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醒報記者李彥穎報導】國內經濟大師中研院士朱敬一,今天應邀至中研院院會進行主題演講,剖析台灣的產業前景。他表示,我國目前的優勢產業,包括綠能、文創、生技、國際醫療以及精緻農業都與科技有關,但我國科技與產業卻有些脫節,在面臨各國強勁對手之際,政府必須以具戰略的思考來佈局,並善用鄰近中國廣大市場來強化自身優勢。

朱敬一表示,90年代之後,日本沒落、美國與歐盟勉強維持經濟成長,是因為全球經濟已經飽和,因此「後續動力」就非常重要,而目前能夠讓經濟繼續成長的兩大動力,就是「大科技」和「大板塊」,例如美國就是靠著網路科技,而歐盟15國則靠著東歐大板塊的腹地來支撐市場。

他表示,台灣的科技雖然不是大科技,而只是小科技,但由於左近有中國這個「大板塊」,應該好好利用,讓我國的科技能夠在這個大板塊上強化經濟優勢,而「ECFA」的簽定以及後續效應,就是完成著個目標的手段之一。

至於亞洲區域經濟情勢,朱敬一認為,以前日本提出「雁行理論」,認為日本為雁首,四小龍為雁身,東南亞諸國為雁尾,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中國本身就已經「整雁俱足」,因此為了要打進這塊龐大市場,不能再用「國家」為單位,而應以「個別的產業」為單位來規劃佈局。

他認為,台灣目前最有優勢的產業,分別為生技、綠色能源、國際醫療、文化創意、精緻農業以及觀光旅遊,其中前五項都與科技創新有關,呼應了他所提出的「科技」為當前經濟動力說法。

然而,目前台灣的科技與產業之間,卻存在某種脫節,例如生技製藥產業,台灣仍以代工為主,沒有把台灣上游研發優勢連結到產業,為此他認為,政府有必要站出來,強化實驗室到臨床二期間的「第二棒」產業,讓整體產業能夠加值,因此,生技園區就成為必要的建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老鼠 的頭像
    小老鼠

    小老鼠的天空

    小老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