兒過敏性疾病除了最常見的過敏性鼻炎以外,還包括支氣管性哮喘(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結膜炎、小兒慢性咳嗽、小兒夜尿等。過敏性鼻炎與遺傳因素有關,當父母都有過敏體質時,子女有70%的可能得到過敏體質。

黃醫師表示,「過敏性鼻炎主要表現為持續性或仰臥時明顯的間歇性鼻塞,以及陣發性噴嚏,繼而流大量清涕或黏涕,早晚症狀會加重。小兒因鼻癢而時常揉鼻或皺鼻,或因眼、咽、耳等部位瘙癢出現揉眼、摳耳等表現。部份小兒也有皮膚瘙癢、注意力及學習力不足、過動等情況,甚至是牙齒發育異常、咬合不正的主因之一。」根據以上的特殊表現,父母只要仔細觀察是不難與感冒區別的。

中醫首重的並非排除「過敏原」,而是從「整體」去分析疾病與五臟的關係,藉調理體質來治療小兒鼻過敏。黃俊傑醫師說明:「中醫對於過敏體質小兒的調理原則是『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許多中藥可阻斷過敏反應中的一個或多個環節,發揮抗過敏的作用,而使得急性鼻炎的症狀可以快速的緩解下來;等到小兒的急性期症狀穩定後,就要開始進行體質調理與增強免疫功能。這個階段,主要著重在小兒肺、脾、腎虛體質的調理,另外注意肝肺熱所造成過敏程度的輕重。而具有溫肺補腎的大多數中藥均具有抗組織胺的作用,可減少過敏介質的產生。另外補肺腎的藥物也有增加腎上腺皮質系統的活化,以及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也可避免西藥疲倦、嗜睡的副作用。」

近年經臨床證實,在特定季節使用「三伏貼」也對改善過敏現象有極顯著的幫助,再配合中藥的治療就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黃俊傑醫師表示,「三伏貼」是在夏季最熱、陽氣最旺的時候,在人體穴位上敷貼藥物,經皮膚吸收後直透經絡溫暖臟腑,調整體質,可治療與預防過敏性疾病。今年初伏在國曆七月十九日(一)、中伏七月廿九日(四)、末伏八月八日(日),但七至八月間均可敷貼。患有小兒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肺部疾患,或一些因體虛氣弱,免疫力低下所引起的症狀,適合用三伏貼調理。需要注意的是,二歲以下幼兒不適合三伏貼,兒童敷貼時間約一至二小時,青少年及成人約二至三小時以上,最多不宜超過五小時。

黃俊傑醫師呼籲,過敏性疾病是種頑固性疾病,三伏貼的治療必須連續三至五年,配合口服中藥調理體質,以提升免疫力,降低發病率。即日起至八月三十一日可預約黃俊傑醫師「三伏貼特別門診」,預約電話為(089)342-910。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788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擁有曼妙身材卻苦無美胸陪襯,是多少平胸女說不出口的困擾,只得求助整形醫師進行加料,而這波「向上看齊」的整形風潮,在著重外表的年代更顯得方興未艾。開業整形外科莊家榮醫師表示,隆乳手術由來已久,基本原理雖未有重大的修正與更新,但手術過程中的程序與步驟,卻隨著消費者導向不斷精進改良,例如更新手術切口,更安全的麻醉方式甚至剝離空間等,無非就是要讓消費者得到更好的服務品質,減輕對隆乳手術的恐懼感。

若能讓消費者於手術中自己決定乳房大小,術後又能盡快從麻醉中恢復,這對隆乳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感的女性來說,將是一舉數得的解決方式。莊家榮醫師解釋,術中自我決定隆乳法是讓患者在植入鹽水袋前,親自「試穿」測試水袋的乳型大小,並在手術過程中當場決定尺寸,是由日本乳房手術權威醫師南雲吉則博士首創,在日本已風行十餘年,在整型領域中是項需具高度技術性的手術。

