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走過建國100年之際,歷經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極大的變遷,唯獨鄧麗君,她的歌聲跨越世代、超越語言、打破政治隔閡,至今無人能取代,稱得上是中華民國建國100週年來,最有影響力的聲音!
在華人世界裡,恐怕沒有人不認識鄧麗君、沒有人沒聽過她的歌聲。1953年出生的她,形象溫柔、歌聲甜美,是許多人成長過程中美好的回憶。雖然她已過世15年,但歌迷對她懷念依舊,她的歌唱生涯,更是一部台灣歷史發展的縮影。
◎ 曾是最溫柔的「武器」
鄧麗君出道很早,14歲就灌錄了第一張唱片「鳳陽花鼓」,自此打開了知名度,在台灣大受歡迎,接著紅遍了香港、東南亞,甚至遠赴日本發展,成為在日本發展最成功的外國歌手之一。
1979年開始,長達10年的時間,鄧麗君的歌聲開始透過中央廣播電台「鄧麗君時間」,傳送到了中國大陸,在當時兩岸仍是緊張對立的時代,鄧麗君的歌聲就像打開了一扇門,讓對岸人民大為驚嘆,轟動程度甚至有「白天聽老鄧,晚上聽小鄧」的說法。
這樣的影響力,也成了當時中華民國政府拿來向對岸心戰喊話的利器。鄧麗君金門前線馬山觀測所廣播:『(原音)大陸同胞們,你們好,我是鄧麗君。我現在來到金門廣播站向大陸沿海的同胞們廣播,我今天要跟大家說的是,我很高興地能夠站在自由祖國的第一前線--金門,我希望大陸的同胞也可以跟我們享受到一樣的民主跟自由。』
◎ 中國流行文化啟蒙者
對於台灣人而言,鄧麗君的歌聲陪伴許多人走過辛苦的歲月,立法院長王金平就特別推崇鄧麗君,在台灣物資缺乏的年代,用她的歌聲,陪伴國人一起打拚,甚至鼓舞了軍人士氣。王金平說:『(原音)由於她的天賦和努力,加上她非常傲人的情操,能夠在當時台灣物資缺乏的時候,用她的歌聲和用她各方面的表現來振奮人心,跟國人一起打拚、從事各方面發展,包括經濟文化等等,所以她對國家影響很大。』
中國大陸的民眾,則是從鄧麗君溫柔的嗓音中,對台灣開始有了不同於政治之外的想像,也啟蒙了大陸的流行文化。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認為,鄧麗君的歌聲裡有誠懇,所以才能穿越政治、穿越時空打動人心。于丹:『(原音) 就是她的誠意、她的動情,她歌裡的笑和淚,穿越很多很多隔膜、穿越文化、穿越政治、穿越時空去直指人心,她成為我們一代人記憶的背景。我覺得鄧麗君的歌聲是一個文化的啟蒙、是一個情感記憶、是一種百科全書、是一個文化傳承的符號!』
◎ 建國百年最有影響力的聲音
鄧麗君1966年在台灣歌壇崛起,當時正好也是台灣流行音樂萌芽的時期。有人估算過她的專輯總銷售量超過3,000萬張,而且以不同的語言,影響了全亞洲。
因為鄧麗君的歌聲,很多人認識了台灣流行音樂,鄧麗君三哥鄧長富認為,鄧麗君用歌聲把華語流行音樂推廣到世界各地,這也是她對台灣流行音樂最大的貢獻。鄧長富:『(原音)把華語流行音樂向世界各地尤其是華人地區做很多推廣,所以也能夠帶動現在的華語流行音樂,尤其是台灣流行音樂還能夠在華語流行音樂還是龍頭位子,我的感想是這樣。』
台灣知名廣播音樂人馬世芳觀察,鄧麗君之所以能成為華人世界的傳奇,多少和70年代整個社會從集體走向個體社會有關,不過能同時影響這麼多地方的生活文化,確實相當特別。馬世芳:『(原音)在鄧麗君的世界 在中國大陸的狀況跟在台灣、在東南亞世界是不一樣的,但是因為種種的因緣際會,讓她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於華語文的社會裡面,她能夠深入人心,並且每個人想到她都會想到不一樣的記憶,這是特別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中華民國從戒嚴走向民主,兩岸關係從緊張走向合作,整個社會發展有了徹底的翻轉,但是鄧麗君的歌聲不但沒有隨著她的逝去而消失,反而成為華人世界情感連結的橋樑,這位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來最有影響力的聲音,未來也將繼續發揮她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