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學術應用研討
【台北訊】台北市中醫師公會與財團法人張仲景文教基金會於18日合辦「2010年仲景學術思想研究暨臨床應用學術研討會─紀念黃民德主任委員第十二屆年會」,地點在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38號10樓張仲景紀念館會議廳,洽詢專線:02-23143456。
針灸醫師訓練研習會
【台北訊】台灣中醫醫學會18日舉辦「2010年中醫針灸專科醫師訓練研習會」,地點在馬光中醫教學醫院醫療網會議廳(高雄縣鳳山市維新路122號5樓),需事先報名以準備資料,專線0986-240-027梁淑梅博士。
張仲景學術應用研討
【台北訊】台北市中醫師公會與財團法人張仲景文教基金會於18日合辦「2010年仲景學術思想研究暨臨床應用學術研討會─紀念黃民德主任委員第十二屆年會」,地點在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38號10樓張仲景紀念館會議廳,洽詢專線:02-23143456。
針灸醫師訓練研習會
【台北訊】台灣中醫醫學會18日舉辦「2010年中醫針灸專科醫師訓練研習會」,地點在馬光中醫教學醫院醫療網會議廳(高雄縣鳳山市維新路122號5樓),需事先報名以準備資料,專線0986-240-027梁淑梅博士。
用兩味藥互相配對,可用來治療脘腹痛。中醫師秋增超表示,兩味中藥的配對應用,稱為對藥或藥對,透過兩藥相使、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在臨床運用時可成對使用,在治療脘腹痛上可達到相得益彰的作用,甚至有助於提高治療效果。
秋醫師在一場學術研討會中指出,脘腹痛為消化內科常見症狀,其疼痛性質隨病因病機不同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包括脹痛、刺痛、隱痛、灼痛、悶痛、鈍痛等症狀,治療時宜辨證施治,審因論治。
例如黃連配吳茱萸,二藥配伍一寒一溫,能辛開苦降,肝胃同治。因黃連味苦,性寒,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開鬱除煩,以黃連之苦寒來瀉肝經橫逆止嘔,有和胃制酸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肝胃鬱熱、寒熱錯雜的胃脘灼痛;吳茱萸味苦辛,性大熱,有小毒,能溫中散寒止痛,可散可溫。
秋增超醫師進一步指出,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陰,以白芍的斂陰柔肝配甘草的和逆補脾,肝脾同治,氣血雙調,緩肝和脾,養血益陰,可起到緩急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肝脾不和、氣血失調的胃脘拘急疼痛。白芍能柔肝止痛,養血斂陰,偏補陰血;甘草味甘,性平,能和中緩急,溫中下氣,以及調和各類藥材等。
白芍配枳實,二藥一散一斂,相反相成,有行氣和血、破積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氣血積滯的腹部脹痛或悶痛。因白芍味苦、酸,性微寒,能柔肝止痛、養血斂陰;枳實味苦,性微寒,能破氣消積,下氣通便。
秋增超醫師表示,乳香配沒藥二藥參合,氣血兼固,用於治療人的臟腑經絡、氣血凝滯所引起的脘腹脹痛、刺痛及行經腹痛、產後腹痛等。因乳香味辛、苦,性溫,能在血中行氣,舒筋活絡,消腫止痛;沒藥味辛,性平,能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不過,乳香以行氣活血為主,沒藥以活血散瘀為要。