莊家榮醫師進一步說明,除了出血量少、減少疼痛、恢復期短等優點外,在手術過程中經由控制麻藥的劑量,讓患者可依照自己的喜好調整乳房大小,並直接與醫師互動討論,這種作法可減少傳統隆乳由醫師揣摩患者想法,再自行決定患者胸部大小的誤差,使醫師與患者間對乳房大小的認知一致。術中自我決定隆乳的另一項特點是醫師用器械輔助手指進行組織剝離,相較一般傳統隆乳使用破壞性較大的器械剝離來的更為精緻,且術後較不會疼痛。

莊家榮醫師指出,每個人對胸部的大小認知不盡相同,醫師認為漂亮好看的胸部,患者卻未必認同,同樣300cc的鹽水袋放在高挑瘦長和嬌小玲瓏的患者身上,兩種給人的視覺效果就差很多,而術中自我決定隆乳法的好處是不論胸型、乳溝還是大小,全都交由患者自己決定,在確定無疑後才植入永久性鹽水袋,高度自主性的方式使手術更加人性化,適合術前左思右想猶疑不定、但又想透過手術做出一對美波的女性。

多數對於先前手術的乳房大小不甚滿意的患者,多是因聽從醫師建議模仿他人乳房,或與術前模擬的大小有差距等原因,讓術後出現了雖不滿意卻只得勉強接受的局面,而術中自我決定法是目前唯一能避免理想與實際有落差的隆乳方式。另外,莊家榮醫師也提醒術後患者,術中自我決定隆乳術後保養與傳統隆乳方法一致,需要持之以恆按摩,並至少持續按摩半年以上,以保持乳房自然觸感,也能讓乳型漂亮及增加柔軟度,並減少莢膜發生的機率。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806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天主教聖功醫院營養科 葉欽琪營養師

女性因年齡增加,卵巢分泌荷爾蒙的功能逐漸衰退,此時月經週期變得紊亂,逐漸停止排卵,從最後一次月經來後一年內沒有月經,稱為「停經」。在完全停經前,卵巢開始功能衰退的時期,就是所謂的更年期,更年期雌激素的分泌減少,使得許多的婦女出現了一些不舒服的更年期症狀,稱之為「更年期徵候群」。因為個別體質的差異造成生理上的不適也會有程度上的不同。經由健康飲食的概念,日常生活的調整,放鬆技巧及減輕壓力可減低因更年期症候群所帶來的不適,輕輕鬆鬆度過更年期,迎接更健康的人生階段。

營養保健原則如下:

均衡飲食:每日吃30種以上不同的食物,增加營養素的來源。可多選擇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以補充女性所分泌不足的荷爾蒙,如:豆類、山藥、茄子、紅蘿蔔、腰果、葵花子、杏仁、瓜子、燕麥、祼麥、玉米、人參、橄欖、大蒜、蘋果、櫻桃等。天天五蔬果:每日安排5份的蔬果,提供豐富的維生素C、β胡蘿蔔素及纖維質。五穀根莖類:每週至少安排三次全穀類或未精製之穀類食品。豆、魚、肉、蛋類:減少肉類的選擇,每天不超過4兩,可以豆製品或魚類取代。因為魚富含魚油,有利於心血管疾病的預防。黃豆類食物含抗氧化劑及似女性荷爾蒙的植物固醇類,可減輕停經不適的症狀。蛋黃含高量膽固醇及飽和脂肪,以每周3個為限。奶類:每日2杯低脂或脫脂奶類及1份低脂乳酪,預防骨質疏鬆。少油、少鹽、少糖、高鈣的飲食:更年期雌激素分泌降低,會抑制肝脂酵素的活性,影響血脂組成代謝異常,造成低密度膽固醇上升,高密度膽固醇下降,增加心血管疾病罹患率,為預防更年期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宜採取低脂(尤其是飽和脂肪)、低鹽的飲食,可降低發生心臟病的危險性。

