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膀胱結石,都是呈圓形或是橢圓形,但衛生署嘉義醫院泌尿科發現一名80多歲老翁的結石,形狀卻長得像三角形的御飯糰,令醫護人員及家屬都感到驚訝。
嘉義醫院泌尿科主任黃才倍表示,這名老翁有膀胱結石已有一段時間,以前發炎疼痛時都服用止痛藥或抗生素,日前因疼痛難耐到院開刀,取出2顆直徑2公分的石頭,其中一顆有如御飯糰的結石,長約3公分、厚度約0.5公分。
一般進行膀胱結石手術,僅須住院2、3天即可出院,這名老翁因為長期服用止痛藥物止痛,結果導致體內抗藥性強,住院近2星期才出院。
黃才倍指出,身體結石除了遺傳因素外,後天飲食也有相當大的關係,尤其不喜歡喝水的人,更容易造成膀胱結石,結石會造成泌尿系統反覆發炎而疼痛,若覺得身體泌尿系統有問題,要趕緊就醫,以免加重病情,增加治療難度。
目前分類:健康 (399)
- Nov 24 Wed 2010 17:47
老翁膀胱結石 形狀有如御飯糰
- Nov 24 Wed 2010 17:47
東南亞糖尿病患激增 禍首西式飲食
(法新社雪梨7日電) 澳洲研究人員今天警告,東南亞近年激增的糖尿病患是因為越來越多人食用西方的垃圾食物。
研究發現,越南胡志明市有11%的男性和12%的女性罹患第2型糖尿病卻渾然不知,全越南則有4%民眾罹患此病。
雪梨嘉文醫學研究所(Garvan Institute ofMedical Research)的研究員Tuan Nguyen表示,近幾年,越南的飲食型態已經大幅改變,尤其是城市變得愈來愈西化。
他說:「到處都是速食餐廳。」
他表示,從隨機的721個 男性樣本和1421個女性樣本中所取得的研究結果,跟泰國的研究結果類似。
他說:「因此我們有信心推斷這項發現適用於其他東南亞國家,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柬埔寨和寮國在內。」
第2型糖尿病是主要的糖尿病類型,肇因於飲食中的高脂、高糖以及缺乏運動,可能會導致心臟疾病、視力喪失、截肢和腎衰竭。
本研究共同作者康貝爾(Lesley Campbell)說,開發中國家正面臨「悲慘的故事」,除了飢餓和貧窮之外,還受到西方生活型態疾病的影響,卻缺乏保健資源可以醫治。
她說:「不幸地,我們正看著只不過一個世代,糖尿病在開發中國家急速增加。」(譯者:中央社賴秀如)
- Nov 24 Wed 2010 17:47
雞骨卡喉嚨 胃鏡夾出解危機
鹽酥雞香噴噴人人愛,台中市一名國中女生卻因為它進了急診室。這名少女全家共嚐美食之際,忽然發現喉間有異物感,接著胸骨上端劇烈疼痛,就醫後X光片顯示有一塊雞骨卡在食道,且有刺穿之虞,在進行全身麻醉,利用胃鏡夾取異物,才化解危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小兒胃腸科主任陳安琪表示,從食道夾取意外並不特別,難的是如何在拉出這塊形狀不規則雞骨的過程中,避免讓尖刺傷及食道,必須非常緩慢且謹慎。所幸手術順利,少女在清醒之後,胸口不舒服的感覺也消失了,沒有留下後遺症。
陳安琪指出,誤食異物病患以幼兒居多,多是因玩耍或不懂事,而將硬幣、鈕扣、水銀電池、小玩具、髮夾、戒指、鑰匙等送入口中吞下,成年人往往是邊吃邊講話或大笑,誤食魚刺也常見,年長者的問題則出在牙口變弱,無法細細咀嚼,導致食物太大塞住食道,或是吃藥時連同包裝鋁箔片一起吞服,剔牙時牙籤誤入喉嚨等。
雖然有的異物可以經由消化道自行排出,耐心觀察即可,但有的卻必須積極處理,好在內視鏡早已取代開腸剖肚,風險降低很多,不過,幼兒通常無法配合內視鏡操作,此時就必須動用全身麻醉,算是不小的醫療過程,提醒家長應多注意居家環境,以預防幼兒誤食的問題。
- Nov 24 Wed 2010 17:47
「MSN減重法」奏效 婦人成功甩肉、受孕