蘇梗配佛手,不溫不燥,能調暢人的氣機,以及使理氣、寬胸、止痛的效力倍增,可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所引起的胃脘、胸膈脹痛。因蘇梗味辛、甘,性溫,能寬胸利膈,調暢氣機,偏於流通而無辛燥的弊病;佛手味苦、辛,性溫,能疏肝解鬱,理氣和胃。
秋增超表示,傳統中醫治療胃脘痛,既要辯證準確,又要做到理、法、方、藥結合,從藥對在脘腹痛的臨床辯證治療中,只要運用得當、善用藥對,即可相互促進、相開制約。
所謂配伍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中藥材配合應用的方式。秋醫師在一場學術研討會中指出,一名三十七歲的婦女有間斷性胃痛的症狀,飽脹三年。患者在三年來經常反復發作胃脘隱痛,或出現灼熱痛,反酸水,呃逆等症狀,但卻沒有加以重視。
不過,近一個月出現胃脘灼熱疼痛,時有反酸,夜間疼痛更嚴重,飽脹食少,脅脹,口苦,打飽嗝,舌紅苔黃,經診斷後發現患者肝胃鬱熱,胃失和降,治宜泄熱和胃,降逆制酸,並善用兩味中藥材互相配對來治療。後來患者二診,胃脘灼熱消失,食慾增加,但飲食過飽就會偶發胃脘脹痛,夜間時有隱痛,仍然打飽嗝,口淡無味,舌質紅有瘀斑,苔薄白。
診斷後採活血化瘀,和降胃氣為治則,之後患者三診,表示服藥後精神好轉,食量增加,偶爾晚間胃脘嘈雜不適、呃逆,但未有疼痛的症狀,大便稍幹,舌淡紅,苔薄白。經調整處方後,過一段時間,患者回診自訴飲食正常,病前胃脘疼痛、脹滿、打飽嗝等症狀已沒有出現。
頑固的濕疹採用中醫調理終於脫困痊癒。二十八歲女子唸高中時就被頭皮上的濕疹反覆折磨,後腦勺約四指大的頭皮出現發炎破皮症狀,十年來遍尋名醫無效,最後由中醫師針對患者體質,選用逍遙散為主的中藥為患者健脾燥濕,搭配青黛藥膏外敷,不到十天,傷口逐漸消失,終於恢復頭皮原貌。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醫師林彩蕙表示,濕疹是一種多形性發炎反應,以接觸性皮膚炎佔多數,又分為過敏性與刺激性兩類,最大的特徵為易成慢性、容易反覆。病灶的癢、熱、腫,急性期出現的水泡、潰爛,或慢性濕疹帶來的增厚、龜裂,病患苦不堪言。台灣悶熱潮濕的海島型氣候,最容易誘發或加重濕疹的症狀。
林彩蕙指出,這名患者十年前唸高中時壓力大,頭枕部就出現錢幣型濕疹,頭皮,出現一連串異狀,發癢、紅腫、脫屑、搔抓破皮接踵而至,甚至分泌滲液。十年來,她看遍了大小皮膚科,卻一直無法痊癒。
林彩蕙說,病患最後轉診到中醫門診,脈象發現屬焦慮緊張,平時容易腹瀉等偏濕體質,給以逍遙散為主的中藥,對體質病灶調配方劑,兼以健脾,用含有青黛、黃柏、滑石、石膏等的青黛膏來搽抹患處,果然出奇奏效,不到十天傷口就痊癒。
白血球減少症易導致免疫功能異常。中醫師陳旺全在一場研討會中指出,採用針灸治療多取足三里、三陰交、血海、膈俞、絕骨搭配太沖、太谿穴為主。
部分患者白血球減少由脾功能亢進所引起,還有很多甚至原因不明。中醫師陳旺全指出,此時可針脾俞、肝俞、膈俞,腎俞,每次雙側取兩穴,必要時搭配耳針。
此外,化療藥物或放射線引起骨髓抑制時,血液中的各式血球也會減少,血小板數目及功能下降,醫師指出,此時可針肋緣穴並搭配其他治療方法。
同時可用中藥方劑搭配其他藥物調理病患體質。中醫認為血球減少屬於氣血兩虛,多用黃耆、黨參補氣,搭配熟地、阿膠、雞血藤、何首烏來改善。臨床補氣仍以黨參、黃耆等平價藥用量較多。若白血球減少,中醫多認為屬於肝腎陰虛,脾氣虛弱,常用黃精、女貞子、枸杞子、菟絲子,補骨脂等。