減少高鹽、高糖、高油、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取,不僅可讓更年期的婦女身材保持健美,亦可減少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性。 停經後的媽媽,容易會發生骨質疏鬆症可多吃乳製品、魚乾等含鈣量豐富的食物,加上每日適度地運動及照射陽光10分鐘,能合成體內維生素D,幫助鈣質的吸收,以預防日後骨質嚴重的流失。 除飲食保健身體之外,可選擇散步、快走、騎腳踏車、舞蹈、體操等溫和且具抗壓的運動。以健康與圓融的身、心、靈,來過個輕鬆自在的更年期並享受停經後的未來生活。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789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背部酸痛是現代人相當常見的毛病,不少人因工作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或是久坐上網打電腦而引起腰酸背痛,但背痛不一定只是單純的肌肉酸痛,有可能為嚴重的脊椎病變,長庚醫院骨科部部主任陳文哲醫師呼籲民眾,若有長期背部酸痛困擾,千萬不可大意輕忽而延誤治療!

門診中即有一名女性美國華僑表示,因美國醫療看診沒有台灣方便,雖然背部酸痛不已但礙於美國就診流程繁瑣,就自己以酸痛貼布與服用止痛劑來治療,幾個月下來背部酸痛情形沒有緩解還更加惡化,至美國家庭醫師求診也檢查不出原因,最後才返台至專業骨科門診進行精細的醫療儀器檢查,卻驚發現背部酸痛原因竟是由乳癌移轉至骨骼的脊椎轉移性腫瘤,雖然最後終於找出病因可對症下藥,但也延誤到最佳治療時機,造成遺憾。

骨科權威陳文哲醫師表示,造成背部酸痛原因之多,大部分背部酸痛原因多為姿勢不良、運動傷害致肌肉或韌帶受傷,導致背部筋膜發炎,通常只要予以適度休息,熱敷按摩或服用消炎止痛藥即可舒緩症狀;有些背部酸痛原因為骨質疏鬆症骨折、椎間盤突出、骨刺或坐骨神經痛或是脊椎、受到細菌或結核菌感染,最嚴重者就是因脊椎骨原發性與轉移性腫瘤所引起。

脊椎專科陳文哲醫師說明,骨癌的成因可分成原發性及轉移性骨癌兩大類,而以其他部位癌症轉移至骨骼的情況較為常見。在醫學臨床統計上,骨骼是僅次於肝、肺臟較容易被癌細胞移轉之器官,且任何一種癌症皆可能轉移至骨骼,若民眾或癌症患者發現不明背部酸痛,務必盡快就醫,請骨科專業醫師給予正確的鑑別判斷,如確定是由癌症所轉移而導致,盡快進行化療、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或手術治療,給予最適當且完善的照護,不讓病灶繼續擴大。

