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都會中心/連線報導】
家暴不再是女性專利,有愈來愈多男性受害。根據司法院統計,今年一至四月,聲請保護令的女男約六比一,全台法院每月收到一百名男性被害人提出,但北市警分局資深家暴官指出,男性被害者往往顧及顏面不願出面提告,實際被害人數應該比統計數字更高。
家庭暴力防治法實施十二年來,男性因家暴求助的比例逐年增加;今年台北市就增加至一成六,高雄市也有一成三;不過男人被老婆打,要拉下老臉求助並不容易,家防中心認為躲在暗處的受害男性應不少。
高雄市一名體格瘦弱的公務員,自恃學歷比純家庭主婦的妻子高,講話粗聲粗氣,根本不把老婆看在眼裡,心裡不痛快還會打老婆出氣,太太為了孩子百般隱忍十多年。
後來,身材壯碩的老婆反擊,把老公打得鼻青臉腫,這名公務員嚇得向家暴中心求助,堅持要離婚。
北縣一名縣議員因被妻子懷疑另結新歡,並帶著么兒在外居住,而在返家拿取衣物時,被妻子與一對兒女強拉進屋,慘遭三人聯手毆打,堂堂縣議員成為家暴受害者,其妻兒事後也遭法院判處拘役,但宣告緩刑。
北市一名員警妻子疑因女兒罹患先天性心臟病而心情躁鬱,長期毆打丈夫,甚至拿刀擲向丈夫,性格溫和的員警隱忍多年,最終忍無可忍透過法院判決離婚;竹科一名碩士工程師因升遷不順,不僅飽受妻子言語羞辱,還遭拳腳相向,最後也是走上法院終結婚姻。
據統計,男性以遭妻子語言或精神暴力居多,老婆太嘮叨讓老公受不了;有些一家之主失業,沒收入,老婆在言語上極盡奚落、諷刺之能事,讓老公痛苦不堪而求助。
至於遭老婆毆打的男性,有不少是老婆隱忍多年後爆發動手,也有的是老婆在身材上佔優勢,因發洩情緒把老公痛扁一頓。
男性受暴求助比例,數字會說話!台北縣去年為七%,今年提升至九%;高雄市也由九十三年的七.三%,上升到今年的一三%;台北市比例更高,九十七年一二.一%,今年一到五月暴增至一五.九%。
北市社會局家暴防治中心成人保護組廖芳瑩分析,近來男性反控遭女性言語暴力,是認為未來上法院之後對自己比較有利,所以男性家暴比例才會增加。
但數據無法顯示男性家暴比例增加,跟失業率有直接關係,大多是夫妻失和所致,而且被家暴男性都有工作。
台中縣家暴及性侵害防治中心主任吳文楦也指出,中縣男性遭到女性家暴個案中,以老夫娶大陸少妻的家暴案較多;老夫少妻因生活習慣不一、觀念相左而起衝突,雙方拳腳相向,老夫不敵少妻而申請家暴。
雲林縣警局婦幼隊表示,男性受家暴多是被另一半精神虐待,嘲笑老公性無能、工作能力差、不給睡覺等,也有少數是被太太海K,最近有個五十歲的老公把老婆發飆當「發瘋」不理,結果被拿鋤頭打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