南投一位婦女生過兩個女兒之後,很想再添一個男丁,無奈產後肥胖作梗,八年來一直無法如願,後來看到妹妹加入減重門診甩肉,也跟進展開自己的塑身大作戰,經過兩個月的努力,體重減輕超過11公斤,同時還成功受孕,而且是全家引頸期盼的健康男寶寶。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林文元認為,「MSN減重法」奏效,應該是這名婦女成功的關鍵;這是由醫師Medical、運動治療師Sport、營養師Nutrition組成的鐵三角,在門診和減重班教導民眾如何吃才正確,如何運動才有效,透過飲食、運動和行為的改變,全方位的用智慧減重,而不是採用激烈手法,在短時間內達到目的。
據統計,約15%生育年齡夫妻正面臨不孕的困擾,林文元建議,正視肥胖引發的生殖荷爾蒙異常,在追查不孕原因時,肥胖也要列入考慮。
林文元表示,不論男女,若是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25,受孕率就會明顯降低,在女性方面,排卵障礙是導致不孕最可能原因,其中又以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最常見,3成6有此問題的婦女,BMI值都高於27,所幸肥胖婦女如減少5%的體重,就足以改善雄性荷爾蒙過高的情況,並恢復排卵功能。
- Nov 24 Wed 2010 17:47
肩部無力麻痛 小心神經損傷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7日電)王姓男子車禍造成右肩鎖骨骨折,治癒後右肩等出現無力麻痛現象。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今天指出,王姓男子擔心是腦中風症狀求診,檢查後確認是鎖骨骨折後傷及臂神經叢。
成大醫院復健部醫師顏威彰表示,臂神經叢有鎖骨及上斜方肌保護,不容易受傷,除非是外力強力牽拉,例如騎機車時摔倒肩膀受到牽拉,有時也會因肺癌、乳癌或頭頸部腫瘤而侵犯臂神經叢。
他指出,臂神經叢損傷會造成手掌或手指癱瘓,嚴重甚至會出現全部神經根受損,導致上肢無法活動。
顏威彰說,臂神經叢損傷治療時,需預防上肢水腫,也要給予止痛藥物,控制疼痛,再進行肌力及上肢功能訓練。治療3個月若毫無改善,得考慮外科手術。
他表示,臂神經叢位於頸部與肩膀之間,源頭來自於第5、第6、第7、第8頸神經根與第1胸神經根,這5條神經根彼此交纏再分出新的末端分枝。分枝較重要的神經總數有16條,支配肩膀、上臂、前臂與手指的肌肉活動與皮膚的感覺。990707
- Nov 24 Wed 2010 17:47
即食真空包違規 最高罰30萬
(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7日電)衛生署真空包裝即食食品規範預計9月上路。衛生署今天表示,較乾燥產品或完全滅菌的真空包裝,都可常溫販售;但煙燻、醬菜等產品需冷藏販售,且保存期限在10天內。
衛生署指出,這項規範將在7月9日預告,8月初公告,預計9月實施。業者未依法進行有效滅菌或訂定保存期限,除產品需依消保法回收下架外,並可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要求限期改善,未改善者可處新台幣6到30萬元罰鍰。
衛生署日前公布8起肉毒桿菌中毒事件中,除3起原因不明外,其餘都懷疑與真空包裝豆製食品有關。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下午在記者會公布真空包裝食品規範,如果真空包裝產品較乾燥(水活性在0.85以下),例如肉乾或經全面性有效滅菌的真空包裝產品,可在常溫下販售。
他說,如果真空包裝產品較濕,或為煙燻、發酵產品,例如燻鮭魚、醬菜類、火腿等,保存期限都必須在10天以內,且需冷藏販售。
此外,衛生署也規定,需冷凍、冷藏的產品,都必須在產品包裝外標示需冷凍、冷藏。990707
- Nov 24 Wed 2010 17:47
吞超大漢堡 當心落下巴!