陳文哲醫師提醒,雖然腰酸背痛是相當常見的,但形成背部酸痛原因眾多且複雜,民眾千萬不可大意。尤其是老年人,千萬不要以為背痛就是長骨刺,就自行服用止痛劑或以民俗療法醫治,使情況更加惡化延誤病情,應透過骨科專門專科醫師從患者的工作性質、飲食習慣、過去病史等問診,並透過專業儀器輔助檢查,如X光脊椎攝影、電腦斷層攝影、核磁共振或血液檢查,查出真正的背部酸痛原因,才能抽絲剝繭對症下藥,得到最有幫助的治療,獲得最佳的療效。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803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鑑於乳癌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高存活率及良好預後,與亞洲女性罹患乳癌的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去年底衛生署即通過針對45歲以上的婦女,實施有條件式的乳癌篩檢補助,希望能造福女性族群,透過定期篩檢來發現早期乳癌。然而,卻有一群為數不少的愛美女性,因為害怕乳房攝影機器的擠壓,會把隆乳後矽膠或水袋給擠壞,遲遲不敢接受乳癌篩檢,且隆乳後談到乳癌的預防總是感到憂心忡忡。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開業整形外科醫師賴永隆昨表示,國內一年約有八千至一萬名女性隆乳,因乳房X光攝影恐有義乳被夾破之虞,因此檢查前,務必先告知醫事人員。現在接受隆乳後又想做乳房檢查的女性有了新的選擇,受惠於影像醫學科技的進展,最新的全自動乳房斷層掃描儀,讓隆乳後的乳癌篩檢變得出乎意料的輕鬆簡單。這種更精細、且大幅降低肢體觸碰(hands free)、與婦女疼痛感的全自動乳房斷層掃描儀,是利用精密的大型掃瞄面板,像掃描文件一樣蓋住胸部,過程中,不會有陌生的醫檢人員操作探頭與徒手觸壓胸部,對隆乳後希望保有隱私的女性來說,貼心的避免被人發現手術疤痕的尷尬;同時,這種新的超音波掃描技術,只需幾分鐘就能於電腦中描繪出400到600張橫向與縱向的影像結果,可容易偵測到亞洲人多屬於緻密型乳房內的腫瘤,彌補乳房X光攝影的不足,對醫師判讀影像與診斷病情有更精確的幫助。

長期研究並判讀乳房影像多年的放射線專科醫師池永昌表示,乳房因錯綜複雜的乳管組織,越接近乳頭越難判讀,不過現在的隆乳技術是將矽膠、水袋等填充物放在乳腺組織或胸大肌的後方,並不會影響全自動乳房斷層掃描儀對乳房影像的呈現,但是以X光機來做乳房攝影,確實造成這些隆乳後女性極大的心理壓力,因而讓這個族群成為乳癌篩檢的漏洞。

近年來醫界對於使用乳房超音波來篩檢乳癌的態度已有共識,除了隆乳後的患者外、緻密性較高,哺乳、乳管發炎等情況較為複雜的患者人數亦逐漸增加,更需要超音波的影像結果來輔助診斷。過去在乳房篩檢觀念尚未建立前,90%以上的乳癌病患都是因為有自覺性症狀而前來就診,並未掌握定期篩檢、早期治療的機會,而影響存活率,且早期發現乳癌的患者其實較有機會能保留乳房,無須整個切除,這些都是定期接受乳癌篩檢的好處,現在已經有了無需擠壓胸部又更為精密的檢查技術,對隆乳後的女性而言確實是一大福音。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813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新社莫斯科4日電) 一艘無人駕駛的俄國運貨太空船今天已順利與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對接。該船兩天前才因技術性的故障而對接失敗。

  俄羅斯太空官員表示,他們已克服上週造成進步M-06M(Progress M-06M)太空船對接失敗的無線電訊號問題。進步M-06M號太空船於上月30日發射,載運供國際太空站3名俄羅斯和3名美國太空人使用的2.6噸燃料、食物和水。    俄羅斯太空任務控制中心(Russian Mission Control Centre)在網路聲明中說:「在莫斯科時間今天晚間8時17分(格林威治時間4日16 時17分),進步M-06M號已完成與國際太空站的星艙(Star module)對接。」

  2日對接時,在預定對接前25分鐘,因進步M-06M號的無線電與國際太空站無法聯繫而失敗。

  4日,在莫斯科的專家和國際太空站團隊監督下,未使用無線電聯繫,即成功完成對接。(譯者:中央社實習編譯李孟霜)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縣出現今年首例瘧疾境外移入病例,中和市一名34歲男性於6月份前往雲南昆明探親,6月中時在當地出現發燒、頭痛、腹瀉、肌肉酸痛等症狀,返國後症狀持續未改善,27日前往醫院就醫獲通報,血液檢體經疾病管制局檢驗確認感染瘧疾,目前住院治療中。
  
