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服務20100713 09:55:08)由於往年的雙年展皆以競賽的方式來進行,而2010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首次以策展人評選的全新模式獲國際陶藝界高度的注目,今年國際研討會就以「國際競賽已死?!」來作為主軸,延伸一系列的議題來探討。
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於7月9日、10日舉行「2010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國際研討會」,不僅有愛好陶藝的朋友踴躍報名,更有來自世界各地,總共100多位陶藝學者及陶藝家在這兩天聚首,以「國際競賽已死?!」為主題,探討未來雙年展舉辦模式中各層面的交流。
今(10)日邀請英國當代陶藝藝評、策展人艾曼達.費汀(Amanda Fielding)、美國堪薩斯大學藝術史教授,瑞士日內瓦國際陶藝學會會員葛倫‧布朗(Glen R. Brown)、韓國弘益大學陶藝系教授禹寬壕(Kwan-Ho Woo)、滋賀縣立陶藝之森陶藝館學藝員三浦弘子(Hiroko Miura)及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所副教授張清淵等國際知名陶藝學者演講。以在地國與國際上的陶藝競賽的沿革及未來趨勢做演說。英國當代陶藝藝評、策展人艾曼達.費汀說:「我近幾年參加的研討會中,這次是很重要的一場,臺灣領先全球,首創評選策展人的方式一鳴驚人,令人驚豔。」
吸引來自澳洲、挪威、英國、美國、韓國、丹麥、日本、紐西蘭、德國、愛爾蘭、中國大陸等將近50位外國陶藝學者與會的國際研討會,主要觀點在於臺灣陶藝雙年展不論是評審或是策展競賽,整個策劃團隊表揚了全球藝術家的創意、肯定了藝術形體的品質展現,或是在策展計劃上,都值得推薦讚許。不同於其他國際競賽,臺灣突破慣例並展現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的特色,讓分布全球各地的藝術家與卓見人士發表藝術想法,進而籌劃豐富又有內涵的展覽。
佳評如潮的「嗑牙樂-2010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即日起在陶博館三樓特展室展出17國43位陶藝家105件作品,帶給大家全新的感受!
訊息來源: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