速食業為了搞噱頭,紛紛推出巨無霸型的大漢堡,不過最近卻有人因為吃漢堡嘴巴張太大,出現「落下巴」的狀況,醫生提醒,不只是吃東西嘴張太大,大笑、咬太硬的食物,都可能造成顳顎發炎。
巨無霸大漢堡有七層鮮美的肉片,一量起來有9公分,讓人忍不住想要張開嘴巴,大口大口吃漢堡,不過一般人嘴巴張開只有4.5公分,這樣豪邁的動作,會讓顳顎關節張太開,小心軟骨發炎、關節錯位,嘴巴打不開。
不過別以為只有吃漢堡才會顳顎關節發炎,開懷的笑、仰天長嘯、笑到全身發熱或是吃整顆的蘋果、啃甘蔗、咬硬的食物,或是嘴巴張合動作太大,都有可能讓你下巴關節發炎,醫生提醒,如果你的手伸出來角度比較彎、超過十度,就表示你的關節容易出現錯置,也是下巴發炎的高危險群,吃東西不要吃太猛,才不會下巴發炎,到時候想吃什麼都吃不了。
- Nov 24 Wed 2010 17:47
少女從娼 孟加拉老鴇逼吞類固醇
(法新社孟加拉法瑞普7日電) 孟加拉妓院老鴇羅克雅(Rokeya)只要簽下新的性工作者,都會讓她們服用催肥牛隻的類固醇藥物。
現年50歲的羅克雅說,對年長的性工作者來說,這些藥物對她們有效,但對12歲到14歲的少女,要用注射的才有效果。
羅克亞說:「如果還是個小女孩,這是讓他們變豐腴、隱藏真實年齡的最快方法。」她說,這種叫作歐樂得爽(Oradexon)的藥物很便宜,到處都買的到。
英國慈善機構「行動援助」(ActionAid)指出,孟加拉大約有20萬婦女與少女投入性行業,其中有90%性工作者對歐樂得爽或類似的類固醇藥物上癮。
醫生說,長期服用類固醇會有致命危險,但在達卡(Dhaka)外圍100公里處的這間政府註冊妓院,900名性工作者中,大部分的人每天都會服用類固醇,讓自己的身材變豐滿。
這種藥物相當常見,在妓院的茶室就有賣,10顆一包,售價幾分錢,比一杯茶還便宜。(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 Nov 24 Wed 2010 17:47
英新發現 人類祖先早能適應嚴寒
(法新社巴黎7日電) 根據一項今天發表、具標竿意義的研究,從非洲出走的早期人類,早在80多萬年前就已經能夠適應嚴寒的氣候。
英格蘭東部諾福克(Norfolk)哈比斯堡(Happisburgh)附近發現一批燧石工具,顯示現代人最早所定居、冬季氣溫低於攝氏零度的地點。
研究說,這項發現意味著我們約2萬6000代前的祖先,在像今天瑞典南部的氣候中生存下來,當時也許沒有火或衣服可取暖。
到目前為止,幾乎每一處證明在180至78萬年前的早更新世(Early Pleistocene)期間,歐亞大陸曾有人類聚落的考古地點,一直位在緯線45度以下,顯示溫度成為阻擋人類進一步向北擴張領地的天然障礙。
所有這些地點,不是位在熱帶,就是熱帶草原或地中海型氣候區。
這條氣候邊界橫跨法國南部、義大利北部、羅馬尼亞、哈薩克南部、蒙古,以及中國東北和日本北端的北海道島。
唯一已知的例外,是人類曾趁著天氣較為溫和的期間,占領英格蘭南部索夫克(Suffolk)帕克菲爾德(Pakefield)一處地點。
但這項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艾希頓(Nick Ashton)領導的新研究,已對45度緯線規則提出挑戰。
研究首度顯示,攜帶石製工具或武器且適應力強的祖先,能夠在充滿挑戰的嚴寒環境中生存。
艾希頓說:「新發現的燧石人工製品,相當重要。它們不僅更早於其他發現,而且與一系列提供明確植被和氣候狀況等獨特的環境資料有關。」
這項刊登在英國期刊「自然」(Nature)的研究歸結,連同磁性和生物證據,「顯示年代可溯至早更新世末期」。(譯者:中央社盧映孜)
