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王宗彤/台北報導】
人民幣匯改議題延燒,國際資金流入亞股伺機而動,全球市場衡量大中華地區指數標竿「羅素大中華大型股價值指數」年度調整結果出爐。台股新增宏達電、廣達、統一、富邦金、台肥等7檔成分股。
在新增及刪除成分股方面,台灣共有包括宏達電 (2498) 、統一 (1216) 、富邦金 (2881) 、旺宏 (2337) 、廣達 (2382) 、台肥 (1722) 、欣興 (3037) 等七檔成分股入列;刪除個股則包括台積電 (2330) 、台塑化 (6505) 、中鋼 (2002) 、聯強 (2347) 、宏碁 (2353) 、鴻準 (2354) 、華映 (2475) 、聯發科 (2454) 、聯詠 (3034) 等9檔個股。這9檔個股中,除了華映外,其餘8檔股票由原本價值型轉為成長型,甚至部分科技股去年漲幅高,進行調整而被刪除。
值得觀察的是,統一、台肥、廣達、富邦金等是去年刪除後,今年再度入列。
寶來投信指數投資中心總監黃昭棠說,新入列的羅素大中華大型股價值指數成分股,已充分反映大中華經濟圈最具價值投資的股票特性,可視為投資人未來投資大中華市場參考依據。
這次調整共計新增43檔、刪除44檔成份股,總檔數達147檔;其中中國、香港投資比例提高,台灣比重明顯調降,年度調整結果將於6月25日收盤後正式生效。
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最新發布大中華指數年度調整已更貼近基本面,反映出價值型股票的投資屬性,在指數最新樣貌出爐後,更能表彰大中華經濟圈的投資範疇及投資水平。
羅素大中華大型股價值指數,在這次指數成分股調整變動幅度上,中國的比重調高,香港微升,而中國在去年至今經歷股價修正後,許多個股價值型風格突出,因而使得投資比重大幅提升。
羅素大中華大型股價值指數的產業分布上,前5大產業為金融服務業、公用事業、科技、材料加工及能源,至於前10大指數成分股包括中國移動、中國石油股份、新鴻基地產、長江實業、台灣化纖、中電控股、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和記黃埔、台灣塑膠、中華電信。台灣個股占3名。
展望後市,黃昭棠認為,目前陸股、台股、港股均處於中期整理階段,而今年以來大中華股市相較於金磚五國,仍處於超跌狀態,伴隨著基本面持續增長,下半年大中華股市表現可望有所回升,且在季節性效應使然下,第2季底至第3季分批進場是布局大中華市場的好時點。
摩根富林明JF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認為,台股已於近期順利站上年線,連續兩天整理主要為消化波段反彈近600點的解套賣壓,買盤追價意願雖然不高,但低接具題材性個股的動作卻是頻頻,主要仍著眼於亞幣升值及ECFA題材的持續發酵,在法人資金仍持續回補超賣部位下,若有拉回皆是逢低布局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