  衛生局表示,瘧疾是由帶有瘧疾的瘧蚊叮咬人類而傳染的疾病,潛伏期通常為7~30天,感染早期症狀與一般感冒類似,主要為發燒,其他症狀如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噁心、嘔吐和疲倦。
  
  如果未接受適當治療,後續會出現間歇性或週期性的寒顫(畏寒及顫抖)、發燒及出汗等典型症狀,嚴重者將導致脾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及昏迷。
  
  依據疾病管制局資料顯示,瘧疾感染危險地區包括亞洲(緬甸鄉村地區、柬埔寨全國、雲南及海南島、印尼鄉村地區、寮國全國)、非洲(南非部分地區)、中南美洲(巴西、祕魯)及大洋洲。
  
  衛生局呼籲,民眾如前往瘧疾發生地區旅遊,應向醫師諮詢,評估感染風險後若有需求者可服用瘧疾預防藥物,自瘧疾發生地區返國後,若有連續性或間歇性發燒、畏寒或伴隨有腹瀉、呼吸道感染等現象時,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供診斷參考。
  
  依據疾管局統計資料,98年全台瘧疾境外移入個案共12例,北縣有3例,今年截至6月29日,全台境外移入個案共8例,北縣1例。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內腸病毒重症病例再添1例,南部一名8個月大女嬰出現發燒及手足口症狀,以及右腳肢體無力,經檢驗為克沙奇A16型感染;根據疾病管制局統計資料,今年迄今累計13例腸病毒重症確定病例,除了1例自中國大陸返台之個案仍住院治療外,其餘皆已康復出院。
  
  依據疾管局監測資料,目前急診腸病毒就診比率仍於高峰期,腸病毒實驗監測統計,今年主要流行的沙克奇A型病毒約佔陽性檢體的86%,病毒型別依序為克沙奇A16、克沙奇A4及克沙奇A5,腸病毒71型約佔3.1%。
  
  由於腸病毒傳染力極強,家中幼童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儘可能區隔病童,避免與其他幼童接觸,如病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及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請立即轉送大醫院治療,以免錯失治療黃金時間。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國民健康局調查,國小學童假日面對螢幕時間超過4小時,國小學童及國中生日常飲食中油炸食品及喝含糖飲料的情形嚴重;由於暑假來臨,學生們的休閒時間隨之增加,加上炎炎夏日,含糖飲料及冰品的攝取無形中也會增加,經過一個暑假,可能造成孩童體能下降、體重上升,國民健康局建議家長要提供孩子一個健康的暑假生活型態。
  
  國民健康局依2009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及2008年「國中生健康行為調查」結果,發現12歲以下兒童平日看電視及打電腦的時間平均為126分鐘,假日則約為平日的2倍,平均為282分鐘;而國中生在過去7天內連續看電視、玩電腦或打電動超過2小時的情形約為2成。
  
  此外,國小學童及國中生日常飲食中油炸食品及喝含糖飲料的情形嚴重,約5成6國小學童每天的食物中有一半以上為油煎、油炒或油炸,國中生在過去30天內,一週內有1天以上吃油炸食品的情形約為8成5;7成4國小學童在調查日前1天喝了含糖飲料;9成3的國中生在過去30天內,一週內至少有1天喝含糖飲料。
  
  由於暑假如果未能好好規劃動態健康的生活作息,學生看電視及玩電腦等久坐的靜態生活方式將不會減少,且因活動減少及坐在螢幕前邊吃高熱量飲料、零食,可能導致兒童及青少年體適能下降、體重上升,國健局希望父母能與孩子共同約定-多運動、健康吃、擬定體重控制計畫維持健康體位。
  