- Nov 24 Wed 2010 17:47
衛署:17%醫院醫療業務外包
(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7日電)衛生署今天表示,醫療核心業務不得外包,明年將列入醫院評鑑。另據衛生署調查,17%的醫院有醫療業務外包經營,其中包括3家醫學中心的醫學美容、放射治療等都有外包情形。
衛生署長楊志良日前重砲抨擊醫院將醫療業務外包,並指將針對署立醫院一一整頓。
衛生署醫事處科長周道君下午受訪表示,衛生署在今年2月就已經公告「醫療機構業務外包作業指引」,明定醫院對於外包業務應負全部責任,並規範除偏遠地區人才羅致困難的醫院外,涉及診斷、治療、核心護理等醫療核心業務,都不得外包。
不過,很多醫院仍將洗腎、呼吸照護等醫療業務外包。周道君說,為管理醫院醫療業務外包狀況,明年起會將醫療核心業務不得外包項目,列醫院評鑑的必要項目。
另外,衛生署去年10月委託台灣醫院協會針對全國500家醫院外包業務所作的調查發現,有17%的醫院有醫療業務外包經營。
依醫院層級區分,醫學中心有業務外包現象比率為15%,3家醫學中心外包業務包括醫學美容、放射治療、核磁共振、正子造影;區域醫院為22%,地區教學醫院為26%,其他地區醫院為14%,外包項目以洗腎、呼吸照護、檢驗居多。
周道君說,在還沒有正式納入醫院評鑑前,也考慮公布醫療業務外包的醫院名單。990707
- Nov 24 Wed 2010 17:47
專家:中國男性生殖健康惡化
(中央社台北7日電)上海男性醫學專家在剛結束的上海男科學術會議上表示,中國男性在生殖健康上受到的傷害不比女性小,呈現不斷惡化的趨勢。
中新社今天報導,上海中山醫院泌尿外科承辦的上海男科學術會議最近舉行,並由上海市男科科學研究所所長王益鑫等男科專家就「男性性健康」等議題做專題報告。
據介紹,男科學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與婦科學相對應,是結合醫學心理學、內分泌學、性病與皮膚病學等相互滲透的多學科醫學。男科學在中國起步於上世紀70年代,之後發展較為緩慢。隨著社會開放和進步,男性生殖健康受社會重視,近幾年才有較快的發展。
據了解,相關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一組40至70歲年齡段的1290名男性中,不同程度的男性性功能勃起障礙(ED)患者佔52%。研究還顯示,中國男性平均壽命較女性短,原因之一就是男性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夠重視,關注度明顯不如女性。
但是,男性在社會、職業、單位、家庭及個人發展等方面卻承擔了各種責任和壓力。因此,出席會議的專家呼籲社會關注男性生殖健康。990707
- Nov 24 Wed 2010 17:47
不法藥物查緝不力?衛署喊冤
(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7日電)監察院糾正衛生署不重視不法藥物氾濫問題。衛生署今天表示,成立跨部會聯合取締小組後,今年4至6月不法藥物查緝違規件數,是1至3月的4倍,未來仍將繼續加強查緝。
監察院調查發現,台灣偽、劣、禁藥氾濫,不法藥物在市面流通率至少是已開發國家6倍以上,政府遲未重視不法藥物問題,通過糾正衛生署。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消費者保護中心主任劉淑芬晚間受訪表示,衛生署一直很重視不法藥物問題,行政院3月成立跨部會聯合取締小組前,衛生署每年都有相關計畫;不過,取締不法藥物或違規廣告需跨部會配合,衛生署、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新聞局、海巡署、地方政府等都是小組成員,聯手查緝。