至於血小板減少,常伴隨各種出血症狀,中醫稱為氣不攝血或血熱妄行,中醫除也常用補氣藥外也可加入仙鶴草、牡丹皮、地骨皮,龜板等涼血止血藥。
以急性白血病的傳統骨髓移植療法而言,醫師指出,藥物導致骨髓抑制是必經過程,必須使用高劑量化學藥物治療來盡可能先徹底清除癌細胞,而這時骨髓同時也被嚴重傷害,病人必須在無菌室等待移植,這段時間病人免疫脆弱。等到化學療法告一段落,接著才是輸入造血幹細胞讓造血系統在骨髓重新建立血液系統。
中國時報【張翠芬/台北報導】
子宮剩下三分之一,還能順利懷孕生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昨發表全球首例罕見的子宮切除成功產子個案,卅八歲李小姐兩年前因子宮肌腺症手術,子宮從葡萄柚大切得只剩下荔枝般大小,懷孕機率微乎其微,沒想到竟奇蹟受孕,日前順利產下健康男嬰。
李小姐昨天哽咽細訴她罹患子宮肌腺症到順利懷孕的心路。她說,從第一次生理期開始,每個月經期都痛不欲生,吃遍各種止痛藥,就醫檢查是子宮肌腺症。兩年前到北醫婦產部由劉偉民主任診療,發現子宮幾乎全部壞掉,就像顆爛蘋果,需進行子宮切除。
未婚的她仍想結婚生子,希望盡量保留子宮。於是劉偉民切除纖維化的子宮外壁和內膜後,保留三分之一子宮。雖然懷孕機率很低,但他仍將子宮細細縫合,留下生機。
李小姐術後復原良好並遠嫁日本,但經痛問題仍在,原本打算放棄生子,並計畫將子宮全部切除。或許因卸除心理壓力,去年底竟意外自然受孕,連日本醫生也不相信;當時她用六個不同廠牌的驗孕棒都驗出已懷孕,喜出望外的她決定回台生產。
劉偉民對此也感到不可思議,李小姐是高齡產婦、子宮僅剩下三分之一,還能懷孕生子,這是一連串「奇蹟」的組合。
李小姐身材嬌小,孕前體重約卅九公斤,劉偉民擔心僅剩三分之一的子宮無法承受逐漸長大的胎兒,後期可能因胎兒過大導致子宮破裂,危及母子性命。於是在懷孕卅四周為她剖腹,七月七日中午產下重達二四五四公克男嬰,母子均安。
生產過程中特別的是,竟然意外發現胎盤有六、七公分的組織植入子宮壁內,無法自然剝離,加上子宮壁薄到只剩一層膜,即將破裂,是「植入性胎盤」,因此,極可能發生產後大出血。
劉偉民將子宮生產的傷口縫合,再一小塊一小塊切除剝離植入性胎盤後重新縫合,保住她的子宮及懷第二胎的希望與機會。
面對這場充滿戲劇性的演變,李小姐昨天開心地抱著寶寶現身,她說,懷孕時感覺很不真實,常常擔心自己粗手粗腳不小心流產,幸虧懷孕過程順利,她慶幸自己堅持保留子宮,才能完成當媽媽的心願,她也不排斥再懷第二胎。劉偉民打趣說,如果再懷孕最好搬到醫院急診旁,否則風險太大了。
(法新社洛杉磯13日電) 加州醫療委員會(California Medical Board)昨天再度援引其它具爭議性的人工授精方式,以「嚴重疏忽」罪名起訴曾於去年致使1名婦女產下8胞胎的醫生。
位於比佛利山的委員會,控告醫生卡姆拉瓦(Michael Kamrava)對1名48歲的婦女人工植入7枚胚胎。4枚發育的胚胎中,3名胎兒以剖腹產形式取出,1名則死於子宮裡。
委員會在控告書中說,胚胎的數量多到「不應該被植入任何女性—不管她們年紀多大。」
今年元月4日,該委員會也曾對卡姆拉瓦提出類似的指控,稱其行為「違反合理的判斷」,讓婦女蘇里曼(Nadya Suleman)懷了8胞胎。
34歲的蘇里曼當時失業、未婚、而且已有6名子女。去年她成功在洛杉磯產下8胞胎後,被小報緊盯、並封為「八仔老媽」。(譯者:中央社李欣穎)
(法新社東京14日電) 日本電器製造商三洋(Sanyo)推出全球第一台能將米粒轉變為麵包的機器,期望這項發明能在亞洲造成大轟動。
三洋電機表示,這台機器能將一杯米磨成米粉,接著再加水、麩、酵母以及其他材料,烘焙4小時後,麵包就成形了。
這台機器的日文名叫作GOPAN,由日文的GOHAN(米飯)變化而來,PAN是西班牙文的麵包之意。三洋表示,此機器10月將在日本上市,預計明年出口至其他亞洲國家。