  像是每天安排運動或身體活動的遊戲時間,如打球、游泳、直排輪等,或全家一起騎自行車兜風,甚至晚上一起在附近散步,可同時增近親子關係;運動前注意足夠的暖身,預防運動傷害,並且小心防曬避免中暑;飲食方面則要均衡飲食,避免泡沫紅茶、珍珠奶茶等含糖飲料及冰品的攝取;培養口渴喝白開水的習慣。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一陣子小編常拿著相機到錄影現場拍攝花絮,卻發現拍出來的照片有微微的朦朧感,被上司直說:「照片都拍不清楚,有夠爛的!」起初小編也覺得:「對啊,有夠爛的相機!」萬萬沒想到,出問題的竟然是自己的雙手,照片會模糊全是手會不自覺抖動。連相機的防手震功能也無可奈何,說出來實在太丟臉了,讓小編不得不正視這個毛病,究竟我的手出了什麼問題?難道是身體提前老化?

上網搜尋,發現很多人都跟小編一樣有手抖的煩惱,而且從三十幾歲到五、六十歲都有。台安醫院腦、脊髓神經內科張秀文醫師表示,早期因顫抖來看診的以老年人居多,但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也出現手抖的病徵,針對顫抖症發病趨勢年輕化的現象,張秀文醫師提到,其實有些人手指都會有微微顫抖的情形,只是顫抖的程度非常輕微,不易察覺;然而現在的年輕人因為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過大及飲食習慣的改變,都容易加重顫抖的況狀,或是影響提早發病,因此年紀輕輕就手抖的案例越來越多,甚至也有二十多歲就來就診的病人。

只是顫抖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原因,表現的病徵也有所差異。最常見的像是拿筷子這種動作性所引發的手部顫抖,這種顫抖有可能是「原發性顫抖」,因為此病很少會造成患者喪失生活功能,因此又稱為「良性原發性顫抖症」(Benign Essential Tremor)。通常是從一隻手開始,慢慢的另一隻手也會顫抖,其他還可能出現搖頭晃腦等病徵,或是說話像楊婆婆一樣,時不時出現抖音。這種顫抖在老年人中較為常見,但也可能發生在各個年齡層,就像小編正值花樣年華,手抖卻宛如惡夢般糾纏。

根據統計,全球約0.3%到1.7%的人都有此毛病,算是相當常見,也就是說,每一百人就約有1人深受手抖的困擾。張秀文醫師表示,原發性顫抖症約有一半比例是因為遺傳,雖然目前仍無法找出確切的發病原因,但有極大的部分是跟作息、飲食、情緒有關,像是熬夜、吃速食、喝咖啡或是過度焦慮的人,都比較容易引發原發性顫抖症;相反的,倘若是生活習慣良好,即使擁有遺傳因子,有些人也不見得會發作。

張秀文醫師說是否有顫抖的情形,其實平時就可以自我檢測,將雙手伸直平舉,如果手指有微微抖動的傾向,就有可能是顫抖症的前兆。不過張秀文醫師也提醒,引發顫抖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小腦脊髓症病變、椎體外徑路症候群,或是內耳平衡系統、自我感覺接受系統等問題,因此一但發現顫抖的病徵,建議到醫院進一步就診,確認顫抖的原因,方便及早治療。

顫抖症包含很多病,一樣是手抖,怎麼抖還有分,下一回小編將告訴你手抖在何種情境下出現,可能代表是什麼病的前兆。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4drs.com】June 28, 2010 – 一篇新研究發現,服用Avandia的年長病患,其死亡、心衰竭和中風風險大於服用Actos的病患,這兩者是相似類型的糖尿病藥物。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研究員、該研究的第一作者David J. Graham醫師表示,這不是第一篇探討Avandia安全性的研究,但是是迄今最大型的研究。
  
  該研究分析了Medicare的227,571名病患的資料,這些人在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之間開始使用Avandia或Actos治療,病患參與研究時的平均年紀為74.4歲。
  
  Graham醫師向WebMD表示,我們的研究相當清楚地顯示,在一些相當重要、可能會讓病患住院甚至喪命的問題方面,Avandia顯然比Actos還不安全。如果你是個醫師,你毫無繼續開立Avandia的理由,有其他更安全的替代品項可用。
  