衛生署指出,據統計,跨部會小組成立後,今年4至6月不法藥物查緝違規件數,是1至3月的4倍;另外,媒體違規廣告也從今年1月的13%左右,到6月降為8.8%,未來將繼續加強查緝工作。990707
- Nov 24 Wed 2010 17:47
港醫局:天灸療法可紓緩哮喘病
(中央社記者王曼娜香港7日電)香港醫院管理局今天公布的臨床觀察及調查發現,天灸療法有助紓緩過敏性鼻炎及哮喘病情,可以減少病人再復發的日數及每天服用西藥的次數。
醫管局中醫藥部過去1年對600名接受過天灸療法的哮喘病人進行臨床觀察及調查,結果發現,病人復發的持續日數由之前平均3.75天,減少到1.2天。
調查又發現,天灸療法有助減低病人到急診室的求診次數以及每天服藥的次數,顯示治療有明顯臨床改善。
天灸療法是在夏季三伏天,將藥物敷貼於特定穴位表面,激發經絡、調整氣血以防治哮喘病及過敏性鼻炎等。
中醫藥部現在計畫邀請700多名13歲以上的哮喘患者,利用這兩個月的三伏天日子接受天灸療法治療,希望可以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減低冬天發病率,舒緩公立醫院急診室壓力。990707
- Nov 24 Wed 2010 17:47
高溫排隊看世博 多人中暑
(中央社記者郭玫蘭上海7日電)上海持續飆高溫,世博園區中暑遊客不斷增加,世博局今天表示,中暑情況95%發生在熱門場館蛇形長時間排隊人龍。若未來連續出現高溫,中暑情況還會增加。
世博局副局長丁浩說,目前正進行極端高溫天氣世博園區的應對措施,將請應急管理部門研究在極端高溫條件下是否閉園等問題。
上海市政府防汛防颱專題記者會上,上海氣象局副局長袁招洪指出,當局正在進行氣象因素與遊客中暑、腹瀉的相關分析,聯合衛生部門建立園區中暑、腹瀉人數預測模型,並已開始內部試運行。
他說,當局也將透過世界氣象組織國際示範專案,發佈適合不同遊客的熱指數預報。
丁浩表示,在高溫條件下,在世博區發生參觀者中暑的情況比較多,特別是前幾天空氣濕度較高,人感覺胸悶,經過長時間的排隊,經常會有人中暑。
丁浩指出,當局做過一項測試,中暑的情況大約有95%是在熱門場館蛇行排隊人龍發生,因為蛇行隊伍中間的排隊者密度高。
丁浩表示,當局已在排隊等候區把遮陽棚豎立起來,也採取種種降溫措施。經統計,中暑人數有所下降。但如果連續出現攝氏38、39度高溫,中暑的情況還會增加。990707
- Nov 24 Wed 2010 17:47
車禍15年後 中國女子畸型腿終矯正
(中央社台北7日電)1名中國女子經歷可怕車禍後,致使下肢與一般人彎曲方向恰恰相反,15年後才接受矯正手術,應該可以正常站立和行走。
據「每日郵報」(DailyMail)報導,那場造成雙腿嚴重受傷的可怕車禍發生時,小方(化名)才7歲。當時外科醫生設法避免截肢一途,但由於這場意外,她的雙腿開始異常生長,變得扭曲變形。
來自中國東北黑龍江省哈爾濱的小方現年22歲,受了15年的苦後,終於在6月21日做了矯正手術。
手術成功拉直了她的雙腿、移除多餘的膝蓋骨、並拉長了她的肌腱,好讓她能行走。
目前小方的雙腿都打上石膏,但醫生告訴她,一旦骨頭完全癒合,就能正常行走。(譯者:中央社李建緯)990707
- Nov 24 Wed 2010 17:47
你會活到100歲嗎?基因檢測告訴你!
【24drs.com】July 1, 2010 -- 你能活到100歲以上嗎?