該公司發言人表示:「我們希望出口至其他有米文化的國家,主要是中國和東南亞。」
此機器定價約在5萬至6萬日圓(560-670美元)之間。
三洋表示,這種不使用小麥的麵包,對於小麥過敏患者相當好,並表示此機器不用麩也能夠製作麵包。
他們表示,另一項好處是能夠增加稻米消費量,並改變人們的飲食習慣,有助提升日本的低糧食自足率。
居全球第2大經濟體的日本,目前僅有40%糧食自給自足,而且幾乎所有的小麥、玉米和大豆都仰賴進口。(譯者:中央社戴雅真)
(法新社新德里13日電) 印度科學家今天說,他們在糖尿病研究上獲得突破,糖尿病患者未來不必每天注射胰島素,只要一個月注射一次,甚或更長的時間注射一次即可。
印度國家免役學會(Naitonal Institute ofImmunology)研究人員說,他們在老鼠與兔子身上對一種藥物做了兩年試驗,這種藥物可緩慢釋放胰島素至體內,藥效可達幾週甚至幾個月。
研究人員在美國期刊「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發表這項報告,他們說,使用單次劑量的SIA-II藥物,可讓最低量的胰島素留在老鼠體內超過120天。
新德里富斯醫院(Fortis Hospitals)糖尿病科主任,也是印度糖尿病基金會(Diabetes Foundation)會長米斯拉(Anoop Misra)告訴法新社:「這是個相當令人振奮的研究。」
米斯拉說,在試驗上,每週注射一次胰島素,在糖尿病上已屬長足進展,但每月注射一次,就是個突破。
他提到這種原形藥物時說:「以單一貯備式胰島素劑量,來延長對糖尿病的控制,這是個全新領域,但大家也須記住,這種藥只在動物身上用過。這還是初期的發展階段。」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有逾2億2000萬人有糖尿病,每年造成逾100萬人死亡。(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法新社巴黎14日電) 今天出土的化石顯示,猿猴和人類最近的共同祖先可能在2600萬年前出現,比先前認為的晚了數百萬年。
研究人員表示,沙烏地阿拉伯西部發現不明種類的部份頭骨,不但改寫靈長類動物演化的時間表,也填補化石紀錄上長久的空白。
截至目前,以基因組為基礎的分析,將包括猿猴與人類的人科,與舊世界猴(Old World monkeys)之間的分歧點,列為3500萬年至3000萬年前。
但名為saadanius hijazensis的新種類,可追溯至2400萬至2800萬年前之間。
化石的特徵顯示,這種猴子、猿類和人類最近的共同祖先,在進化樹上的排序比遺傳方式顯現的高。它又稱狹鼻猴。
這項發現使指認另1種靈長類動物的神秘化石,首次成為可能,這種靈長類活躍時代晚了約400萬年,明顯是人猿分家後的猿類。
密西根大學教授桑德斯(Williams Sanders)說:「這項時間上的變動,不會改變我們對人類起源的看法。」他領導這項研究。
他說:「但這能助我們縮小這個族群最終孕育人類和其他直系祖先的時間範圍。我們現在可以研究2800萬至2400萬年的時期。」
一個特徵尤為明顯,就是有骨的耳管。這告訴古生物學者,這種動物生活的時間點,在猴子和人類基因上分道揚鑣之前。
他解釋道:「Saadanius和古老的狹鼻類有相同特徵,卻沒有猿猴或舊世界猴的進步特徵。」
舉例來說,公猿有額竇和大犬齒,舊世界猴在顎後有臼齒以擊碎並碾磨種子。
桑德斯表示,有骨耳管是兩大族群的共同特色,早期的狹鼻類則未有這種特徵,意味Saandanius一定處於兩者之間。(譯者:中央社鄭竹雅)