  【捍衛Avandia的安全性】
  Avandia的製造廠GlaxoSmithKline指出,它對Avandia的6個臨床試驗進行分析。
  
  GSK在新聞稿中表示,整體來看,這6個試驗顯示Avandia不會增加心臟病發作、中風或死亡的整體風險。
  
  加拿大多倫多臨床評估科學研究中心科學家、Sunnybrook健康科學中心臨床藥理小組主任David N. Juurlink博士表示,這是個以偏概全的案例。
  
  Juurlink博士向WebMD表示,這是在探討市面上同樣用於糖尿病的兩個藥物,增加證據支持其中一種優於另一種,為何病患要繼續使用比較不安全且較無好處的藥品?
  
  在針對Graham醫師之研究的編輯評論中,Juurlink博士指出,美國糖尿病協會和它的歐洲對口單位,都提出反對使用Avandia。
  
  【換成Actos?】
  Graham醫師的年長糖尿病患研究發現,相較於使用Actos的病患,服用Avandia的病患:
  * 27%有較高的中風風險
  * 25%有較高的心衰竭風險
  * 14%有較高的死亡風險
  
  這個風險實際上有多大呢?每年每60名以Avandia取代Actos的年長病患,會多增加1例心臟病發作、心衰竭、中風或死亡風險。
  
  Graham醫師表示,如果你的病患目前正服用Avandia,根據我們的研究資料,最好和主治醫師連絡,詢問是否要換成更安全的替代藥品,即使你已經使用Avandia一段時間,也沒有發生什麼問題,仍不需要冒此風險!這些是相當不必要的風險。
  
  Graham醫師是FDA內相當直言不諱的安全議題擁護者,他強調,他的意見代表他自己,並不代表整個FDA,他和他的研究夥伴撰寫並發表目前的研究,儘管獲得FDA的部份資助,但這個聯邦機構並未主導、設計或發表該研究。
  
  【心臟病發作風險的考量】
  之前的研究認為,Avandia會增加病患的心臟病發作風險,GSK對此提出相當地質疑。
  
  Graham醫師的研究發現,年長病患的心臟病發作風險並未增加,他表示,這可能是太少年長患者在心臟病發作時可以存活到抵達醫院。
  
  Graham醫師表示,我們發現,服用Avandia的病患其死亡風險高於服用Actos者,但是並不是說Avandia引起各種原因的死亡,年長病患的死因主要是心臟病發作、中風、肺部疾病、失智和癌症,換句話說,並不是說Avandia會使年長者死於心臟病發作多於癌症或失智或其他。
  
  克里夫蘭診所研究者Steven E. Nissen醫師和Kathy Wolski在另一篇報告中主張,Avandia的確會增加整體的心臟病發作風險,他們對56篇Avandia臨床試驗的新分析,相當程度地更新了他們在2007時發表、引爆Avandia安全性的報告。
  
  現在,Nissen醫師和Wolski再度發現,Avandia增加了心臟病發作風險,同樣地,GSK藥廠駁斥這些發現。
  
  【Avandia的下一步?】
  GSK藥廠表示,它希望在FDA於7月13至14日舉辦的外聘專家諮詢小組會議中捍衛Avandia的安全性,該小組的任務是:評估Avandia和Actos的安全性,以對FDA的可能行動提出建議。
  
  Graham醫師之研究、Juurlink 博士的編輯評論,於美國醫學會期刊印行前、在6月28日線上發表。Nissen醫師的報告登載於內科醫學誌(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在印行前、於6月28日線上發表。
  
  不論是Graham醫師、他的研究夥伴、或Juurlink博士,都沒有資金或財務來自GSK藥廠或製造Actos的Takeda藥廠。Nissen醫師透過克里夫蘭診所臨床研究中心、擔任多家藥廠的顧問,包括武田藥廠。他將所有的報酬和其他費用全部捐出於慈善用途,因此不必課稅。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