最新檢測法能辨別出一個人是否有特別長壽的「基因特徵」,約有77%的百歲人瑞(活到100歲以上的人)有這種基因圖譜。
波士頓大學的研究人員Paola Sebastiani博士在新聞視訊會議中表示,他們的基因圖譜基本上是一張圖片,可以解釋這張圖為一個人的基因碼中帶有多少特別長壽的變體。
初步研究顯示,約有15%歐洲血統的人,看到生日蛋糕上有100支蠟燭的機率高了50%。
但波士頓大學新英格蘭百歲人瑞研究的領導人Thomas T. Perls醫師表示,基因不是天命,在工業化國家中,只有6千分之一的人(0.016%)能活到100歲,只有7百萬分之一的人活到超級百歲(110以上)。顯然地,生活方式的選擇、環境、以及純運氣都與長壽非常相關。
Perls醫師在記者會中表示,如果有15%的人活到100歲的可能性增加,而且他們沒有被巴士撞或死於戰場的話,也許會活到百歲,現在,這些人可能也需要不抽菸、不肥胖或有其他生活因子,所以這15%的人會不會活到100歲還是個問號。
Perls醫師表示,另一個因素是性別:85%的百歲人瑞是女性。
【長壽基因勝過疾病基因】
不過,對任何人來說,有特殊的長壽基因特徵是個好消息,研究中的百歲人瑞仍然健康地活到生命的最後。
Perls醫師表示,他們常常在想,誰會想要活到100歲?但這些人並沒有阿茲海默氏症,事實上,90%在平均93歲時都沒有失能,他們壓縮他們的疾病至生命的非常末端,而且超級人瑞甚至將疾病壓縮至生命的更末端。
這似乎不是運氣問題,百歲人瑞也可能像大家一樣有老化疾病的基因性風險,像是失智症、高血壓、糖尿病、以及中風,但他們的特別長壽基因似乎去除了疾病風險。
Perls醫師表示,這些長壽相關基因變體的出現與加持,能戰勝或去除某些疾病相關變體的影響。
Sebastiani博士、Perls醫師、以及同事們開始分析801位百歲人瑞的基因組,這是全世界最大型的極老者研究,最後,他們鑑定出150種與非常老有關的微小基因變化。
這些改變並沒有指向任何單一的長壽基因,相反地,這些改變分散在帶有人類基因組的23對染色體上,有這些基因改變的遺傳因子有廣泛地功能。
Sebastiani博士表示,研究人員的下一個工作是要試著找出到底是哪些身體功能會被特殊的長壽基因變體增強或抑制。
這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很少有百歲人瑞會有這150種與長壽相關的基因改變,相反地,他們大約分成19群,其中一群幾乎沒有這150種基因變異。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有23%的百歲人瑞沒有鑑定出這種特別長壽的基因譜,Sebastiani博士指出,這篇研究還沒有發現所有可預知一個人非常長壽的基因變體。
【長壽基因測試法?】
研究人員很快地會在網站上放一個免費的工具,讓所有知道自己基因組的人瞭解自己帶有多少特殊的長壽基因變體。但還不很清楚大家有了這個資訊會做什麼。
Perls醫師表示,一個特殊的長壽檢測方法就足夠了嗎?他認為需要有更多研究來給醫生與其他人參考。當你被告知沒有任何特殊的長壽特徵時,你會怎麼辦?你會去做很多冒險的行為,然後說「我要掛了嗎?」,還是它給你一個動力去更加關心自己,瞭解自己可能是那23%,沒有這種特徵卻也能活到100歲?
Sebastiani博士、Perl醫師、以及同事們將研究結果發表在7月1發行的科學快訊(Science Express)雜誌網路版上。
- Nov 24 Wed 2010 17:47
MMRV疫苗的痙攣風險增加
【24drs.com】June 28, 2010 -- 根據一篇新研究,相較於使用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另外加上水痘疫苗者,使用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水痘4合1疫苗(MMRV)的嬰兒,其發燒相關痙攣風險將近兩倍。
研究者、Kaiser Permanente北加州研究小組研究科學家、Kaiser Permanente疫苗研究中心共同主任Nicola P. Klein博士表示,即便如此,不論哪種注射方式,這個熱痙攣(因為發燒引起的抽搐)風險依舊相當低。