(法新社斯德哥爾摩14日電) 從瘦身補給品到處方藥,藥局充滿各式各樣的減肥產品,不過這些東西不只會讓人花大錢,還會讓人流失健康。
第11屆國際肥胖大會在斯德哥爾摩舉行,專家對非處方瘦身產品立場明確,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營養暨內科系教授史登(Judith Stern)說:「把錢省下來吧,唯一會消失的只有你的錢。」
大會發表的2項研究都顯示,瘦身補給品沒有效果。
德國哥廷根大學(university of Goettingen)教授艾若特(Thomas Ellrott)的研究報告,將9種當紅減肥藥與安慰劑一起進行對照實驗。
他說:「市面上有一堆宣稱能透各種機制、達到減重效果的瘦身產品…這個市場十分龐大,不過這些產品不同於受到規管的藥物,它們不需證實效果就能販賣。」(譯者:中央社張稚昀)
(法新社首爾14日電) 官員今天表示,根據有關安樂死最新醫療準則,在確定末期病患提前結束生命的意願後,南韓醫師將可以移除他們的生命維持器。
衛生部表示,這些準則是由18名來自國會、民間團體、司法界、宗教界及醫療界的代表委員會所擬定。
代表委員同意,醫生只要根據病人預先書面或口頭聲明,就可以停止長期維繫生命的治療。
但衛生部在聲明中表示,代表委員在對心智障礙者或其他無法表達意願的病人實施安樂死一事上,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雖然國會尚未訂定審議安樂死法案的時間表,,不過衛生部官員表示,這些準則將用來制定有關安樂死的新法。(譯者:中央社盧映孜)
【24drs.com】July 6, 2010 – 一篇新研究指出,根據國家指引對糖尿病提出的建議,密切控制高血壓對於適度控制並沒有比較好。
研究者、佛羅里達大學Gainesville分校藥學暨醫學副教授Rhonda M. Cooper-DeHoff藥學博士表示,指引建議糖尿病患的收縮壓要低於130。
但是,在她的研究中,那些維持收縮壓適當控制於130-139的人,和那些控制得更密切者的結果差不多。收縮壓是兩個血壓讀數的上限值,代表心臟收縮時所用的最大壓力。
她比較了血壓控制範圍對於追蹤期間之死亡、心臟病發作、中風的影響。她向WebMD表示,密切控制者和一般控制者之間,在這些方面並無差異,和指引所認為的有所不同。
Cooper-DeHoff博士表示,這個意義是,我們需讓糖尿病患的收縮壓低於140,特別是他們有心臟病時,至於努力讓這數值低於130的話,對於死亡、心臟病發作、中風風險而言,並沒有額外幫助。
該研究登載於美國醫學會期刊。
【密切控制血壓與適度控制之比較】
為了本研究,Cooper-DeHoff博士等人探討「INVEST (International Verapamil SR-Trandolapril Study)」這個大型研究的其中6,400名研究對象,該研究納入了來自14個國家、超過 22,000名至少50歲、有高血壓和冠狀動脈疾病的研究對象。
這些研究對象於1997至2000年間納入,追蹤到2003年3月,美國研究對象則延長追蹤到2008年8月;研究者僅針對其中6,400名於研究開始時即有糖尿病者進行分析。
INVEST研究比較兩種降血壓方式,研究對象先被給予一種鈣離子拮抗藥物或乙型阻斷劑,接著視需要使用多種藥物來降血壓。
接著,研究者將這6,400名研究對象分成三組:
* 35.2%有密切控制,收縮壓維持在低於130。
* 30.8%有適度或一般控制,血壓值介於130至小於140。
* 34%控制不佳,血壓大於140。
【適度控制血壓勝出】
在追蹤期間,研究者著眼於哪種控制程度者比較可能死於任何死因或有心臟病發作或中風。
密切控制和適度控制者之間只有些微差異,這6,400人之中:
* 密切控制者有12.7%死亡或者有心臟病發作或中風。
* 適度控制者則是有12.6%如此。
* 控制不佳者則是有19.8%如此。
在延長追蹤期間,密切控制組的任何死因死亡風險實際上較高,為22.8%,高於適度控制者的21.8%。
Cooper-DeHoff 博士警告表示,該結果無法一般化到那些有糖尿病但是沒有冠狀動脈疾病者。
即便指引建議糖尿病患降低血壓已經將近20年,但是她寫道,很少證據支持這個建議,特別是降低收縮壓這方面。
Cooper-DeHoff 博士報告接受降血壓藥物製造廠、Abbott Laboratories的研究資金。
【其他專家意見】
洛杉磯Cedars-Sinai醫學中心Cedars-Sinai心臟研究中心心臟小組主任、心臟科醫師P.K. Shah為WebMD回顧該研究時表示,這的確是個好消息。
他表示,希望這些研究對象記住的是,要把血壓控制在合理的適當範圍,也就是說,適當控制血壓就有效。
Shah醫師表示,其他研究發現,天生低血壓者心臟病發作和中風問題之風險降低,但是,使用藥物降低血壓和天生低血壓有所不同,也就是用藥物降低血壓並無法模仿天生低血壓的正面影響。
【24drs.com】July 6, 2010 – 一篇新研究顯示,測量小孩的脖圍可能是幫助篩檢他們是否過重或肥胖的新方法。
研究者針對超過1,100名年紀6-18歲的青少年進行測量,發現脖圍可正確地分辨出大部份過重或肥胖的孩童與青少年。
研究者寫道,這個簡單的方法可能是更好的辨識工具,因為身體質量指數(BMI)在描述腹部脂肪或深部內臟脂肪方面很無法信賴。
身體質量指數是使用身高和體重計算,在小孩,BMI表也將性別和年紀納入。
密西根大學的Olubukola Nafiu醫師等人表示,確認年紀和性別特定的切點,藉以篩檢過重或肥胖的小孩。例如,一個6歲男孩的脖圍超過11.2吋,則過重或肥胖的機率是同年紀但是脖圍低於切點值男孩的3.6倍。
研究者結論表示,脖圍可以作為身體質量指數高之青少年的可信賴辨識工具。小孩們呈站姿、頭仰直,使用一個捲尺測量脖圍,這個方法在男孩的指標性優於女孩。
研究者寫道,肥胖是美國孩童所面對的最嚴重的慢性健康問題,也被描述為21世紀之生活餘命降低的可能原因。控制孩童肥胖流行病的首要任務是,獲得費用低、迅速且容易使用、病患和執業者都可接受的監測工具。
脖圍是更好測量方法的理由之一是,它容易測量,研究者表示,脖圍也顯示與成人的BMI有關。
該研究於8月號的小兒科(Pediatrics)期刊印行前先於線上發表。
(中央社台北14日電)英國的研究人員發現,證據顯示女性的腦子比男性更擅長記憶資訊。
英國「每日電訊報」(Telegraph)網站報導,劍橋大學(CambridgeUniversity)的科學家已證實,性別和教育程度等因素與記憶能力間有明確關聯性。
這些發現可能有助科學家進一步了解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及其他失智症的病因,並可能更準確地偵測出失智症最初期的跡象。
將近4500名來自東安格利亞(EastAnglia)的男、女受測者在這項研究中接受數項記憶測驗。
受測者的年齡分布在48歲到90歲間,研究人員一一評估他們的認知及生理反應。
初步結果強烈顯示,女性記憶能力優於男性。在特定的記憶測驗中,女性平均比男性少犯5.9個錯誤。
這項顯著的差別不受年齡影響。
劍橋大學精神醫學系專家布萊克威爾(AndrewBlackwell)說:「雖然性別和教育程度以及認知能力之間的關係曾有人探討過,但這項龐大的數據提供了更顯著的證據,顯示隨著年齡增加,這些因子在決定我們的記憶力優劣方面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利用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判定特定年齡、性別及教育程度的人記憶能力是否正常。」