Klein博士表示,整體而言,含有麻疹之各種疫苗的熱痙攣風險都很低,每1,000劑發生不到1例熱痙攣,不過,相較於一天內分開接種MMR和V的孩童,1-2歲小孩的MMRV相關熱痙攣風險達兩倍。
Klein博士表示,換句話說,對於使用MMRV取代MMR加V的1-2歲小孩,每2,300劑會多發生1例熱痙攣。
這篇線上登載於小兒科(Pediatrics)期刊的研究,確認了專家對疫苗的追蹤報告,並為同一組研究者增加初步發現。
【4合1疫苗:來龍去脈】
這個4合1疫苗稱為ProQuad,在2005年獲得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之後獲得疾病管制中心(CDC)的疫苗實務諮詢委員會(ACIP)建議作為減少孩童所需注射次數的方法之一,ACIP原本表示,4合1疫苗優於分開接種MMR和水痘疫苗。
但是,Klein博士與參與CDC贊助的疫苗安全監督小組、所謂的Vaccine Safety Datalink的其他研究夥伴,在2008年向CDC報告指出,接受4合1疫苗的嬰兒,其痙攣比率是分開兩次注射者的兩倍。
Klein博士表示,在該報告之後,改變了建議案,從偏好4合1疫苗變為不偏好,目前,ACIP建議健康照護者需討論第一劑使用4合1疫苗或者是分開給予MMR和水痘疫苗之利益與風險,除非家長或其照顧者表示偏好使用4合1疫苗。
Klein博士表示,這個問題大多會是個討論點,因為製造商的4合1疫苗限量供應(根據CDC指出,和安全無關) 。
ProQuad疫苗的製造商Merck藥廠發言人Pamela Eisele表示,不過,ProQuad最近再度供貨。
【疫苗和痙攣資料】
在新發表的報告中,Klein博士等人著眼於超過376,000名分開給予兩種疫苗的嬰兒和超過83,000名使用4合1疫苗之嬰兒的痙攣和發燒報告。
在各種含麻疹的疫苗注射後約7-10天會發生痙攣和發燒,但是,使用4合1疫苗之風險高於分開給予兩種疫苗者。
她向WebMD表示,MMRV的風險將近兩倍,不過依舊相當輕微,整體風險低。
【關於熱痙攣】
Kaiser Permanente小兒感染症專家Randy Bergen醫師表示,約有25之一的嬰兒有一次或一次以上的熱痙攣 ,定義是因高燒引起的抽搐。
他表示,發生時相當令人恐慌,大多僅持續30秒至2分鐘,小孩會身體僵硬且眼睛往上吊,Bergen醫師表示,就醫療觀點而言,熱痙攣並不會被視為有危險,發生痙攣的小孩並不致於比較會發生癲癇或腦損傷。
【比較疫苗:其他專家看法】
美國小兒科學會感染症委員會委員、聖地牙哥Rady兒童醫院感染症小組主任、為WebMD回顧該研究的John Bradley醫師表示,這是一個確認研究,這不是新資訊。
他表示,大約兩年來,我們有所警覺,如果給予MMRV,會比分開給予較高燒且較多熱痙攣。
他表示,即便4合1疫苗的風險只略高於分開給予MMR和水痘疫苗,這個資訊依舊值得家長們知道。
Bradley醫師表示,這些資訊只適用於第一劑疫苗,而不適用於幼稚園年紀左右的第二劑,他表示,熱痙攣現象只發生在嬰兒,因為腦部還不成熟;根據CDC的資料,發生的尖峰年紀在14-18個月,建議給予第一劑麻疹和水痘疫苗時。
Bradley醫師表示,AAP委員會的立場是,這兩種疫苗都可接受,但是家長們需要被告知有關痙攣的風險資訊,以便做決定,衡量較低的抽搐風險以及另外多打一針(根據ACIP指引,一般偏好在第二劑時使用合併製劑。)。
【4合1疫苗:製造者的供輸】
Eisele表示,Merck藥廠在五月時恢復ProQuad的供貨,劑量數足以供140萬人使用。
她在聲明中指出,許多疾病後來都會發生熱痙攣,施打疫苗之後發生的則屬罕見。
- Nov 24 Wed 2010 17:47
歐洲太空船將近距離探索小行星
(法新社巴黎7日電) 造價12億5000美元的歐洲太空船羅賽塔號(Rosetta)10日將和小行星近距離接觸,這艘探測船的任務是穿越太陽系,迎向一個彗星。
歐洲太空總署的羅賽塔號(Rosetta)於2004年發射,執行長達12年、全程71億公里的飛行任務,如今在旅程中途將飛越一個小行星。。