「大量科學文獻證實,通常女性在口語能力測驗的表現優於男性,而男性的空間感比女性來的好。」
「不過,在這項研究中,我們使用空間方式來衡量記憶,結果依舊是女性勝出。對此有很多可能的解釋,包括神經生物學(neurobiological)以及環境兩方面的差異。」(譯者:中央社實習編譯郭欣華)990714
人工流產太多次,小心會有子宮肌腺症,得強迫切除子宮,不過接下來這名患者,38歲的李小姐,他的子宮硬化切除到,只剩下三分之一,卻堅持要生小孩,最後他終於順利生下小男嬰,也成為全台子宮最小,還能成功生子的第一人。
李小姐的腹部被劃開,小男嬰就從肚子裡被拉了出來,多讓人驚奇的一刻,但更讓人吃驚的是,李小姐的子宮,因為得到子宮肌腺症,切除到只剩三分之一,卻還能順利受孕,產下小男嬰,連自己都不敢相信。李小姐手上抱著的這個男嬰,就是老天賜給李小姐的珍貴禮物,有了他,25年來的劇烈經痛都不算什麼了,
但原來劇烈的經痛,就是她得了子宮肌腺症的徵兆,子宮肌腺症會讓。子宮會硬化,甚至是纖維化,必須把子宮硬化的地方切除,原本40歲以上婦女朋友較容易得,但現在年齡降到2.30歲,除了家族遺傳,人工流產也會增加罹患子宮肌腺症的機率。暑假後,往往會一波墮胎潮,醫師提醒年輕女性朋友,可別輕易因為一時貪玩,換來不孕的後果。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4日電)美國出現多起醫師不按規定使用奎寧,病人發生血小板缺乏症、尿毒症、紫斑症、腎臟永久損傷等副作用。台灣有4病人吃奎寧後出現心悸、水腫、虛弱等,衛署今提醒醫療人員注意。
據外電報導,美國有些醫師以奎寧治療血栓、高血脂、自體免疫疾病等,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指出,奎寧用於治療瘧疾,若未依規定使用,可能造成病患極大的風險。
在台灣方面,衛生署共發出奎寧單方製劑藥證2張,治療適應症為「抗瘧疾」,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接獲4件奎寧的不良反應通報案,病人症狀包括心悸、水腫、虛弱等。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指出,如果醫師或病人未依藥品藥證規定使用奎寧,一旦發生不良反應,受害病人無法獲得藥害救濟。990714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4日電)醫界研究顯示,接受荷爾蒙療法的乳癌病患,接替使用泰莫西芬與芳香環(酉每)抑制劑,可降低抗藥性與副作用,給付方案日前納入健保,每年300人受惠,患者年省新台幣15萬元。
國泰醫院乳房中心主任杜世興今天指出,泰莫西芬是傳統的荷爾蒙治療藥物成分,芳香環(酉每)抑制劑是後來上市的新藥,有人以為新藥可以取代老藥,實則不然;對台灣病友來說,先用老藥2到3年,再用新藥2到3年,效果更好。
長庚醫院乳癌中心主任陳訓徹解釋,芳香環(酉每)抑制劑適用於停經後婦女,台灣乳癌病患比歐美年輕,罹癌時多半仍有月經,即使化學治療致使月經不來,卻可能是假性停經,建議先用泰莫西芬,確定停經後,改用芳香環(酉每)抑制劑。
高雄醫學大學癌症中心主任侯明鋒分析,1項5年追蹤研究顯示,服用泰莫西芬2年以上,乳癌抗藥性機率會上升,此時改用芳香環(酉每)抑制劑,抗藥性機率降低;另1項追蹤93個月的跨國研究發現,新舊藥交替使用,乳癌復發機率降低18%、存活率提高14%