這項任務是太空探測史上最大豪賭之一,這艘無人太空船預定2014年與楚留莫夫-格拉西孟柯彗星(67/P Churyumov- Gerasimenko)相會,屆時將距離地球約6億7500萬公里。
這次任務的目標是要解開孤獨漫遊宇宙的彗星的秘密,這些彗星的起源可以回溯到45億年前太陽系形成前,當時行星還不存在。
要到達這個遙遠的會合點,羅賽塔號5年來得要有如星際撞球一般,4度利用地球和火星的「重力輔助」作用來拋射加速。
羅賽塔號目前以每小時4萬7800公里速度航向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10日將到達距小行星司琴星(Lutetia)僅3200公里的位置。
任務主管施維姆(Gerhard Schwehm)表示,羅賽塔號飛越司琴星的時間約2小時,這是旅程上第2次遭遇小行星,但將提供最好的機會,讓太空船上的各種科學儀器有所收穫。
司琴星的直徑有134公里。施維姆說:「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星體,而飛越距離非常近,這也意味著對我們的飛行軌道會略有干擾。」
「這將是非常小的偏向,但已足以讓我們測量司琴星的質量,同時靠著它影像與形狀的資料,我們將也能掌握它的密度。」
他說,由此獲得的知識有一天可能成為救命關鍵。
如果有小行星進入與地球碰撞的路徑,知道它的密度將有助想捍衛地球的人決定,應該要設法使它轉向或是將它炸燬。(譯者:中央社黃自強)
- Nov 24 Wed 2010 17:47
刮痧、穴位按摩 可清心治傷暑
最近氣溫熱到爆,當發生傷暑症狀時,最好用正確處理方式比較好。高雄市立中醫醫院中西醫師陳建智表示,當傷暑發生時,可透過刮痧、穴位按摩等方式清暑解熱、補氣清心,讓暑氣全消。
陳醫師指出,對傷暑的處理治療,除一般急救程序外,建議降溫為首要,患者應先移到陰涼通風處,鬆開衣物,用清涼油脂塗抹額部,然後用冷水毛巾擦拭身體,以不造成病人寒顫為宜,其次,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可讓患者喝淡鹽水及運動飲料。
配合中醫解暑穴位,民眾可刮痧或按摩穴位,例如手部的曲池、合谷、勞宮等穴位;腳部的內庭、足三里、太沖、湧泉等穴位;胸部的膻中穴;背部脊椎兩旁太陽膀胱經穴道和脊椎上大椎、身柱等穴位;鼻子附近的人中穴。
陳建智醫師進一步指出,這些經絡穴道多為陽氣盛行之處,若將這些穴位重按重壓,甚至用刮痧的方式,可將多餘的熱氣從身體宣洩而出,民眾不妨透過刮痧或穴位按摩來消暑,並避免傷暑上身。
- Nov 24 Wed 2010 17:47
水應及時補充 勿產生脫水
在酷熱高溫的環境下,最容易「傷暑」!高雄市立中醫醫院中西醫師陳建智表示,「傷暑」好發於炎夏,當天氣過熱或在大太陽底下待太久時,患者將出現疲倦、頭暈、胸悶、流汗過多、腸胃不適、口渴不止、食慾不振,症狀較中暑輕微,並不會造成昏迷,但若未及時補充水分恐產生脫水現象。
陳醫師指出,台灣氣溫屢創新高,加上「烤季」來臨,許多考生和陪考的家長都必須待在酷熱的環境下,以致因天氣太熱而使傷暑患者大增,甚至已傳出有十數位民眾因為身體不適,送至醫院急診緊急處理的情形發生。跟據估計,近年因傷暑而就診的患者比以往多了六到七成。
傷暑為中醫名稱,與西醫的熱衰竭類似,但症狀比中暑輕微,不會出現意識昏迷的狀況,不過患者容易因為流汗過多,水分無法及時補充而出現脫水的情形。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傷暑症狀疑似感冒,有些民眾會自行服用感冒藥來緩解症狀,結果反而適得其反,使症狀更加嚴重,還有患者猛喝涼茶解熱,造成嚴重腹瀉、疲倦等症狀。
陳建智醫師進一步指出,傳統中醫認為,人的生理功能會隨著四季氣候的變化而有所改變;炎炎夏日,天氣酷熱,在過度煩勞下,身心容易亢盛,導致陰精耗竭而體力透支。
當氣候炎熱及濕氣較重時,由於暑熱夾濕,暑熱邪氣將造成「熱傷元氣」、「夏傷於暑」的情形,會使人整天感到昏沈沈、有氣無力、頭重腳輕、排尿變少、煩躁口渴及輾轉難眠,民眾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