泰莫西芬藥費便宜,病人負擔得起,還可保護心臟及骨頭,但副作用是刺激子宮內膜增生變厚,部分病友害怕乳癌沒治好,再得子宮內膜癌。芳香環(酉每)抑制劑藥費較貴,不會提高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副作用卻是骨質疏鬆、關節疼痛。
罹患乳癌的高家姊妹,在藥物作用與經濟負擔之間左右為難,姊姊以泰莫西芬治療2年,子宮內膜增生部位從3處增加到6處,厚度從0.8公分變成1.5到3公分,妹妹看得心驚,還好等到新舊藥接替治療納入健保,2人趕忙換藥。
杜世興說,健保局6月起通過泰莫西芬與芳香環(酉每)抑制劑給付方案,適合快要接近停經期病友,但提醒患者還是要定期上婦科檢查。990714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4日電)長庚醫院涉嫌超收主治醫師勞、健保費用,院方與主治醫師是合夥關係或僱傭關係,交代不清。衛生署長楊志良懷疑長庚醫院有兩本帳,將與稅捐單位研議依法處理。
楊志良昨晚點名長庚醫院需限期將事情交代清楚,今天下午重申,長庚醫院在報所得稅時聲稱院方和主治醫師是合夥關係,等到醫院評鑑卻說雙方是僱傭關係。長庚身為台灣最大的醫療體系,不能如此便宜行事,遊走法律邊緣。
楊志良說,如果長庚醫院和主治醫師是合夥關係,就不符合醫院評鑑和醫院設置的最低標準,因為「醫師基本薪資」是醫院評鑑的項目,財稅單位認定底薪是僱傭而非合夥關係,只要這項不合格,衛生署就能把長庚從醫學中心降級為地區醫院,如果長庚的醫師人力配置不符規定,衛生署還可關掉長庚醫院。
楊志良說,他「適度懷疑有兩本帳」,但是全台灣都跟著有樣學樣,醫療體系會混亂,不能確保醫療品質,稅捐處少收不少的稅;因此,醫事處將與稅捐單位研議,依法處理。
他認為,「長庚絕對不會接受關院,也不會要降級」,但長庚若不改正,衛生署就依法行政。990714
(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14日電)二代健保法草案能否在立法院臨時會過關,衛生署長楊志良今天說,在野黨立委這兩天仍未出席協商,他有點遺憾。他說,雖然許多部分朝野未獲共識,但他仍會努力到最後1分鐘。
二代健保法草案雖排入立法院臨時會,但對於費基擴大範圍、政府負擔比例、所得上下限等問題,朝野未有共識。
楊志良在記者會表示,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最後一次審查時,就承諾二代健保案不會密室協商,且會交回原來委員會協商,並公開歡迎民間團體旁聽,但這兩天協商,在野黨立委卻沒有出席。
他說,一切會按照程序處理,並尊重立法委員,只是覺得有點遺憾。
二代健保法草案能否過關,雖然有許多未獲共識的問題待釐清,但楊志良仍說,會努力到最後1分鐘。990714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14日電)1名77歲老婦食用破布子,卻不慎嗆入呼吸道,陷入昏迷,經送醫後,醫師將破布子從右側支氣管中夾出,讓老婦逃過一劫。
這名老婦是7月上旬中午用餐時,不慎將破布子嗆入呼吸道,出現呼吸困難,送至台南市立醫院急診時已陷入昏迷。
市醫檢查時,不僅看到破布子在右側支氣管中,更發現老婦左肺發炎,醫師立刻施以全身麻醉診治,夾出破布子。
市醫胸腔外科醫師吳明和說,食物一旦嗆進呼吸道,應立即就醫,確定異物存在的位置,以免造成嚴重呼吸困難,危及生命。
破布子又稱「樹子仔」,是高纖維的植物食品,生長期是6月至7月,台南縣南化鄉、玉井鄉、楠西鄉、六甲鄉等山區都是產地,具有開脾健胃功效,是下飯佐菜菜餚。99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